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新建客用专线首次采用的铁路路基孔隙率检测标准进行了检测方法的研究试验,介绍了两种孔隙率测试方法,并分析了对比试验的结果,得出了通过测定填料颗粒毛体积密度和现场碾压干密度来检测孔隙率的方法适用于路基压实检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在高原高寒环境下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和孔隙结构特征与力学性能演变规律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进行研究,从种类上分,透水性混凝土目前包含了水泥透水性混凝土、高分子透水性混凝土以及烧结透水性制品等[1]。本文分析对比了透水系数、和抗压强度、连续孔隙率随冻融次数存在怎样的变化,并通过CT扫描技术获得不同次数冻融下透水混凝土内部的孔结构破坏特征。抗冻耐久性性实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连续孔隙率均与实验冻融次数成正比,抗压强度与实验冻融次数成反比;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了透水系数、抗压强度和连续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变化的回归曲线方程;孔隙结构特性直接影响透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从而影响冻融产生的实验数据,建立平均孔径模型,透水系数和连续孔隙率与强度平均孔径模型,该实验结果可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聚乳酸(PLA)两种可降解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定的静电纺丝条件下,制备了PLGA/PLA微纳米纤维材料。在PLGA和PLA配比一定的条件下,对静电纺丝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了PLGA/PLA微纳米纤维材料。通过对不同质量配比和不同纺丝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纺丝样品表面结构,孔隙率,接触角,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PLGA和PLA以8:2的比例共混,静电纺丝工艺电压为28 kv,接收距离20cm,推进速度0.3mm/s条件下,纤维直径的粗细、连续性和均匀性最好,孔隙率较高,接触角较小,断裂伸长率大,能够初步达到可以与聚丙烯补片复合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路面的压实指标是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施工对于路面的压实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检验路面的压实性能时,单就一个简单的压实度指标是不全面的,应当结合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孔隙率,并以路面的现场孔隙率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粉煤灰对混凝土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压汞分析了粉煤灰的掺量及粒径分布对混凝土分级孔径孔隙率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同龄期同粉煤灰掺量下,随着粉煤灰粒径的减小混凝土孔隙率逐渐降低,多害孔、有害孔逐渐减少,无害孔和少害孔逐渐增加,同时通过对混凝土各孔级分孔隙率分形维数计算,发现混凝土孔隙体积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全面分析集料级配、水泥用量、水灰比和外加剂等因素对多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同时对透水性能与孔隙率以及强度与孔隙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不影响多孔混凝土透水性能的前提下,给出了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7.
少孔水泥是一系列具有普通水灰比的尚未成熟的水泥浆体、经挤压工艺而形成的水泥基材料。水泥浆体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已久为人知。通过探索两者的关系,便产生了几种低孔隙率水泥基制品,如无宏观缺陷水泥(MDF)和密实微粒水泥(DSP)。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技术工艺标准,重点阐述了A7标段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段基床表层和涵洞过渡段填筑的工艺试验和施工方法.着重说明了级配生产碎石工艺、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涵洞过渡段填筑工艺.并对孔隙率n和颗粒间孔隙率n'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秦沈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技术工艺标准,重点阐述了A7标段路基填筑工艺试验段基床表层和涵洞过渡段填筑的工艺试验和施工方法。着重说明了级配生产碎石工艺、基床表层填筑工艺、涵洞过渡段填筑工艺。并对孔隙率n和颗粒间孔隙率n’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SVM(支持向量机)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和孔隙率与土壤导热系数的关系,并建立了SVM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含水率与孔隙率建立的导热系数SVM的预测模型所预测出来的导热系数与试验所得的导热系数相差不大,可以作为确定导热系数的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有预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最主要的方法是降低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但如果纯粹的降低用水量,混凝土的工作性将随之降低,又会导致捣实成型共所困难,同样造成混凝土结构不致密,甚至出现蜂窝等宏观缺陷,不但混凝土强度降低,而且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同时降低。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河道护坡结构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生态混凝土护坡法。分析孔隙率对生态混凝土物理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孔隙率为28%的混凝土试块,进行上中下三种种植构造试验,最后分析现浇式和预制式构件的优缺点。生态混凝土不仅能起护坡作用,还能重组生态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孔隙形状和排列对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将快速傅里叶变换法与迭代法相结合预测多孔材料弹性模量,通过与解析解比较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基于数值结果,定量评价了孔隙形状和排列对多孔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发现对于给定的孔隙率,含三角形孔的多孔材料弹性模量最低,而含正方形、圆形和六边形孔的多孔材料弹性模量比较接近。也发现对于给定的孔隙率,当圆孔按中心点分布时多孔材料弹性模量最高,而按随机分布时多孔材料弹性模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99A型光亮镀铜工艺具有电流效率高,沉积速度快,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宽,镀层光亮性能好,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采用该工艺能够降低镀铜层孔隙率,提高铝件镀银的防腐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的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分别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沥青路面施工时的孔隙率、沥青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评价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标分析了早期水破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素土挤密桩是桩体用开挖的粉土或粉质黏土材料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未处理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土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湿陷性高,打入素土挤密桩后桩体周围土的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增大、湿陷性降低或消失。从素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可知,素土挤密桩可以有效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湿陷性。地基的施工质量决定了公路整体的施工质量,因而素土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在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运用连续损伤力学的概念把损伤变量引入岩石类介质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了脆性动力损伤模型和弹粘塑性动力损伤模型。模型中将损伤、渗流及孔隙率演化相互耦合的有效应力概念引入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传统的莫尔-库仑破坏准则进行修改,给出莫尔-库仑损伤破坏准则。分别对上述两种损伤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应用上述的理论模型对建于岩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重力坝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各向同性损伤-破坏的问题分别进行了两种不同动力损伤模型的非线性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切片法获取多孔混凝土试件的断面图像,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分离出多孔混凝土的孔隙部分并提取一系列的能够表征孔隙结构特征的信息。统计了能够表征多孔混凝土切面孔隙结构特征的信息,包括孔隙率、孔隙面积、孔隙形状因子、孔隙长短轴比及孔隙角度等。  相似文献   

19.
运用渗流理论对水泥石微观结构展开论述,概述了水泥石孔隙率与强度的关系以及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渗流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水泥石宏观性能与其部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被看做是一种空间多相渗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强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以其抗压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密度大、孔隙率低的优越性,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高强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就高强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