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印染废水脱色难的问题,实验采用Fenton氧化正交试验法对活性红、蓝、黑SNE 3种单体活性染料配制的模拟废水和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脱色和去除COD的研究.结果表明,Fenton法对印染废水色度有90%以上的脱色效果,其最优化实验条件为:水样初始pH=4,30%H2O2投加量为2 ml/L,FeSO4.7H2O投加量为400 mg/L,反应时间为30 min.优化条件下,在废水有效脱色的同时,Fenton氧化还能使实际印染废水COD去除率达91.88%,降解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TiO_2为催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价廉、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纳米TiO_2催化剂对模拟苯酚废水进行光催化处理,研究了光源种类、pH值、苯酚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添加H_2O_2对降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改变催化剂的投加量,调节适当的pH值,减小溶液的初始浓度,适当加入H_2O_2氧化剂等方法,可以提高含酚废水的处理效率。当苯酚溶液初始溶度为100mg/L,催化剂的用量为1.5g/L,溶液pH=4,氧化剂H_2O_2用量为2.5ml/L时,紫外光照反应4hr,苯酚降解率可达56%。苯酚浓度不高时,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去除色度高、有机成分复杂且含量高、可生化性差的染料废水中染料罗丹明B。方法:利用共沉淀法将Fe负载于活性炭上形成具有较强催化性能的催化剂(Fe-A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e-AC进行表征分析,并探究在超声波强化非均相Fenton体系下,不同操作条件对罗丹明B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Fe成功负载于活性炭孔道中。在Fe-AC/H_2O_2体系中,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72.7%,而在US/Fe-AC/H_2O_2体系中,罗丹明B的脱色率达99%。结论:超声波对罗丹明B的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加快了罗丹明B的降解速率。同时,在一定范围内,罗丹明B的去除率与催化剂投加量成正比,与染料初始浓度成反比,并且染料初始pH和双氧水投加量的最佳值分别为3和7mmol/L。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ZSM-5分子筛/Fenton试剂共同存在下,对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协同光催化降解行为;探讨了体系初始pH值、ZSM-5分子筛的投加量、H’0:溶液的投入量、FeSO。溶液的投入量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染料溶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3mL/L的Hp2溶液的投入量为1mL,质量浓度为80mg/L的FeS04溶液的投入量为4.5mL,ZSM-5分子筛的投加量为0.01g,体系初始pH值为4,光照时间为20min,在此操作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50mg/L的亚甲基蓝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可达到94.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次甲基蓝(C16H18ClN3S.3H2O)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和机理,反应器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结构。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不同放电功率及外界因素如Fe2+、Na2CO3等对次甲基蓝染料废水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对次甲基蓝染料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提高放电功率能够有效地提高次甲基蓝的降解率,考虑到电极和能量损耗,介质阻挡放电最佳条件:放电功率150 W,初始浓度50 mg/L,降解处理120 min时,次甲基蓝脱色率达到98%以上;加入10 mg/L Fe2+,80 min时,次甲基蓝染料的脱色率达到98%,但是当添加量过高时,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降解;添加Na2CO3作为自由基俘获剂则抑制了次甲基蓝染料的降解,表明.OH是反应过程中降解次甲基蓝的主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利用Fenton氧化处理某废油提炼厂的高含油工业废水。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Fenton氧化最佳实验条件为:pH=3,H_2O_2投加量为60 mL/L,n(H_2O_2)/n(Fe(2+))=15,反应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Fenton氧化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49.2%。基于实验数据建立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制约Fenton氧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H_2O_2投加量,反应的初始活化能为9.15 kJ/mol.  相似文献   

7.
陈颖  黄升谋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8):43-46,50
利用锯末半焦的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pH为11,投加量为1.5g/L,温度40℃,吸附时间为60min,亚甲基蓝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5mg/L为吸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锯末半焦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脱色率可高达96.06%.  相似文献   

