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中俄女排赛中国队失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观看实况与录像,采用对比的方法对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俄交锋中国女排失利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一攻稳定性比2001年大奖赛差,拦网存在明显不足,发球与强攻没有威胁,快速多变受阻,面对高大队员的进攻与拦网无计可施,战术运用不当。建议中国女排抓身体训练的同时,提高扣球技巧,加强集体拦防,渗透“后排快攻”战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 2 0 0 3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各参赛队的技术统计分析 ,了解中国女排快攻战术运用现状。结果显示 :中国女排快攻战术效果高于强攻 ,得分率也高于巴西、美国队。提示 :坚持快、变战术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取胜的重要武器  相似文献   

3.
对巴黎奥运周期中外女排在第19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的扣球进攻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分析,然后以轮次为切入点,对中意女排不同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同时从接发球阵型和拦防阵型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中国女排在比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中外女排在总体扣球进攻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但中国女排的扣球进攻效果与意大利女排差距显著,主要表现在第三轮4号位强攻和第四轮2号位快攻上;比赛中,在意大利女排的压迫性发球和针对性拦防双重压力下自身无法形成有效进攻,导致中国女排在这两个轮次上的扣球进攻效果与其存在明显差距。研究认为,在面对意大利女排的大力跳发球时,中国女排应选择解放前排主攻手,改由后排主攻队员承担接发球任务并尝试采用4人接发球阵型;而在面对意大利女排的针对性拦防布局时,中国女排应更合理地选择进攻线路,通过多运用小球技术来增加对手的拦防难度,进而提高自身扣球进攻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专家调查等方法,研制优秀排球运动队集体战术质量评价方法,开发制定相关评价指标,并运用此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比赛中的集体战术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定的战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令面反映运动队集体战术质量的高低.中国女排在本次奥运会比赛中快攻质量较高,但强攻和后排攻以及防对方强攻和后排攻的质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第29届奥运会中外女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录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主要对手8场比赛的进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女排强攻不强,成功率较低;快攻战术运用次数相时减少,且效果不明显,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在后排进攻的数量和质量上差距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美国、巴西、塞尔维亚、荷兰的一攻与防反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女排一攻、战术攻效果优于对手,强攻弱于世界强队;(2)防反发球不能有效带动拦网和防守,有效拦网较少,反击中快攻与接应战术攻效果优于对手,运用比例低于世界强队,后攻弱于对手;接应在防反中强攻弱于世界强队;(3)一传与防守不够稳定,出现阶段性起伏.建议:(1)中国女排应提高一传质量,以保证一攻战术攻的成功率;(2)加强发球的攻击性,通过提高发球——拦网——防守系列技战术的串联、配合质量以提升反击的效果;(3)增加防反中快攻、接应和后攻的扣球比例,中国女排在进攻环节对朱婷依赖性较强,应培养除朱婷以外的稳定的攻击点.  相似文献   

7.
第27届奥运会中国女排进攻战术效果的剖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对 2 7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的进攻战术效果统计显示 ,中国女排进攻战术中的强攻威力均低于俄罗斯、巴西、美国等强队 ,与世界一流水平队存在着明显差距。仅快攻战术的成功率稍高于俄、巴、美。中国女排亟待加强个人强攻手法变化 ,提高威慑力 ,须坚持全面、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 ,保持与发展其快攻战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女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中扣球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是以两边拉开进攻为主并结合高度与速度等快变战术为一体的技战术打法;进攻战术的总体运用效果十分理想,与其他各国相比扣死率较高且失误率低;后排攻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但在强攻和快攻方面与巴西、美国等欧美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中国女排应进一步加强对强攻能力的训练,尤其要努力丰富年轻队员的大赛阅历以保证其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在面对欧美强队时应努力提高一传到位率,并加强进攻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使各种快变战术能够在比赛中得到有效发挥,并尽量避免自身进攻方式及手段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9.
以排球比赛的一攻为切入点,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第11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与世界强队比赛的一攻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面对世界强队的高质量发球时,其总体的接发球效果好于对手;二传传球的隐蔽性不及世界强队,分配球战术中,后排攻战术的分配球比例少于欧美强队,在接发球到位的情况下,快攻战术球的分配率高于世界强队;一攻进攻中,快攻是中国女排主要的得分方式,但得分效果差于交手的美国队与巴西队,而在前排强攻和后排攻方面,中国女排表现出前排强攻不强、后排进攻乏力的弱点。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等对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与欧美强队(巴西女排、美国女排)比赛技战术的运用进行比较分析.结论:中国女排在快攻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进攻效果比对手略好,但快攻方式过于单一;强攻和后排进攻及调整攻有改进与突破,但与巴西、美国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拦网方面与巴西、美国队的差距尤其明显.建议:中国女排应坚持快速多变的战术指导思想,在快攻中大胆创新,使进攻手段更加丰富;在以后的训练及比赛中提高队员发球及拦网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1.
第9届世界杯中国女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3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女排总体进攻扣死率均高于对手。其中强攻与2000年奥运会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不稳定,失误率高;快攻运用效果较好,失误率少,且以背快效果最佳,在比赛关键时刻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今后还须加强快攻与强攻、快攻与后攻的掩护配合,才能保持总体进攻的攻击力。  相似文献   

