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看待“课学搬家”及其他王援朝一、怎样看待“课堂搬家”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把基本上是教师头像的录像课称为“大人头”或“课堂搬家”,而且对“课堂搬家”贬损颇多,“课堂搬家”一时间似乎成了贬义词。“大人头”的称呼确实比较形象,而“课堂搬家”的称呼...  相似文献   

2.
张艳华 《小读者》2011,(9):49-49
给朋友搬家,我们同时喊“一、二、三”,抬起家具放到车上。  相似文献   

3.
麻雀搬家     
李庚道 《儿童音乐》2010,(10):81-81
一群麻雀落在草坪,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们的话好像有人听懂,正在商量搬家的大事情。  相似文献   

4.
<正>每次教学《小数点搬家》,总会有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小数点一直都在个位和十分位之间没有动,为什么叫小数点搬家呢?”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往往会模模糊糊地带过去,因为这一规律学生之后都会用。但面对学生一次次的质疑,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学生看不出小数点在移动?学生的疑问是不是蕴含着他们对知识独特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没有价值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小数点搬家》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学校举行运动会的第一天,天气格外好。这次运动会有许多有趣的项目,特别是下午的“蚂蚁搬家”比赛,吸引了很多观众。  相似文献   

6.
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赞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然而,时过境迁,几十年后,竟然有人提出了异议:移山不如搬家。“移山不如搬家”论者或许是认为搬了家,门前就再也没有高山的阻隔了,这多么省事呀。但遗憾得很,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难以行得通的。为什么呢?因为困难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你离开了山可能会遇到水。水也能阻止人进出,莫不是又要搬家吗?除了山,除了水,地球上还有沙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听《愚公移山》一文教学时,发现有的老师在教学接近尾声时,设计过这样的问题(也不排除在提倡“多元解读”文本的今天,有的是学生提出):愚公和他的子孙们是否应该“搬家”?学生多有选择搬家的,因为搬家比挖山更快、更经济。而且这样的观点居然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从一直与人类相伴、又被人类所厌恶的苍蝇及其幼虫蝇蛆体内提取的蛋白质、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质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发酵工业、飞行工业、医药工业、环保产业、饲料工业等领域,对苍蝇的开发和利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冠玉 《山东教育》2003,(23):113-113
“不吗,我不想搬家!”我正坐在爸爸妈妈捆扎好的行李上,做着最后的努力,我不想从原来的家搬出去。这里屋前屋后开满了鲜花,邻居家还有个扎小辫的小姑娘。再说,我也不喜欢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梅子 《良师》2002,(20)
整数王国里来了一位小数点阿姨,她为大伙儿做了许多好事,比如上次测量楼房的高度时,楼高34米多出67厘米,大家没有办法表示,小数点阿姨往34和67中间一站,成了34.67米,准确地把高度表示了出来。为此,大家可高兴啦!灵灵见小数点阿姨经常移动位置,搬来搬去,就奇怪地问:“阿姨,你为什么总是‘搬家’呀?”小数点阿姨说:“这是因为计算题要求我这样做呀。你看,12.56×10,12.56÷10,是要把12.56分别扩大10倍,缩小10倍,这就要靠我‘搬家’帮助他们解决啦。”“哦,那你怎么知道往哪儿搬呢?…  相似文献   

11.
“古”娃娃觉得一个人没意思,想找个邻居做伴,于是决定搬家。 他选择了一位“女”大妈做邻居,于是他成了“姑”字。别人都把他当成“小姑娘”看待,给他梳辫子,让他穿裙子,真别扭啊!  相似文献   

12.
据说古代孟子的母亲倪氏.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孟子从小丧父,家里很穷,住在郊外的乱坟岗子附近。看见人家祭祀,他就学着祭祀玩,看见人家埋坟.他也学着挖坑埋坟玩。孟子的母亲发现孩子的模仿力很强.但是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决定搬家。他们离开荒郊,搬到闹市去住。市场上人来人往.小商小贩沿街叫卖,孟子也学着小贩子的叫卖声吆喝着。孟母觉得这个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于是又搬家了。第三次搬到了学校附近。学校里读书、行礼,孟子也学读书、行礼。倪氏高兴地说:“这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母子俩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孟子成为古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与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那是发生在几年前的一件事。 学校新建的教学楼竣工,我也分配到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当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我便召集本班四个身强力壮的学生帮我“搬家”。学生离去后,我顾不得吃晚饭就开始整理起来。最后才发现,放在盘子里的邮票不见了。我急忙到“搬家”走过的路上寻找,结果是一无所获。“那沓邮票价值上百  相似文献   

14.
笔者熟识的一位老同志喜迁新居,搬上四楼。他搬家后的第一件事。不是设宴欢庆,也不是大搞装饰,而是给家里每一条常移动的凳子的“脚”都套上软皮垂。问其缘由,他指指楼下说:“住上了高楼,也要体贴‘下层’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的环境,曾搬家三次,留下了“孟母三迁”的千古佳话。古人尚且懂得环境可以育人,然而,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生活在文明时代、发达社会的人们又是如何做的呢?有些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把发...  相似文献   

16.
当淀粉们需要为大文件“搬家”的时候(比如说好不容易下载的高清电影),看着进度条一点点的前进……心里不停地念叨:到底还需要多久才能拷完?  相似文献   

17.
一千 《特区教育》2011,(3):18-23
听说卷心菜和芥菜打起来了,而且两败俱伤!又听说水仙要搬家了。因为她不能容忍自己和铃兰为邻,否则就要同归于尽啦!  相似文献   

18.
最近见到了几个工厂的领导同志。他们都正在认真地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认真地学习华主席和叶副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当谈到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谈到他们的学习体会时,几个同志不约而同地这样表示: “这回可得好好钻一下了!”  相似文献   

19.
河风 《青海教育》2010,(6):17-18
五月三日,冒着蒙蒙细雨,我们找到拉吾尕小学时,学校负责人伊洋老师正在与学生们给几个帐篷搬家,从草坪地上搬到沙砾地上,因为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学校操场上的小草开始露出了嫩芽。  相似文献   

20.
“小陪读”     
﹃小陪读﹄●罗西(留学美国)搬家以后,我的楼上就没再给过我轻松日子过。这全是因为他家那个儿子Joe。三岁的Joe和妈妈来美国作爸爸的“小陪读”已经两年了。他妈妈曾拿了那张Joe刚刚下飞机的照片给我看,小家伙明显地一片迷糊,被他妈抱在怀里,全没有旁人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