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读者与文本的解析,指出读者反应论的精髓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动态性,摒弃了以往一些相关的误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悬疑小说自身具有的互动性和超文本性决定了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性,因而作者在构建小说文本的同时,必定也要构建隐性读者;悬疑小说的悬疑性来自读者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作者创作的文本成为同时被读者构建的活文本,从而使悬疑小说的创作主体有了二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熊婷 《华章》2013,(27)
读者反应论将读者放在翻译研究的中心地位,认为作品意义的产生及其效果在于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读者并非静止不变的,与之相连的文本也是动态的。因此,在翻译研究时应动态的看待文本及其读者。  相似文献   

4.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 ,直接阅读过其文本的人们不计其数。以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 ,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学者型读者、应用型读者、娱乐型读者。学者型读者主要从内容和艺术方面加以思想文化研究 ,应用型读者基于各自主观需要加以实用主义的应用吸收 ,而更多的读者是把它作为颐养性情的对象进行欣赏的。学者型读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阐释小说文本 ,肯定或者否定 ,都是对文本潜在意义的发掘 ,引导着应用型读者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功利性价值 ,加强了小说文本与普通读者的沟通 ,为扩大和深化小说文本的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 ,各类读者特别是专业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常常发生分歧 ,反映出审美情趣的变迁。读者审美变迁的背后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主要是受政治思潮、学术思潮、文化修养以及读者个体性的差异所制约。  相似文献   

5.
建构"读者类型说",厘清语文教师在学生文本面前的读者地位与性质,并对调整策略做出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文学界对文本阅读意义的探讨历经作者聚焦和文本凸显之后,逐步转向读者中心,形成了影响日益扩大的读者中心理论。该理论区分了"理想读者"和"一般读者",揭示了阅读的"传出立场"和"审美立场",阐释了阅读的"传递模式","转化模式"和"互动模式"。它引发了一系列课程与教材的读者中心理论视角的考察与研究,召唤我们去关照文本、作者、编者与师生之间的复杂关系,重视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效应,从而挑战编者的课材创新,促进教师的教学变革,拓展大家的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7.
理想读者     
20世纪60年代,随着文本中心论的衰落,文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读者,出现了以康士坦茨学派为代表的文学接受理论,读者中心论登上了文学研究的舞台。而理想读者正是文学接受理论的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相似文献   

8.
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释团体、构成阐释团体的读者、文本的分析方法.在文本与读者关系的问题上,费什的观点大有别于其他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家.费什强调,不同阐释团体由于采用不同的阐释策略,对同一文本阐释的结果大相径庭;但每一个阐释结果,只有对阐释团体各自的读者才是确信无疑的.他对不同阐释结果持以宽容的态度,值得赞赏.费什所称的"有知识读者"指的是各种阐释团体具有文学能力的理想化读者或批评家;实用批评家对其读者观颇有微词.费什的文本分析方法见解独特,但既有长处,也有不足.  相似文献   

9.
隐含读者与隐含作者和谐一致,一个代替作者说话,一个从读者出发,作者赋予了读者全部的阅读涵义;隐含读者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自我"和理想的读者形象,它完全接受隐含作者的意识形态,而现实读者最成功的阅读就是能成为文本中的隐含读者。  相似文献   

10.
读者对作品接受是在文本基础上的能动的创造,包括对已言文本和未言文本的创造。读者在能动的阅读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成为作家的共写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以读者反应论为理论指导,从读者这一角度对弗罗斯特的《熟稔黑夜》进行分析,作出解释,并协同文本意义的分析,最终论证诗歌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2.
读者反应理论致力于深入分析阅读活动中读者与文学文本的双向交流活动,开创了阅读研究的新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对我国幼儿文学阅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师要确保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并激发幼儿多元化的阅读反应,为幼儿建构文本意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隐含读者是文学文本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理解可能性充分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从现象学角度看,隐含读者揭出文学接受作为意向化活动的内在构成:静态的包蕴无限可能性的文本结构随时可转化为现实动态的阅读活动.其本质在于,它是真实读者的一种现象学表现,是一般读者现象学意义上的一种本体存在方式.其存在形态可从静态可能性和动态现实性两个角度来考察.而其决定因素,则必溯至文学创作阶段:作家创作动机、选材及文体特点、赋予文本的思想内涵等.  相似文献   

14.
弗·纳博科夫以小说形式的奇异和晦涩被称为“非常极端的文学本体论者”,在美国文学史上被纳入二战后的美国实验小说家的行列。由于文本结构的讲究、细节和意像的精雕细琢 ,作品显得扑朔迷离、隐晦曲折 ,具有现代文本的包容性和复调性。在斯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 :理论与实践》的启发下 ,本文试图对《洛丽塔》——一本众说纷纭的作品——的文本内容进行阅读经验式的解析 ,由此可见纳博科夫的写作用意在于容纳读者于小说之中 ,让读者成为小说的参与者 ,在作者制造的文本迷宫中 ,或愉悦或痛苦 ,成为第二文本的创造者 ,而不在于给予读者以教育。因此 ,文本中透露出的价值观念的不确定性以及作者所采取的谜语一般的隐喻和讽刺手段 ,成为读者阅读的迷雾 ,也正是作者期望之中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作者为中心和文本决定一切的文学理论抹杀读者的作用,忽视读者的创造性和主观性,然而在对文学文本的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活动.文本中的空白结构以及不确定性等召唤读者进行能动参与.理解的历史性,造成了"作者死亡"和"读者重生"的局面,也为读者的主体性发挥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读者理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它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认为读者的“前理解”影响读者的理解水平,读者的“前理解”不同,对文本的读解势必会存在差异。因此,阅读教学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与文本自由对话,自读自悟,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多元理解,培养出有智慧、有灵性、会思考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前理解、前审美、审美能力、阅读立场和解读方法不尽相同,对同一文学文本意义的解读就绝不会相同,可见读者主体性是文学意义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陈其凤 《广西教育》2014,(29):33-34
正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能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作品的生命价值在于读者的共同参与,没有读者的品读与鉴赏,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将这一思路延伸到小学生习作教学中同样适用。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促使学生由"为自己或为老师而写"过渡到"为读者而写",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句子的翻译来阐述对比修辞与读者意识的关系,发现读者意识与对比修辞两者的发展从来都是相互发展、相互影响的。在翻译实践中,可以有效地运用对比修辞和读者意识,让读者更加了解文本的魅力,并产生共鸣,从而加强读者意识与对比修辞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造成文本阅读无效和低效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陈腐的机械唯物论和狭隘社会功利论;第二,是后现代教育理论中离开文本主体的绝对的读者主体论。后者把读者主体推向极端,放纵自发性的所谓多元解读。其实,读者主体的心理图式的局限,使得对文本的同化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受到文本主体制约的。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西方后现代哲学所说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要洞察文本,与文本作深度对话,必须不断地对自发主体心理图式进行专业积累,作以更新为特点的建构。建构的过程就是读者主体比照、遵循文本层次结构,旁涉作者的深层心理结构,总结阅读的历史经验,攀登上文本阅读的历史高度的过程。孔夫子早就指出的思而不学危险,如今正在中国语文课堂上泛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