12.
每球得分制条件下中国男排一攻与防反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参加第9届世界杯的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的11场比赛的录像分析,探讨了新规则实施以来中国男排的一攻与防反特征以及可能带来的变化。结果表明,中国男排的得分手段按比重大小依次为一攻、对方失误、反攻和发球,其中反攻得分能力明显低于世界强队;快攻威胁较大,但由于一传到位率低,组攻次数少;反攻中接应二传得分率较高,但扣球次数和实际得分少;比赛中,一攻不利造成对方反攻连续得分是中国男排连续失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第28届奥运会女排决赛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第28届奥运会女排决赛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面对高大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坚持采用快速多变的进攻战术,在发球、一攻和拦网上略占优势,但是在防守反攻环节比俄罗斯女排稍差一些。  相似文献   

14.
解析2004至2009年中国队参加的世界大赛中进入前四名队伍与中国队的实况录像10场共43局比赛,以中国女排为主体,以主要进攻打法为研究内容,对中国女排常用进攻打法的运用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记录和统计,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强攻次数在总数中的比率在逐年增大,尤其是4号位强攻,但强攻得分率一直低于比赛对手;快攻次数近几年在变少,但快攻得分高于对手;后排攻次数明显增多;两次攻方面近几年一直高于对手,且近几年进攻次数比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第9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3年第九届世界杯女排夺冠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队发球、防守反击具有明显优势,拦网和一攻基本与世界水平保持一致;教练的指挥艺术、队员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是中国女排夺冠的制胜因素;一些国家女排实力的下降也为中国这次夺冠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对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技战术进行分析,指出本次世锦赛中国女排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不足,尤其是拦网、快攻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在体能、心理、队伍结构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建议中国女排应坚持自己全面、快速多变的风格,重视快攻战术配合,加强拦网实战练习;重视新人的选拔培养;重视世界各强队技战术发展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九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获得一攻进攻的相关数据,分析中国队一次攻进攻特征与效果,并以巴西队为参考。结果显示:中国队快变战术组成率较高,但成功率却较第九届世界杯女排赛有所下降,一攻战术体系遭到破坏,一攻组成率和成功率均低于巴西队,一攻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对新一届中国女排一攻进攻结构和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Data Volley软件对中国女排在2005年的10场国际性比赛进行了临场统计,分析了新一届中国女排的进攻结构的主要特点,并对一传到位与不到位的情况下中国女排的不同进攻形式、不同进攻发起区域与不同进攻效果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陈丽  魏统朋 《体育科研》2008,29(2):62-65
每球得分制规则的实施将比赛得分因素客观的划分为两个得分系统、6个得分技术环节。通过分析发现中国女排利用每球得分制规则带来的机遇扬长避短,在实战中已见成效;在后排攻的运用与得分能力与世界女排强队存在较大差距;在连续防反能力上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中国女排的快速多变特点在接发球进攻中、快速反攻能力在发后反中、连续防反能力在接后反中能有高水平的发挥,是中国女排的主要制胜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