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研究旨在探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对雏鸡非免疫器官肝脏、腺胃、肾脏、十二指肠、回肠等损伤的动态变化.用实验室保存的IBDV毒株(number:19951128)感染雏鸡,分别在感染后1、2、3、4、5、7 d取雏鸡肝脏、腺胃、肾脏、十二指肠、回肠,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显示:雏鸡的肝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等器官在IBDV感染第4天损伤最为严重,表现为肝脏肝索结构不清晰,肝细胞水泡变性,胞核溶解、浓缩和破碎现象较多,组织学评分为4分;腺胃多数腺上皮细胞脱落,个别腺细胞胞核浓缩,组织学评分为4分;肾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变小,组织学评分为4分;十二指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界限不清晰,固有层胞质溶解呈空泡,组织学评分为3分;而回肠受IBDV的影响较小,仅在IBDV感染第3天出现中央乳糜管区充血、上皮细胞界限不清等现象,组织学评分为1分.至IBDV感染第7天时,雏鸡各组织损伤基本恢复.根据各组织受损情况综合判断雏鸡感染IBDV后非免疫器官损伤的程度依次为:肝脏腺胃肾脏十二指肠回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饮水添加不同剂量党参、淫羊藿提取物对青脚麻鸡盲肠组织结构的影响,将420只14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60只,分别饮水添加党参、淫羊藿提取物2g/L、1g/L、0.5 g/L,对照组饮用自来水,于饲饮后第28、35、42、49、56日龄处死,取盲肠标本并用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并摄影。结果表明,1g/L组淫羊藿提取物和2g/L组党参提取物对盲肠组织结构变化最为显著,可引起盲肠扁桃体的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增多、变大,淋巴细胞密集。说明1g/L组淫羊藿提取物和2g/L组党参提取物可增强青脚麻鸡盲肠黏膜的正常免疫屏障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烤烟品种云烟85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种子吸水前0h和吸水后的24h,48h,72h,96h,120h,144h,168h分8个时期分析了烟草种子萌发时各种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至168h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随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种子萌发至24h时,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种子萌发至72h时,种子内的粗脂肪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以烤烟品种云烟85种子为实验材料,从种子吸水前0h和吸水后的24h,48h,72h,96h,120h,144h,168h分8个时期分析了烟草种子萌发时各种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至168h时,种子内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随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种子萌发至24h时,种子内的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种子萌发至72h时,种子内的粗脂肪含量开始下降,至168h时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5.
收集手术切除人腭扁桃体标本6例,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分别以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阿尔新蓝—番红花红(AB—S)、长时间甲苯胺蓝(LTB)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结果显示:肥大细胞呈vip免疫反应阳性,分布于淋巴小结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和结缔组织中。AB—S染色呈蓝染颗粒;LTB亮色显示肥大细胞数目较多呈深蓝色,而普通甲苯胺蓝染色肥大细胞未能显示。木研究结果提示:人腭扁桃体内肥大细胞有异质性,其中部分肥大细胞含有血管活性肠肽。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对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选用16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分别按0%和0.2%添加到对照组和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30d。试验结束时从各组随机抽取30只鸡进行屠宰,采集鸡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样本。应用组织学方法制作组织切片,显微观察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对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鸡的胸腺皮质较试验组薄,胸腺小体较试验组多,淋巴细胞排列较为疏松;试验组鸡脾脏红髓和白髓界限清晰,脾小体明显,动脉周围淋巴鞘厚,对照组鸡脾小体少且小动脉周围淋巴鞘较薄,淋巴细胞排列较疏松;对照组鸡法氏,囊皱襞缩小,并有退化萎缩现象;试验组鸡法氏囊皱襞较宽,法氏囊小结较大。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干红葡萄酒在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后的抗氧化性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干红葡萄酒在开瓶时及放置24 h、48 h、96 h和120 h后的原花青素含量、还原能力及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干红葡萄酒开瓶后,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越长,抗氧化性降低越严重,表现在原花青素含量降低,还原能力减弱,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降低,且均与其放置时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供试的不同品牌干红葡萄酒中,开瓶时,FG的抗氧化性相对最高,但120 h后的降低幅度也最大.在不同时段中,原花青素含量和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在开瓶后的24 h降低最大,而还原能力在96120 h降低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挫伤灶周围区HSP70表达及川芎嗪和尼莫地平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采用Feeny's自由落体法复制大鼠脑挫伤动物模型.川芎嗪和尼莫地平治疗24h、48h、72h取脑切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阳性细胞.结果:模型组HSP70在24h、48h、72h均增多,治疗组HSP70表达更高于模型组(P<0.05),川芎嗪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组HSP-70阳性细胞最多.结论:川芎嗪和尼莫地平均能上调脑挫伤灶周区HSP70表达,并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温19~20℃,pH 7.60~8.17,平均溶氧量(DO)9.08mg/L条件下,氨态氮对昆明裂腹鱼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氨态氮对昆明裂腹鱼幼鱼在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1.05、40.49、39.98、38.96mg/L,安全浓度为3.8960mg/L;非离子氨对昆明裂腹鱼幼鱼在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1686、1.1527、1.1383、1.1091mg/L,安全浓度为0.1109mg/L。  相似文献   

10.
