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作为一种剧场艺术,现代杂技剧的"审美创意"和"形上营销"的丰收始于并完成于剧场。剧场不仅是一个具体而有限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演员演戏、观众看戏的审美空间。在剧场里,杂技剧能够创造出演员与观众共同想象的审美与体验世界。因杂技技艺的难度提升以及审美特征的有限性,杂技在保持已有技巧难度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外延来求得发展。现代的杂技剧以"剧"的情感与审美,统制杂技的"高、险、惊、难、奇、谐"所形成的技艺高度,把杂技造型的表意与传情  相似文献   

2.
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临川四梦”是汤显祖四部以梦为情节中心或以梦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剧作。这四部传奇中的四个梦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剧中主要人物的情感与心态,同时也是作家的感情和心理的反映。四剧分别代表了人性当中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与追求。四剧以梦命名,可见作家认为人性的满足只能在虚幻中得以实现,这又反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相似文献   

3.
<正>二、杂技剧:现代杂技的“臻境舞台”探索杂技剧,无疑是审美创意和艺术跨界的“臻境舞台”形式,同时也是杂技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臻境舞台”在舞台情境化、综艺审美的基础上,更强调杂技舞台的情感表现与人文思考。杂技剧作为杂技艺术发展的更高阶段,显然又构成“臻境舞台”的舞台形式探索。  相似文献   

4.
正一、杂技剧汇聚杂技节目杂技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当代的杂技艺术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可简可繁,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杂技艺术越来越多地以大型杂技剧的形式展现。杂技剧的题材,一般改编自古典名著、戏剧或原创符合杂技艺术特色的剧本,一个有适当主题的题材,可以将传统与现代的杂技节目融入到剧目中,构建成一台新颖的杂技剧。以广州杂技艺  相似文献   

5.
评分高达9.1分的《编辑部的故事》首播于1992年,到今年,刚好30周年了.现在不少90后、00后在补看这部剧,可以说是对它最好的纪念.一部剧在30年后,还被人谈论着、惦记着、观看着,也是一种表彰与荣誉.  相似文献   

6.
《杂技与魔术》2021,(2):27-27
2021年4月13日,南京市杂技团创排的大型原创杂技剧《桥》在南京市文化艺术中心精彩上演。该剧是南京市杂技团继《渡江侦察记》后推出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杂技剧,是献礼建党百年着力打造的又一部红色题材舞台艺术精品力作。编剧、杂技设计董争臻巧妙地从一个“桥二代”的视角出发,以史实为依据,以人物塑造为情感载体,通过讲述者对父母当年因为建桥而相遇、相知、相爱的回忆,回眸60年前新中国第一代桥梁建设者如火如荼的革命热情,再现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感人至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建桥工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展现出建桥群英们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正如何将不善叙事的杂技动作技巧与戏剧的情节叙事、冲突营造、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有机融合,实现杂技与戏剧的合而为一,是杂技剧创作的重点和难点。最近,由南京市杂技团编创演出的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在杂技剧创作方面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大型原创杂技舞台剧《渡江侦察记》根据上世纪50年代的同名电影改编,借用了电影的基本故事构架和主要人物,并对情节内容进行了精炼和拓展,以"惊、险、特"的杂技艺术进行重新演绎。该剧将杂技的"形"与戏剧的  相似文献   

