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习作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包含了学生创作的心血与汗水,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习作,教师都要给予赏识与肯定。教师在给学生撰写习作评语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注,用"情感"化评语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2.
吴灵燕 《文教资料》2012,(24):62-64
学生写着"难",教师教着"烦",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习作教学的共识,反映出习作教学的无可奈何。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习作适应学生基础"、"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评价激励学生发展"、"多元展示激发习作热情"等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主体积极性,从而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就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3.
浮华汰尽显本色,简简单单学语文:多背,广读,勤写,当为语文学习最质朴的规律。三个规律中为之重点的就是"写"。"写"可以让孩子激活原本凝固的文字,而评价是学生习作中一个不可小觑的过程。学生习作后及时有效的获取评价信息是学生获得再次习作的内在动力和催化剂。本文针对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仍存在高耗低效的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评价方式的落后、无效。基于这个原因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措施:尝试多角度、多形式的个性化习作评价方式,有效地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评价"成为孩子习作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许洁 《湖北教育》2006,(3):57-57
习作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笔者在对习作教学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习作评价的具体操作存在着一些两难现象。  相似文献   

5.
吴军玉 《学苑教育》2019,(12):26-26
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高段语文习作教学要善于走出传统单一化的误区,要基于高段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紧扣高段语文特点,推进学生习作进程;开展多元化习作评价,丰富学生的习作思路,以此促进学生习作训练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6.
习作批改是习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习作指导的继续与深化。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在作文批改中,有可批才批,无可批即不批,不一定眉批段批总批一应俱全。批改不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叶老先生道出了习作批改的基本原则。因此,在习作批改中应该多批少改,讲究批语艺术。教师的批语要建立在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上,是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在评价习作时,要珍视学生习作中闪烁着的个性光彩和富有时代特征的"亮点",要努力弘扬学生的个性体验,有效地促进习作评价的改革。一、互相欣赏,给学生少些批评1.欣赏与摘录相结合,在欣赏与摘录中品评。每个人都期待被认同、被肯定,学生尤其如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作文展示栏"上,引导其他同学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寻找作文中的  相似文献   

8.
习作评语是主观性很强的教育评价,是作文教学中经常用的手段,它具有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使用习作评语,将直接影响作文教学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小学中年级习作评语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赞赏—建议"式习作评语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陶丽春 《福建教育》2022,(23):26-29
将习作评价融入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指导功能,有效促进学生习作表达与能力发展,是习作教学范式及策略的创新,更是习作教学思想与理念的突破。教学要根据单元习作要素指导学生在读写活动中自主建构起具有迁移意义的习作评价量表(要领),在转化与应用中发展语言思维,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标准的实行,给我们的传统教育带来很多冲击,同时也为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习作评价作为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升华,必须改变以往耗时费力低效的现状,才能真正地发挥出习作评价在整个习作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习作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方式,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方面,来完善我们的传统习作评价,进而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朱丽丽 《教师》2021,(9):16-17
习作教学是小学谱文教学的重点,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开辟新的视角“拓展写作范围、改变评价方式、提升习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文章立足“布置生活化习作任务、训练提升习作能力、多元习作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渗造"唤醒学生读者意识"的写作教学理念进行了初步研探和澜述,旨在与广大教师共争鸣、简进步。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查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而从课改到现在,传统的"包批"习作方式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依然如故,传统的批阅方式明显存在不足,一是批阅时间较长,等批下来,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已陌生了,没了  相似文献   

13.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更是学生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结晶。因此,评价习作时,要珍视作品中闪烁着个性光彩的、有表现力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亮点”,张扬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中年级习作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智慧的眼睛在家庭、校园、大自然及社会中挖掘资源,寻找写作的素材,让习作成为快乐的体验。让学生从先前"无米可炊"的窘迫状态转变为"丰衣足食"的美好现状。  相似文献   

15.
刘会 《教师》2020,(9):53-54
习作教学是一项比较难指导的课。面对这种情况,习作指导有其"道"是多么重要。习作教学需要什么"道"呢?文章认为需要本源、途径、方法、规律,甚至需要提升一些境界。对语文教师而言,一要正确认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习作的定位,找到习作本源, 二要教给学生方法,找到习作规律, 三要进行专项训练,找到习作的途径。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  相似文献   

16.
说理类习作教学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说理类习作——"漫画的启示"时,教师要准确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的目标要求。课堂上,教师可通过漫画导入、有序观察、设置情境、出示例文、现场评价等环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掌握说理类习作的基本方法,形成说理类习作的思维规律,从而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要进行习作评价?我们知道,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让习作评价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真正为学生的习作进行服务呢?  相似文献   

18.
"微习作"作为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要在微目标,微内容,微评价上下功夫,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降低学生习作难度,真正实现短时高效的教学目标,逐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凤 《学苑教育》2021,(10):61-62
在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中,针对中年级学生习作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开展"微格"写段训练。通过文献法、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探究了"微格"写段训练的内容与策略,以及评价方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更是学生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结晶。因此,评价习作时。要珍视作品中闪烁着个性光彩的、有表现力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亮点”,张扬个性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