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价了两种传统的从中药中提取抗氧化剂的方法(汤法和浸渍法)的效率。一组具有营养滋补功能的中药被选定为示范植物。一个常用的提取方法作为参考方法。抗氧化能力和提取物的总酚含量,分别由铁还原的抗氧化剂能力,类似于抗氧化能力检测的方法,以及Folin-Ciocalteu方法来测量。所取得的结果表明,两种传统提取方法可以有效地从中药中提取抗氧化剂。这些提取方法,可以分别用于植物抗氧化剂的分析和纯化。在家里,人们可以使用这些方法从植物中提取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中,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在含有抗氧化剂的植物中制备粗提物,用作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马月兰 《世界文化》2010,(10):52-52
<正>大卫盾是犹太人的标志,其形状是由两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六角星,又称大卫星、六芒星、所罗门封印、犹太星。关于大卫盾的来源有几种传说。一种传说是所罗门王有一枚戒指(具有印的功能),这颗六角形的戒指被称为魔戒,可以用它指挥魔鬼和幽灵。另一种传说是这个标记与大卫王的盾有关。据说大卫王使用的盾上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流     
人们总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认为所有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其实不尽然。据一项调查表明:只有7%的情感交流是通过精确的语言表达的,38%是通过简单的言语(比如说哦、哟、嘿、嗨等惊叹词)表达的,而有55%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这些非语言方式包括手势、体态、面部表情,等等。这些概念构成了非语言交流的主要范畴。实际上,非语言交流的领域不止这些,还可以包括物体语言,比如说服饰,穿着打扮,戴的手表,开的汽车。可以说,除去你书写的文字和口头的话语,所有的交流方式都是非语言交流方式。如同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一样,人们每时每刻…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是俄国文学、绘画和音乐的鼎盛时期。在那一时期,进行文学创作的有普希金、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也已开始他的文学生涯。这些诗歌和小说大师的作品至今读起来毫无陈旧之感,仍然有现实意义。他们的外国同行们对他们的反映,例如莫泊桑对屠格涅夫的文学风格的评论,至今仍然是非常新颖的:“他是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和第一流的艺术大师,善于用几页的篇幅创造出完美的作品,出色地把环境加以分类,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可以触摸到的、扣人心弦的形象。仅用轻松、熟练的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这些形象来,以致使人难以理解,用看来如此普通的手段怎么竟能达到如此高度的现  相似文献   

5.
人、动物、植物,共同构成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最有活力的生物群落.现代汉语词典对"生物"一词的解释是:"自然界中由活物质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活体.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生物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地球生机蓬勃.生物的依赖性,和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又构成了生物的脆弱性.人与自然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环节中,如果有一个"扣"儿损环、脱落,整个地球生命群落就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这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人、动物、植物,共同构成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最有活力的生物群落.现代汉语词典对“生物“一词的解释是:“自然界中由活物质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能力的活体.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生物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地球生机蓬勃.生物的依赖性,和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又构成了生物的脆弱性.人与自然环环相扣,错综复杂的环节中,如果有一个“扣“儿损环、脱落,整个地球生命群落就会面临灾难性的后果.这正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王秉恩是清末民初四川诗人,其唯一传世诗集《息尘庵诗稿》稿本现藏于台北“国家图书馆”。台北“国家图书馆”将之著录为著者手定底稿本,但通过对《息尘庵诗稿》稿本字迹、浮签和眉批等的分析研究,可知《息尘庵诗稿》是誊清稿本,也是未完成的修订稿本。《息尘庵诗稿》以编年体编纂,《养云馆诗存》是其第一取材来源,比较二者的收诗内容,可知《息尘庵诗稿》存在内在性冲突,即诗集编年和文本修订之间的矛盾。《息尘庵诗稿》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可以弥补现有王秉恩传记载缺失、考订王秉恩生平及交游等。  相似文献   

8.
杨红 《寻根》2003,(6):99-100
白族主要聚居于我国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可以溯源到南迁的古氐羌人,形成于唐宋时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其祖先史称为白蛮、白人。高姓在现今白族的姓氏中排行于第六位,位于赵、杨、李、董、段之后,是今天白族中的一个大姓。白族中的高姓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由鸡氏改为高姓。白族的姓氏主要来源于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形态。由于原始时期的人们大都相信,各氏族与某种植物或者动物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就把它看成是本氏族的保护者或者是本氏族的图腾标志与名称,并通过图腾对自然和自然力加以崇拜…  相似文献   

9.
于涛 《世界文化》2010,(1):1-1,F0002
<正>马格里特画作的题目一向与内容关联不大,但这幅画却可以说是个例外。它的题目直接体现了画作的内容,即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卧室中的物品。马格里特改变了这些物体之间的比例,如现实世界中的火柴与衣橱和  相似文献   

