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天使还是魔鬼 主持人(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近来,一谈到游戏,人们似乎有一种谈“游戏”色变的感觉。尤其是学校教育中,有人把游戏视为江水猛兽,避之不及。好像只要一沾上游戏,教育就变了味。真是这样吗?今天,就请各位来谈谈对教育与游戏的看法,看看在教育中,游戏是天使还是魔鬼?  相似文献   

2.
一天,突然想就天使和魔鬼的数量,做一番民意测验。先问一个小男孩,你说是天使多啊还是魔鬼多?孩子想了想说,天使是那种长着翅膀的小飞人,魔鬼是青面獠牙要下油锅炸的那种吗?我想他脑子中的印象,可能有些中西合璧,天使是外籍的,魔鬼却好像是国产。纠正说,天使就是好神仙,很美丽。魔鬼就是恶魔王,很丑的那种。简单点讲,就是好的和坏的法力无边的人。小男  相似文献   

3.
[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印度哲人奥修说过一句名言:“我无欲无求,我就是皇帝;你有欲有求,你就是奴隶。”中国古代也有“无欲则刚”的说法。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有人说它是天使,有人说它是魔鬼……请就“欲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钱是什么?是天使、是朋友、是宝贝、是荣耀, 还是魔鬼、敌人、废物和罪恶?谁能说得清,谁能道得明?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有人视金钱如生命, 有人没钱时拼命想要,有人钱多时肆意挥霍……  相似文献   

5.
钱是什么东西?是天使还是魔鬼?是幸福还是痛苦?;贫穷是什么滋味?富贵有什么烦恼?赚钱有什么妙招?花钱是什么感觉?有人说,钱是万能的,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金钱,我们最熟悉而又似乎景捉摸不透的玩艺儿,它多多少少地改变过历史,改变过社会,同时也改变过我们的人生。金钱本无脏洁之分的,而是我们人类,是人生观念不尽相同的芸芸众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金钱,就赋予了它不同的色彩与意蕴。匍匐在金钱脚下的拜金者,把它捧为天使,奉若神明,以“金钱就是一切”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教幼儿正确运用跳、跑、游、飞、爬等动词,巩固幼儿对各种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教学准备: 录有动物叫声的磁带一盒,各种动物的贴绒图片和头饰若干,森林背景图一幅。教学过程: “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做游戏,今天我和你们一起做《猜猜谁来了》,的游戏好吗?”(出示背景图)“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要开联欢会,等会儿请小朋友猜一猜谁来了,它是怎样来的。” 1.猜谜语说出谁来了,是怎样来的(每猜一种动物,就在背景图上出示该动物的图  相似文献   

7.
“Internet”,这是指由全球数百万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信息网络。目前我国也已开通与之相联的接口。一个通俗的比喻:你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根电话线。就等于有了汽车,可以自由驰骋于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社会,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作为一种趋势,中国迟早将成为网络社会的成员。  相似文献   

8.
报考师大那年,绝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沦为“魔鬼”。甚至实习那年,自己还是学生心目中的“天使”呢。岂不料当班主任不到一年,就彻底明白:和颜悦色?后果只有一种———三天他们就上房揭瓦,五天……总之是一有阳光就灿烂。因此我当机立断,收起“天使”的微笑,迅速声色俱厉,武装到牙齿。直到一天我路经厕所,远远见一瘦小身影飞一般地钻进厕所,边飞边用尖利而凄惨的声音大叫“张老师来了———”(不亚于“老虎来了”对整个森林的震撼)。从那刻起,我明白:自己已顺利完成了由“天使”到“魔鬼”的转化。A、无毒不丈夫“老师………  相似文献   

9.
张志平 《文教资料》2013,(34):41-43
利用游戏的心理机制,把语文课变成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就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教学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乐在其中。文章就“情·趣语文”进行了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爱学习的天使。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情感、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巨大平台。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时代,广大青少年“触网”率迅速上升。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网民中,8~35岁的人占85.8%,其中,24岁以下的人占56%,18岁以下的人就占到24%。青少年上网都在干什么呢?很多成年人有这样一个疑惑。据《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文章调查表明,60.7%是玩游戏,34.1%是找人聊天。可见,目前我国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聊天。有人说,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说它是天使,因为它给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向…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中学生眼里计算机是可爱的"天使",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在眼前,并能与四面八方不认识的网友敞开心扉畅谈。可是在父母们的眼里,计算机是天使也是魔鬼,它带给学生们巨大的影响,不仅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呢?一、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利弊1.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1)拓宽视野、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将世界各种资源联为一体,突破了  相似文献   

