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天人关系理论、人性论、理想人格三个方面论述了荀子的主体性思想,比较了荀子主体性思想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静 《华章》2008,(7):25-26
荀子哲学是先秦儒学的重要代表,其荣辱观也有着深刻的内涵.荀子荣辱观对于"先义后利"的强调,对于人的主体性的高扬,都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即使在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中,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荀子人性论思想中,本能性和主体性都是有着人自身的根据。本能性是维持人的自身生存的必需条件,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度量分界,否则会产生《性恶》篇中所叙述的“乱”。而《性恶》仅仅是苟子在一定历史际遇中的激愤之作,不能完全代表荀子对人性的全部看法。主体性是通过“心”来发挥作用的,同时荀子又十分重视对三代文明的积累的吸收。通过人的主体性向礼的靠拢,实现了对本能性的超越,产生了社会性的人。而“伪”是人的自身要求,是人的主体性对人的本能性的扬弃和超越而达到的。因此,苟子人性论的主题并不是给人性下一个形而上的定义,而是在揭示一个“化性起伪”的内在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荀子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然后阐述了荀子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从目标定位、内容设计、方法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荀子教化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诸子中,荀子思想具有很鲜明的分的特点。荀子的思维分类方式有着很深的儒家传统影响和现实参照。一是儒家对礼的遵循、维护对荀子有重大影响,二是荀子对现实学术争论的回应,三是荀子对人与人性的理论分析。荀子分的思想力图重整已经混乱的现实世界,为大一统理论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荀子分的思想也是诠释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6.
荀子思想与思孟学派有着复杂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表现于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评,而且表现于对其思想的转化和吸收。以荀子"积善成德"的观念为例,它实与思孟学派的《五行》篇关系密切。然而这种观念在《荀子》和《五行》篇中存在着异同,从中可以看出荀子对《五行》篇思想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荀子拓展了"善""德"观念的内涵。荀子把对前人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成就了他的"集大成"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正名"思想的开创者,他最早提出要以"名"正"实".荀子是正名思想的集大成者,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正名思想体系.由于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因此,孔子和荀子的正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是,荀子的正名思想与孔子的却不尽相同,在某些方面甚至相悖.这主要表现在名的起源、制名原则、名实关系、正名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现实形成了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德育思想。荀子的德育思想不仅对当世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荀子的思想的形成,受到了管子思想多方面影响。荀子的自然天道观是在吸收了管仲自然观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荀子的勘天思想是对管子“人君天地”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礼治思想,另一方面,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又充分吸收了法家理论,主张援法入礼,礼法并用,开创了礼法融合的先河。使荀子的礼法教化思想在儒家治国理想由礼治走向法治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具体体现在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中。以荀子教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时代为背景,重在说明荀子"隆礼重法"的教化思想在当代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定位。深入发掘荀子礼法教化思想中的价值内涵,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荀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劝学》教育和激励了无数代学子努力奋斗为国出力。荀子的思想继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同时也吸收了先秦百家的精华部分,是政治、道德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将对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论述,并分析其对当代教  相似文献   

12.
荀子强调敬天、尊祖、隆君师,主敬思想是荀子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色。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制度派的代表人物,在认同传统礼制的基础上,荀子发展了天的自然主义一面,指出敬天是因为天的自然养育功能。针对商周以来的祭祖传统,荀子突显了先祖血缘所出的人伦意义,同时由于君师在社会治理上的重要作用,荀子还力主隆君师,从而使其主敬思想,摆脱了宗教神秘色彩,而完全植根于天地君亲师的不可或缺的现实功用之上。  相似文献   

13.
荀子是中国古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经济问题是对荀子探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那么,荀子的经济思想有什么特色?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影响?在经济思想史上占有什么地位?介绍建国以来有关荀子经济思想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荀子经济思想的研究提出若干期望。  相似文献   

14.
从荀子思想地位的总体评价、“化性起伪”学说的澄清与辩护和“法后王”的理解三个方面勾勒了钱大昕荀学思想的基本面貌,认为钱大昕的荀学透显着乾嘉学者由字词训诂、名物考证探讨义理问题的治学特色,更体现了乾嘉思想学术重新肯定和发现荀子思想价值的重要动向,这一动向最终导向乾嘉时期荀子思想的全面复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于《荀子》首篇《劝学》的文本分析,结合荀子思想全书的脉络结构,从所劝之学与所成之学两个方面来揭示《劝学》在《荀子》全文及荀子思想中的意义,以说明《劝学》篇在荀子思想中纲领性,导言式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荀子年寿长高,苟子的人生经历对其思想必有影响,荀子人生有百年跨度,其思想必有变化,按荀子思想之变化对苟子思想进行分期,就荀子思想每一期的地位和价值分别予以评估必能得出比较客观公正之结论。对于苟子思想进行分期研究是唯一科学的和可行的进行重新评估苟子思想的地位和价值研究的研究方法,舍此不可能得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关于荀子思想的地位和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地位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制约,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相联系。在我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极其崇高的,荀子把“天、地、君、亲、师”并称;到了近代,教师的命运如同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风云一样漂泊不定,生活没有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被赋予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获得了空前的提高。近年来,教育界进行了主体性教育的大讨论,主体性教育“从肯定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人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出发,探讨和阐明教育的主体性,充分发…  相似文献   

18.
荀子经济思想源流初探冯郁荀子是战国末年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批判地吸取了先秦诸子的学说,建立了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思想体系。荀子的思想在我国学术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国学者对其思想体系已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硕果累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谨就...  相似文献   

19.
康有为对董仲舒的推崇具有多个维度和复杂原因,这一点从他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中直观体现出来。康有为彰显董仲舒与孟子、荀子的关系,尤为强调董仲舒的思想源于荀子,并在这个前提下声称董仲舒的思想超越了孟子和荀子,成为孔子之后一人。与此同时,康有为拉近董仲舒与孔子亲授弟子之间的关系,断言董仲舒的思想源于孔子亲授弟子。康有为对董仲舒与孟子、荀子和孔子亲授弟子关系的认定,目的是提升董仲舒在孔子后学中的地位,借助董仲舒的思想阐发自己的孔学观。  相似文献   

20.
荀子作为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主要思想可以用"隆礼重法"四个字来概括,汉初贾谊就是受荀子思想的影响,提出了"以礼统法"的思想,对"礼"、"法"观的许多认识与荀子不谋而合。当然,贾谊生在汉初,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思想,对汉初的社会治理颇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