用改进的寇氏法研究氯化汞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其目的在于评价水环境中Hg2 对鱼类的影响,探讨评价重金属Hg2 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水温(18±2)℃时,氯化汞对金鱼24、48、72、96 h的TLm分别为0.376、0.244、0.1590、.148 mg/L;95%可信限分别为0.276~0.5110、.172~0.3470、.116~0.217、0.106~0.205 mg/L;估算安全质量浓度为0.014 8 mg/L.  相似文献   

11.
利用蒙古沙土鼠建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NCTC 11637株胃内感染模型。感染方法有两种,方法Ⅰ是沙土鼠禁食18h后用50%酒精0.5mL预处理,6h后接种Hp,间隔12h、24h分别再次接种。方法Ⅱ的接种方法同方法Ⅰ,但接种后每日口服雷尼替丁(5m g/kg体重)。胃内接种H p后,于第7天、15天、35天、45天分别用Hp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细菌培养和胃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沙土鼠胃内细菌感染情况和胃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给沙土鼠胃内灌服酒精以损伤胃黏膜并每日口服雷尼替丁,在人工接种35天后,胃内见有多量Hp生长,胃组织病变与Hp自然感染的病例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脑缺血及神经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改善脑损伤后脑微循环障碍、治疗脑缺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挫裂伤模型,共81只大鼠,随机均分为9组,每组6只行内源性过氧化物酶(EGPO)组织化学染色、脑含水量测定,并进行图象分析。每组3只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①脑损伤后30min伤区可见出血灶,伤区内无血管染色,伤区周围存在"微无血管区"。"微无血管区"的存在持续至伤后72h。②脑损伤后30min微血管面密度明显下降,伤后48h达到高峰,直到伤后168h才有所恢复,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③脑损伤后30 min微血管平均光密度明显下降,伤后24h、48h回升,72h再次下降,至168h仍未恢复正常。④脑损伤后30 min,微血管内皮细胞有轻度受损迹象,伤后2h毛细血管腔内有微绒毛形成,伤后6h微绒毛增多。伤后12~72h毛细血管腔明显狭窄。⑤脑损伤后30min,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不明显,随时间的延长,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逐渐恶化,至伤后168h细胞结构完全丧失。结论:EGPO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能准确反应脑损伤后脑微循环的改变;脑损伤后即发生脑缺血改变,神经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继发于脑损伤后的缺血性改变,而脑缺血的发生源于脑损伤后脑微血管结构的破坏和微循环灌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硼对大鼠脾脏发育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21±2日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100只,适应性饲养1 w后逐只称重,根据体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Ⅸ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试验Ⅰ-Ⅸ组分别在蒸馏水中添加5、10、20、40、80、160、320、480、640 mg/L的硼,试验期3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和Ⅳ大鼠脾脏重量和器官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脾脏组织结构清晰,脾小结增多,脾小结面积显著增大(P0.01),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其中试验Ⅲ组极显著增厚29.38%(P0.01);试验Ⅷ和Ⅸ组大鼠脾脏重量和器官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脾脏白髓结构模糊,动脉周围淋巴鞘厚度显著降低(P0.01),脾小结面积显著减小(P0.05或P0.01),淋巴细胞排列疏松,其间有较多空泡和缝隙。结论:饮水添加硼10~40 mg/L硼对雄性大鼠脾脏发育及组织结构有明显改善作用,添加480和640 mg/L硼则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缺血1、6、12、24、72 h组与120 h组6个时相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记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血清NSE含量的变化,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体积.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1h神经功能评分就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持续到120 h.假手术组脑梗死灶体积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6h脑梗死灶体积才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72 h明显下降,120 h再次升高.假手术组血清NSE含量在各个时相没有明显变化;模型组在缺血1h血清NSE含量就明显升高,12h达到最高,24 h明显下降,一直持续到120 h.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中NSE含量都明显升高,但三者在不同时相的变化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观察适应性运动对大鼠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骨骼肌结构及血浆IL《变化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两周离心跑台训练。两周后观察各组在运动前及完成一次性跑台离心运动后即刻、24h、48h和72h观察比目鱼肌结构及血浆IL-6的变化。