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诺言     
母亲节那天,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母亲的八个谎言。 儿时,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  相似文献   

2.
学校里每天都有十几分钟的晨会课,班主任老师都要在这段时间里讲讲班里的事情,批评表现较差的学生,或者进行安全教育、常规教育等。其实,孩子们根本就不爱听你的絮絮叨叨、罗里罗嗦。到底该怎么做呢?贾志敏老师的国旗下演讲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是啊,每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如果把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学生听,那比空洞的说教要有多大的说服力啊。于是,我把自己所讲的故事或自己所编的故事总结出来,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班主任,我喜欢开班会,孩子们更喜欢开班会。因为我们的班会内容总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成的,故事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印象最深的是我给孩子们讲《断了线的风筝》的故事。当时讲这个故事还源自我所接的这个一年级班的第一次家长会。又一次教一年级,心情从来没有过的愉悦。和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相处,自己也好像回到了童年,每到下课或课外活动时间,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些差不多快要忘记的游戏。时间长了,我发现有几个孩子从不和小朋友们一起嬉戏玩耍,总是躲在一边看我们玩。起初我认为可能是他们的性格比较内向,也没再往深里去想,直到开家长…  相似文献   

4.
母亲的谎言     
母亲节那天,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母亲的八个谎言。儿时,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利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  相似文献   

5.
约翰叔叔     
老师给一班五年级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请父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回到班上转述给全班同学,并总结故事的寓意。第二天,老师抽查班上的孩子们。一个学生说:“我爸爸给我讲了他买鸡蛋的故事。他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回家时一个急刹车,篮子飞了,鸡蛋全打了。”老师问:“寓意是什么呢?”学生说:“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另一个学生说:“我妈妈跟我说了她在农场养鸡的故事。她把12个鸡蛋人工孵出了小鸡。寓意是,在鸡蛋孵化之前,没有人可以断定最后能得到多少小鸡。”这时候有个小孩主动举手,老师鼓励他:“查理·布朗,你来说。”查理·布朗…  相似文献   

6.
大班区域活动环节.张老师发现嘉嘉把从植物角摘的一粒草耔,放进了身旁颖颖的肚脐里。张老师正疑惑。嘉嘉问话了:“老师,这样我们就能生个小宝宝了吗?”原来,前段时间,张老师曾给孩子们讲过一个《我从哪里来》的故事。大意是爸爸送给妈妈一个礼物。妈妈把它放在肚子里,就生出了宝宝。现在。嘉嘉如此表现,张老师真不知如何回答了。  相似文献   

7.
《学前教育》2007,(5):30-31
大班区域活动环节,张老师发现嘉嘉把从植物角摘的一粒草籽放进了身旁颖颖的肚脐里。张老师正疑惑,嘉嘉问话了:“老师,这样我们就能生个小宝宝了吗?”原来,前段时间,张老师曾给孩子们讲过一个《我从哪里来》的故事,大意是爸爸送给妈妈一个礼物,妈妈把它放在肚子里,就生出了宝宝。现在,嘉嘉如此表现,张老师真不知如何回答了。  相似文献   

8.
从事班主任工作后,我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放了一把梳子,为的是忙里偷闲把自己整理得更精神,更自信地面对我的学生们。也许是我的年龄像学生的大姐姐,孩子们不那么敬畏我,他们喜欢亲热地拉拉我的衣角,或是冷不丁将他们认为最漂亮的小东西给我。我的喉咙沙哑了,办公桌上会有不知谁放  相似文献   

9.
凌军霞 《广西教育》2008,(31):45-45
汉语拼音知识对于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枯燥单调。我经常从汉语拼音本身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采取一些比较活泼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声母“g、k、h”时,我特意带学生到学校花园里上课,孩子们显得很好奇很兴奋。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主人公就是“g、k、h”三个花仙子。讲完后,我让孩子们说出三个花仙子的名字,他们很快就说出来了,而且把这三个声母读得很准确。  相似文献   

10.
每次教室内的墙面或桌面脏了,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给它们"洗洗澡",并提醒孩子们不乱写乱画。孩子们也很愿意帮着我擦桌子、洗抹布,打扫班级卫生。"老师,迟棣心把书放进水盆里了!"杨萌怡的一声高喊,把我惊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3日是我们一(9)A班学生上学的第一天。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天的早晨我不仅要接待孩子们,还得收书费、学费。为了这个早晨,我颇费心思:录音机里已放进了故事磁带,单等孩子们一进门,就先把他们吸引住;一叠白纸已裁好,等孩子们到得差不多了,就请他们在纸  相似文献   

12.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一位教育界的老前辈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班主任。这位老前辈突然无限感慨地说:一个班学生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就在班主任手里啊!我是做了十年班主任并且还要继续做下去的人。心里正思量他是否把话说得太绝了,他已幽幽地给我们讲了一个他自己的班主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引导学生“多说”○马静波一、听听说说一、二年级的学生最喜爱听讲故事了,我抓住儿童的这个特点,让他们“多说”几句话。于是每讲一个故事前,我就事先布置要求:“讲完后把故事中提出的问题说给老师听听,不然的话下次我就不会给你们讲了。”这样孩子们边听边想,...  相似文献   

14.
鹏鹏讲故事     
刚接手这个中班,我发现孩子们都爱听故事,他们还喜欢把自己听到的新故事讲给别人听,我觉得这是发展语言的好机会,就鼓励孩子们轮流给大家讲故事。有一天,轮到胖胖的鹏鹏给大家讲故事,他站起来只说了几个字,就“哇”的一声哭起来,他边哭边断断续续地说:“我……不会……讲……”我想可能是他从来没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2004,(11):28-29
语言角投放了《小熊请客》的故事图片。为了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我没有把故事讲述给孩子听,而是请他们自己来编故事。几个星期过去了,我发现,孩子们编写的故事,都把狐狸描述得跟其他小动物一样善良和友好,可原先故事里的狐狸是个又懒又馋还欺负别人的坏家伙。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还有必要将原来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引导他们知道狐狸是个反面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6.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一位教育界的老前辈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班主任.这位老前辈突然无限感慨地说:一个班学生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就在班主任手里啊!我是做了十年班主任并且还要继续做下去的人,心里正思量他是否把话说得太绝了,他已幽幽地给我们讲了一个他自己的班主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爱心Do Re Mi     
爱心Do:睡前故事 情绪的稳定是良好午睡的开始,许多孩子会在午睡时想起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的会凑在一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为了能让孩子们把情绪稳定下来,我会像妈妈一样唱起那熟悉的旋律:“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再给孩子们讲一个美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一次班会课上,我对学生讲<狼来了>.故事讲完了,班级里不仅没有我想象中的凝重,孩子们还嘻嘻哈哈地说笑起来.面对孩子们这番举动,我颇感不解,于是与他们聊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给我讲个故事吧。”这是孩子们睡觉前跟爸爸妈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然而上了小学,孩子们即将从听故事转为写作文了。怎样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时期。因此,把作文教学提前到低年级是科学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一位教育界的老前辈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班主任上。这位老前辈突然无限感慨地说:一个班学生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就在班主任手里啊!我是做了十年班主任并且还要继续做下去的人,心里正思量他是否把话说得太绝了,他已幽幽地给我们讲了一个他自己的班主任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