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从"九五"时期的积极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到"十五"时期的实施双学位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再到"十一五"时期的全方位开展教师教育专业建设,形成了教师教育的精英教育思想、双专业思想、发展思想和学科建设思想。展望"十二五"时期学校的教师教育需进一步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可塑性很大、模仿性很强的少年儿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能否成长为一代"四有"新人,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此,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教师是“研究者”的新形势下,职前教师教育由于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科研体验等方面的缺失,造成了与研究型教师目标的不适应。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是培养研究型教师最有力的措施。职前教师教育应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时调整,把学生的科研能力纳入专业能力的培养系统,并进行科学系统、扎实有效的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涉及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变革,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健全、独立、发展的人,以满足高度发展的时代的需求.要保证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需学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本文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的变革措施:学校需转变管理理念,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管理体系;教师要对知识权威的角色重新定位;学生应重新审视自己,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原则、素质目标、课程结构体系等问题.并以池州学院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教育的预备教师,他们应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门学科素质、教育素质;其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体现"三性"即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基础教育特性;构建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三大类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教师培养基本实现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过渡,但教师培养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提高质量的目标。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师资的培养出现了分离倾向。因此,急需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实现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学前教师实施按照艺术、科学、社会等方向设立专业的培养方案,小学教师培养综合化与专业化分合,初中教师培养本科化、高中教师硕士化,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双师化。综合大学/学院要设立教师教育课程中心,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编写适应不同阶段教师培养的教材,鼓励新建本科学院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专门化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双学位教师教育模式下,"课程与教学论"在教材建设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教材编写贯彻"基础性和系统性、本土化和适切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原则,课堂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研究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和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课程能力指在课程这一特定领域,课程实施者(主要指教师)把课程意识转化为课程行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质,这种个性心理特质的表现过程是通过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和其它教育资源)这个媒介,把课程意识转化课程行为的过程.教师课程能力包括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师课程评价能力.教师对课程的驾控能力是关乎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培养和发展教师对课程的驾控能力要尽可能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高;教师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评价体系的改善和教师课程能力发展支撑性体系的构建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师范生教育培养观念、培养方式及课程体系有着直接影响。地理师范生教育要培养能够实施创新教育的中学地理师资,适应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和加强学生教师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
师范生技术课程训练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程度较低、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不适应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需求,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和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实施跨学科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观念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动态和走向大致已定 ,此次新课程完全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 ,充分反映了 2 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课程在实施中能否体现改革的观念 ,实现改革目标 ,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广大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观念 ,热情饱满地参与到这场教育大变革中去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教师的师德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职业性特点客观上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与学生培养的关系,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教师师德与学生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诸多分支课程在师资培养阶段并未进行,而这些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提高教学效率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教师在职教育应该本着面向全体教师、为了每位教师发展的宗旨,通过教师在职培训,积极有效地组织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打造适应教学和时代需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4.
伴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使之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当前教师教育中的关键.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加强新的培训成为一种必然,并提出了应对课程改革挑战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三年制师专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研究"及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开办,是高师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实现高师院校推动、引导、服务于基础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也适应了高师院校长线专业改造的需要.课题研究和专业建设的实践,采用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完善交互进行,建立理论研究和专业建设的支持系统,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运行机制,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等策略.从师范教育的主要功能和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确立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综合课程师资;按照"整体构架,通盘考虑,模块结构,分类要求"的思路,重新构建了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成果较丰,学生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促使了教师与课程改革一道成长,为长线专业的改造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使参与、支持综合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成长的摇篮,专注地执着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化成长,计算机学科教学是师范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师范生专业化成长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本文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角度,讨论了如何对师范生实施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高师英语教育已由重数量转为重质量,由职后培训转为职前培养。教学一线对"零适应期"教师的需求要求高师院校通过加强英语师范生职业意识培养、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法课程改革和微格教学训练等可操作性途径全面提升英语师范生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正在发生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到教育发生及实现过程的关注等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一切对教师培养产生了重大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在全程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方面进行全面探索,即以教师教育实训中心为依托、创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为平台、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以三方合作为双赢互惠共同体、形成教师教育一体化机制,并体现出教师培养全程化、教育实践环节得以强化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三大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地方发展的概念范畴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质量关乎其未来发展高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与核心环节。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联合"三位一体"协同的教师教育培养新机制,地方政府应及时发挥主位作用,采用"三位一体"培养形式,升级地方教育水平。针对此种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应用"三位一体"培养形式的现实基础与优势所在,而后又分析了该培养模式的建立原则,最终对具体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构建性的研究,为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构建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谈谈物理教师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研究性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物理教师肩负着比其他学科更重要的责任。物理教师应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课程改革 ,才能以较高的素质去主动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