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从个体与人际层面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及交互关系。以浙江省5所高校115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育锻炼等级、自我效能、行为态度、行为认知、教师支持以及同伴支持6个量表进行测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建模,得到个体与人际水平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模型。结果显示:锻炼自我效能是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促进的重要因素,人际水平中同伴支持能够对大学生的锻炼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同伴支持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大于教师支持,教师支持通过大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与态度影响体育行为。研究认为,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体育锻炼行为促进中应关注同伴支持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运动中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7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分层回归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友谊质量在成就目标定向与体育锻炼参与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任务目标定向、自我目标定向均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友谊质量对体育锻炼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友谊质量对自我目标定向和体育锻炼参与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友谊质量和任务目标定向之间对体育锻炼参与的预测不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各科目教师和家长不应忽视对学生和子女的同伴友谊质量的培养,自我目标定向者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应尽量选择和自己友谊质量较高的同伴一起锻炼。  相似文献   

3.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尹博 《体育学刊》2005,12(1):139-141
就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教育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锻炼习惯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贫困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锻炼态度量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西省3所新建院校2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贫困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分高于非贫困生,差异具有显著性;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锻炼态度各分量表基本不存在差异;贫困生的锻炼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体育锻炼水平与贫困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分显著相关。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育途径帮助贫困生树立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影响陕西省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行为受到健康因素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难度大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等主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行动计划、锻炼行为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间的多重中介作用以及是否具有性别差异,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完成《锻炼意向量表》《行动计划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我报告行为自动性指数》的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663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行动计划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锻炼行为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行动计划和锻炼行为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2.27%、5.20%、5.47%。锻炼意向对习惯强度的直接预测作用在男生组与女生组之间差异显著,其他路径均不具有性别差异。结论 应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体育锻炼计划,克服锻炼意向形成后面临的耐久性问题,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资源确保拥有长期固定的运动场地,维持锻炼行为重复过程中环境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强度。  相似文献   

7.
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弱势群体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心理因素、健康因素和教学因素对体育弱势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体育弱势大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对体育锻炼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锻炼行为受健康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内容枯燥、难度大和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等主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秋珍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2):76-77,80
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女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习惯的不利因素,提出加强和培养女大学体育锻炼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辉明 《体育科研》2009,30(4):100-103
通过在高校健美课中进行运动处方教学的应用研究,探讨健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健身意识和课外锻炼的影响j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科学健身意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动处方教学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封闭式学生体育锻炼长廊"及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研究发现,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向都不强,参加锻炼的积极性都不高,但经过坚持"长廊"锻炼后都有明显提高.经常性地参加"长廊"锻炼对男女生的锻炼行为习惯影响最为突出,"长廊"锻炼对男生锻炼态度的影响要大于女生.基于"长廊"的锻炼管理办法可有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进而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11.
王海滨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5):601-602,F0003
根据《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体育锻炼的标准对枣庄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证明,学校应加大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形成与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对湖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当前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情感因素是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已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不多,运动设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习惯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13.
对成人学生体育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卫平 《体育科学》2000,20(3):19-21,50
通过参照美、俄两国的成人体育继续教育模式和查阅有关资料,并对850名成人高校毕业生以及部分在校生的调查研究,调查证明成人高校学生继续开设体育课对增强和恢复他们的体质,防止素质下降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还能促使成人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对他们返回工作系统后,在各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体育教学强调大学生形成自我锻炼意识,自觉锻炼身体,培养终生体育能力。本文阐述了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重要性,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高校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关系的阐述中,提出学生在校期间与毕业之后锻炼身体的方法、内容、手段的不同之处,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地进行体育锻炼,转变为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从心理、生理,社会等几个方面分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途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运动兴趣及大学生体质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并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发现陕西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和身体机能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身体素质指标:男生的力量比全国平均水平好,而耐力和柔韧性全国平均水平比陕西高校男生好;女生的速度和腹肌力量比全国平均水平好,而全国平均水平女生的柔韧性比陕西高校女生好。建议: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大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的一些小型多样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体育活动,树立终生体育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17.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院校都开始注重校园体育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规律和锻炼现状,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太原市部分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自尊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我国大学生整体自尊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反映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研究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身体自尊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析,为进一步进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明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上男同学要好于女同学;形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阶段是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体育锻炼习惯总体呈现较低水平,大部分学生每周锻炼频率还停留在1~2次左右;阻碍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主要来自学生本身,内部因素的改变或者合理的安排可以提高其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家庭微观环境视角研究其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探索中国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现低度负相关;父母参加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对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相关不密切;兄弟姐妹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有正性影响;大学生的原居住地与其参加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来自农村乡镇的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优于其他居住地的大学生;同一居住地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男生明显好于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