10.
东北民间故事的叙事策略具有单纯和重复的特点,却也存在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是其叙事时序虽整体上以倒叙为主,但不乏插叙及预叙的手法作品,往往是几种叙事顺序之间穿插交替地进行,展现了东北民间故事多样的行文方式。这些叙事顺序的交错使用影响到了东北民间故事的叙事速度,使得叙事丰满而又富于变化,故事的发展脉络明晰,形成了东北民间故事独具特色的叙事时序特征以及微观叙事节奏,突出表现了长期以来广大的东北民众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下形成的特定情感表达方式。借此我们可以多层面地理解和把握作为文学文本的东北民间故事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京杂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奇怪的书。在中国文史学界,它的知名度和使用频率都很高,然而问题和疑点亦复不少。 自然,这些疑问不是用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也许可以这样“一言以蔽之”:它的真实身世和本来面目云遮雾漫,扑朔迷离,形成了一系列困扰了人们千百年、至今也还没有完全解开的谜;而正是这些谜,渲染了它的神秘色彩,增强了它对一般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一开始的和弦对音乐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但任何一位能够看懂乐谱的人都会很快地发现,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这些和弦是任何一个双手正常大小的人所根本无法弹奏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塞里尔·史密斯熟悉这位作曲家,他说他从未见过象拉赫玛尼诺夫这样大的手,“如同章鱼的触角覆盖在键盘上”。他还说,拉赫玛尼诺夫用其右手可以弹奏从C到高音E的和弦。这是绝大多数人很难做到的。但拉赫玛尼诺夫却可用拇指弹奏中央E,他能以常人所不能及的方法用拇指在其它手指之间屈伸自如地演奏。  相似文献   

13.
出土的青铜器、漆器等早期文物资料及壁画、帛画等文献资料,保留了许多能够体现先民认知自然、探索宇宙、思考人生以及反映社会诸多现象的珍贵神话图像。这些神话图像可以有效地印证楚辞神话材料之翔实、补充楚辞神话之缺憾、诠释楚辞神话之细微,对探究楚辞诗化语言背后的神话原型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这些资料图像对神话增删附益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其记录特点和时人对神话的态度,廓清或纠偏楚辞神话的神灵形象,拓展楚辞神话研究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探索我国神话的发展演变规律及其重构范式。这种探索不仅在神话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于深入探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神话故事、神灵形象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艺术一直深受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回顾过去10年,可以用一些关键词来总结和描述艺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包括新生词汇以及被赋予新义的原有词汇。这些关键词概括了艺术家、评论家、(艺术馆)馆长及学者们关注的问题,或者至少可以为历史学家提供参考,用以评鉴近10年的艺术发展。这里归纳的关键词并不涉及艺术媒介或风格,而是侧重于艺术在表现不平等、气候变化、种族暴力等高利害性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往往越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绘画、雕塑、装置等作品,越会引发更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于涛 《世界文化》2015,(1):28-29
<正>20世纪40年代末,亨利·马蒂斯已将剪纸作为首要创作手法,剪刀成为他的主要工具。他将涂过颜料的画纸剪成各种形状,从植物到抽象图形,运用剪纸的生动和简便,突出色彩和对比,进行重新构图。这些作品由起初的常规尺寸逐渐发展到壁画大小。剪纸画是马蒂斯创作生涯中精彩的最后一章,体现了艺术家对图形和颜色创造性的运用,值得进行重新评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英国和美国曾被认为是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两个国家。那么,在两国使用的口语之间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1607年和1620年分别到达美国弗吉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定居的英国人,是操十七世纪初的英语,即莎士比亚和弥尔顿时代的英语的。他们大部分来自英格兰南部和东南部,尽管他们当中有些人曾离乡背井在荷兰居住多年,但他们说话时,仍带有本国南方的口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保持了原来的说话方式,但不久就学会了赋予旧词以新义。同时,他们也从当地印第安语中吸取了许多对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有关植物和动物的词汇。到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在美国的移民有三  相似文献   

17.
文化形态(史)论是一种主张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别,但是有发展形态或历史形态差异的文化发展观。根据其划分标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文化力模式、文化共同体模式、主体性模式。而马克思用"实践生成"主体性范式对传统"主体性"模式文化形态论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重构和改造,这种范式内在地包含了前二者,同时又克服了二者的单一性、片面性,相比之下显得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蹴鞠小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球,也许是因为它的形状以及它所具有的跳跃和运动的功能,很早就成了人类的游戏活动用具。在世界各民族中,球类游戏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得十分遥远,几乎在所有的古文明中都有球类活动的记载。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球形物体俯拾皆是,河边的石头,植物的果实,都可以蹴之、掷之、击之、踏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较早、并流行了数千年的古老足球——蹴鞠,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项传统的球类活动。蹴鞠,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上也叫“蹋鞠”。“蹴”、“蹋”均是用脚踢的意思,“鞠”就是球。蹴鞠是谁创造的呢?西汉刘向在其《别录》中写:“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  相似文献   

19.
新预算法的重大修改对于当下中国深化改革的发展进程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以文化为视角,分别从现代民主、法治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切面,通过新旧法比较,对新预算法立法理念原则制度的重大跃迁及新预算法的理论现实价值进行文化透视和解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移植文化的理念竞合呼应之间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本土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在滇蜀地区有着广泛的考古分布,这些考古材料显示了汉代滇蜀地区与缅甸、天竺的佛教信仰及艺术传播之间存在联系。笔者认为,早在汉代之前,西南交通的滇缅道就已经存在,具有相当古老的历史。随着一世纪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造像开始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流行,并逐渐通过滇缅道传播到滇蜀地区,与当地的早期道教和神仙术信仰融合。从整个长江流域来看,滇蜀地区的佛教造像艺术出现最早,长江中下游后来出现的早期佛教造像艺术,应是通过西南滇缅道间接传入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