12.
魔鬼与天使     
魔鬼与天使有时是一个钱币的两面。也就是说,魔鬼和天使可以互相依附,不能分离。其实,人又何尝不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两面的:有时呈现出来的是天使,有时则相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魔鬼。看清这一点很重要。看清了,就不会太理想化。以为人性都是美的,都是光明一片的,这会把所有的人和事都简单化,都美化,这是会在人生道路上上当受骗摔大跤的。一个人,心里有魔鬼也有天使,  相似文献   

13.
守住底线     
人的善恶并非从娘胎中与生俱来,有一个累积的过程。西方关于“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谚语,还有点意思。人倘能培植“天使”因素并使其日有所增,遏制“魔鬼”因素并使其日有所减,做人就能做出样子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结果就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做天使还是做魔鬼,在于自身能否守住良知与德行的底线,别人还真帮不上多大的忙。“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仍有两袖清风的官员。孔子渴不饮盗泉水,为的是不污清名;吴隐之饮“贪泉”,照样清廉如故。某些人总把自身的过错,归咎于大环境的“逼良为娼”,那就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了。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教师“把学生看做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做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掌上明珠,这些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理能力差、以我为中心的情况。如何才能把这些“小皇帝”教好,让家长放心又满意呢?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尽早完成角色的  相似文献   

15.
“魔师”?     
课本第40页:“他(伏尔泰)猛烈批评罗马教皇,说他是魔师一样的骗子。”“魔师”是什么?是否等同于“魔术师”?但“魔术师”属于艺术家,是否可改为“魔鬼”?“魔师”?$江苏省铜山郑集中学@彭修建  相似文献   

16.
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给孩子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课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这些天真无邪的天使们?我思索着、思索着。给孩子一“个红色”的课堂“红色”:热情、充满激情。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造就的。我常常想: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只要听过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课的老师都会有这种感受:窦老师一上课,学生的眼睛就发亮,听课老…  相似文献   

17.
当教育理论家们潜心于未来教育理论大厦的构建时,位于教育前沿阵地的教育工作者们也开始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各领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地,其中,有一个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注目:如何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一、需要澄清的几种认识首先,创造性思维是先天遗传还是后天习得的? 马斯洛(K.Marselor)在其论著《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中称,“创造性是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有的继承特质”他强调指出,创造性是非经验的,无法以传授的方式获得。弗洛姆(Erich.Fromm)也认为:“生产性是人类天生固有的”(生产性即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班会背景:这学期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给每一位家长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为我的孩子而……》。最近,家长们都把自己写的文章交了上来。为此,我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评讲父母的“作文”,看父母是为“我”(孩子)自豪、欣慰;还是遗憾、伤心,旨在教育孩子学会关爱父母。题目设计:“要爱你的妈妈”是前苏联著名的巴甫雷什中学的校训,该校校长就是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正是他给学校制定了这个校训。校训贴出来以后,有人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说爱祖国爱人民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这里的“爱妈妈”,实际上包…  相似文献   

19.
在古希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上帝在创造人类时犹豫不决,不知道要创造几种人,他看到邪恶的魔鬼和正义的天使较量,便也决定在人间创造两种人———一种代表正义,另一种代表邪恶。突然一声巨响,天庭微微颤动,魔鬼和天使把宇宙打开一个大洞,怒气冲冲的上帝草率地把两种人结合起来,成为了一种人,这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一个躯体,两个灵魂,一个叫正义,另一个叫邪恶。从此就有了这样的说法:“矛盾的上帝在矛盾之时创造了人,人本身也是矛盾的。”是呀,不然怎么会有“意志”、“毅力”、“挑战自我”……的字眼。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的躯体内,正义…  相似文献   

20.
传说开天辟地之时,创世主在天与地的始创处设置两扇迥然不同的门:一扇是善良之门,通向善良之处;一扇是罪恶之门,通向罪恶之地。有一天,天使、魔鬼、人一同来到这两扇门前面。天使指善良之门,说道:"我愿意永远步入这扇美妙的门,成为一个善良的天使。"天使说着,就走入了善良之门。魔鬼指罪恶之门,说道:"我愿意永远步入这扇奇妙的门,成为一个罪恶的魔鬼。"魔鬼说着,就跨进了罪恶之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