结果:(1)运动后两组大鼠比目鱼肌均出现损伤性改变,尤以对照组更为明显,且以运动后24-48小时较为严重。(2)对照组运动后即刻血浆IL-6显著增高,随后逐渐下降,72h再次显著增高。实验组运动后48h达峰值。实验组运动后血浆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适应性运动有助于减轻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对血浆IL-6水平的升高有抑制作用。血浆IL-6可能与由剧烈运动导致的肌肉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大鼠脑出血给予三七总皂甙治疗后,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有无变化,并观察脑出血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相干/湿重法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神经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脑出血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值升高;2d后治疗组大鼠与脑出血组相比分值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治疗组Bcl-2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高(P<0.01)、Bax的阳性表达较脑出血组低(P<0.01),Bcl-2/Bax蛋白比值增高;脑含水量即12 h开始增加,24 h后比较明显,48 h达高峰,7d之后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三七总皂甙治疗组48 h ~72h干预后,脑含水量明显低于其脑出血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呼吸科病房内,对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道、面罩的最佳更换、消毒时间.方法:对呼吸科病房内45例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道和面罩在使用前和使用后24h,48h,72h及7d做细菌学检查.结果:使用前呼吸机管道、面罩的菌落数为0.使用后,4组时间段的管道、面罩的各自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管道和面罩的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呼吸科病房,普通患者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时,管道、面罩可以每7d更换消毒1次;条件致病菌感染的重症患者,需要每24h更换消毒1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观察镉对雏鸡肝脏的损伤作用,为预防、治疗和诊断镉致雏鸡肝损伤提供依据。方法:200只1日龄健康爱拨益加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dCl2处理组(低、中、高剂量),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CdCl2处理组分别灌服35、70、140 mg/kg·BW的CdCl2溶液。雏鸡染镉24 h后,心脏采血处死动物并分离肝组织,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比色法测定肝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结果:35、70 mg/kg CdCl2处理可引起雏鸡血清中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P<0.01),雏鸡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炎性浸润和细胞坏死等病理改变;GSH含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急剧升高(P<0.01),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与TNF-α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传统剖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72例行LA,另一组84例行OA,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剂应用、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术后24h内肛门排气例数、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LA组的术后24h内肛门排气时间、放置引流管率、切口感染、平均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粘连性肠梗阻、镇痛剂应用例数、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例数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住院费用较O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LA与OA比较,有手术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作用下PC12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变化,确定PC12细胞对DMSO的耐受剂量.按照一定浓度梯度(V/V)将DMSO加入培养液干预后的24、48和72 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AO/EB染色前后细胞的形态特征,同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显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ng concentration,IC50).结果表明:DMSO浓度为14 mL/L时,24 h内90%的PC12细胞生长正常,形态完整,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浓度提高到20 mL/L时,24 h时细胞生存率可下降27%,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生存率进一步降低;24、48和72 h对应的IC50值分别为31.4、23.9和19.2 mL/L.因此,对PC12细胞而言,24 h内的应用终浓度应低于14 mL/L,干预时间如需延长,DMSO的应用剂量应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