8.
一、杂技剧化装的特点杂技剧化装是指化装师以杂技剧本为蓝图,对演员须发、头饰、面型及身体裸露部分进行修饰,借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杂技剧化装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装扮塑造人物形象。杂技剧在化装技术手段上,是根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性格、身份、民族等特点进行艺术上的加工设计和运用,加强对人物五官的描画、渲染和调整,以强化人物的主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心理反应。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的情感所支配。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去正确地衡量、评价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感染性是道德情感的一种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环境中,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情感;同样,别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从本世纪初始,杂技剧从无到有,自少至多,由粗向精,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如今,杂技剧作为一种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走进大众视野,一部部主题风格各异的杂技剧不断呈现,它既是广大杂技人励精图治、求新求变、主动作为的结果,也是杂技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当今时代文艺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移动终端的异军突起,当今杂技要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求新、求美、求智的要求,创新就成为摆在广大杂技人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代杂技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人类总是勇于向极限挑战的,杂技是极限挑战的典范,杂技剧《西游记》中的杂技是一个奇葩,具有戏剧色彩的角色以杂技来演绎故事情节,传达情感体验,在观众的情绪随剧情的走向而起伏的同时,他们的欢呼与尖叫将为精彩的杂技而发出。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第四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在河南濮阳举办。本届艺术节上,杂技剧首次被大规模纳入展演,成为真正的"重头戏"。这一全新举措与近年来全国杂技剧创作的发展态势相呼应,传递出国家对杂技剧的肯定和重视。杂技剧是当代杂技人的创新,是进入新世纪后诞生的全新艺术样式。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与全国杂技同仁共同见证了杂技剧的最新发展成果,在此将对中国杂技剧的观察与思考作以分享。  相似文献   

13.
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如果我们想拥有一种真正的道德,如果我们想拥有一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自由、更幸福的人生观,那它决不是压抑性的观点,它决不是以禁止或抑制为基础的观点:它必须是一种以我们所爱而非所恨的东西为基础的观点。有许多种情感指引着我们的人生,大概你们可以将它们分成压抑性情感和开放性情感。压抑性的情感包括残忍、恐惧和嫉妒等。开放性的情感则包括诸如希望、对艺术的热爱、创造性冲动、爱情、求知欲和仁慈等等。这些开放性情感使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而不是单调乏味。我认为真正道德的本质在于以开放性情感为动力的生活而不是以压抑性情感为动力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科普剧作为一种新颖的科普教育方式,正逐渐成为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科普剧的编辑创作入手,结合工作实践,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阐述了科普剧在编辑创作时的方式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师心理品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体育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品质,才能对体育教学和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呢? 一、体育教师的爱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一种倾向,一种态度,从而形成一种动力,这是指体育教师情感方面的主要特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外,还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体育教师需要具备的重要心理品质。体育教师的爱不是出于自己的个人狭隘情感,而是有原则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5月1日,收到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寄来由李亚萍团长编导的杂技剧新作《破晓》的光盘。我认真地看了,感受是震撼、惊喜、感动。本剧主题新锐,内涵深刻,情节跌宕,视角独特。编导用细腻的杂技肢体语言,诚挚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特种兵队长、红军女卫生员和小战士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军人形象。是一幅全景式展现中国特种兵生活、训练、军演、成长的画卷。《破晓》的许多创新与亮点,令人惊喜和感动。一、杂技艺术开口说了话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声音、时间、情感高度结合的听觉艺术,它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塑造艺术形态、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无论是歌舞、戏剧舞台艺术,还是广播、影视作品,音乐无一不发挥着烘托意境,激发情感,渲染气氛。  相似文献   

18.
最近老婆开始追一部叫《大唐荣耀》的剧,我也跟着看了几集.这部剧的背景设置在大唐安史之乱前后,沧海横流,豪杰并起.然而既能获我老婆的青睐,则不出意外的是一部披着政治剧外衣的偶像剧.  相似文献   

19.
正一、杂技剧的正式发轫还原杂技剧的历史镜像可知,当代中国杂技经历了从类型杂技节目,到情景/主题节目,到情景/主题晚会,再到杂技剧的发展脉络。所谓类型杂技节目就是以"车技、顶技、皮条、钻圈、柔术、转碟"等为标题,直白地表现与展示杂技技巧的节目。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经出现一批"情节化杂技"或"微型杂技剧",但是整体而言,这种创作倾向不过是肤浅的贴标签式的说教,存在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情况,最终归于沉寂。  相似文献   

20.
新功夫剧是以真功夫和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的功夫文化电视剧,文章在对新功夫剧的概念以及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从武术传播学、电视剧学等理论角度出发,认为新功夫剧是我国武术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分析了新功夫剧《少林寺传奇》的成功之道,探寻出新功夫剧对武术传播的积极作用,认为新功夫剧可以传播并丰富中国武术文化、为国内外观众树立起真实的中国武术形象、丰富武术影视传播理论以及吸引更多的武术爱好者,有效扩大武术习练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