8.
以铝为牺牲阳极,不锈钢为阴极,在恒电流操作模式下,针对活性黑KN-B模拟废水,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及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因素对染料脱色效率及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电解质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及能耗影响显著;其电流密度和废水的初始pH可以作为能耗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湿法在线制备高铁酸盐并应用于亚甲基蓝染料废水处理的特种废水处理课程实验。研究了废水p H、停留时间和高铁酸盐投加量对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从而获取高铁酸盐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运行参数为:p H 2~3,停留时间30 min,高铁酸盐与亚甲基蓝总量的比例1 m L∶15 g。最佳运行条件下,高铁酸盐对浓度50 mg/L的亚甲基蓝废水的脱色率为87%。该实验对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电-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出:在电解时间为100min,电解质投加量为16g/L,pH值为2,电压为14V的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99%。此方法具有高效、去除效果好、经济适用等优点,在染料废水的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US/Cu^2+/H2O2体系,超声催化降解罗丹明B模拟废水溶液。考察了超声功率、超声频率、超声时间、初始pH值、H2O2的用量、CuSO4的投加量以及罗丹明B溶液的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主次因素,并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还对单独使用H2O2、H2O2/CuSO4体系,单独使用超声技术以及US/H2O2体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超声波和芬顿试剂联合处理模拟印染废水亚甲基蓝溶液,分析了反应时间、芬顿试剂配比用量、溶液pH值以及超声波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1mmol/L的亚甲基蓝溶液50mL,加入20mmol/L的FeS04溶液2.5mL,加入6%0的H202溶液22.5mL,调节pH一2.80,超声波处理1h,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6%以上,COD的去除率达85%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用超声波和芬顿试剂协同处理亚甲蓝溶液的效果优于芬顿试剂单独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PEPIDA)为絮凝剂,测量了化学絮凝过程中由活性黑(KN—B)和活性艳红(K-2BP)构成的二元混合染料模拟有色废水脱色过程中的残留色度分布.溶液残留色度与游离染料、结合态染料、粒子散射5个组分的浓度有关.在PEPIDA投加量不足的区间,KN-3R优先去除.在投加量过量的区间,样品中的残余色度主要来自重新稳定的染料+PEPIDA配合物,粒子光散射也是降低脱色率的另一个原因,它引起1—4%的脱色率下降.根据残留色度分布曲线,得到KN—B和K-2BP与PEPID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86×10^6.72×10^5L/mo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去除水中偶氮染料活性黑5方法。方法:通过共沉淀法在活性炭上负载Fe与Cu,制备出一种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催化剂(Fe-Cu/AC),并利用Fe-Cu/AC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模拟染料废水活性黑5,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对活性黑5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活性黑5的脱色率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是随着染料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过硫酸盐投加量和初始p H对活性黑5的脱色均具有最佳值,分别为8 mmol/L和5。结论:Fe-Cu/AC对过硫酸盐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能快速降解偶氮染料中的活性黑5。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铝阳极和不锈钢阴极的电化学体系中,在恒电流模式下,考察了.活性生红M-3BE模拟废水脱色过程及能耗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电解质浓度、温度、染料浓度对染料溶液脱色效率影响较大;电流密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与硫酸钠电解质浓度、温度对脱色过程能耗影响显著。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染料溶液脱色率可达到98%,能耗117.75kwh/(kg dye)。在不同pH的范围内,活性红M~3BE表现的脱色机理不同,pH4~8为混凝与阴极还原脱色共同作用,pH小于4和大于9则表现为阴极还原脱色为主,且低pH下能耗较低。氯化钠既有助于提高染料废水的脱水效率,又有助于降低脱色过程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16.
花生壳活性炭对溶液中亚甲基蓝和亮绿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磷酸法活化制备的花生壳活性炭是一种廉价、有效的吸附剂,可用于染料溶液吸附脱色.实验测定了亚甲基蓝和亮绿在花生壳活性炭上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染料在花生壳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式,其中亚甲基蓝和亮绿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96mol/L和528mol/L,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0.328L/mol和0.103L/mol,吸附过程遵从假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在亚甲基蓝与亮绿的混合溶液中,当吸附剂的投加量不足时,亚甲基蓝优先吸附.  相似文献   

17.
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阳离子高效有机絮凝剂双氰胺一甲醛脱色剂,并与聚合氯化铝(PAC)以及聚丙烯酰胺(PAM)配合使用,处理模拟染料废水.通过考察脱色剂用量、絮凝剂的投加顺序、PAC用量以及pH值这几个方面对脱色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寻求最佳试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脱色效果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色剂用量、pH值、聚合氯化铝用量.脱色剂用量为1.5—2.0mL/L,染料废水的pH值为7.5—9.5,PAC用量为50—90mg/L时,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可达92%以上,COD的去除率因染料种类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过也都在84%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矿化垃圾筛对亚甲基蓝溶液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考察了矿化垃圾用量、pH值、初始亚甲基蓝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其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矿化垃圾能对染料模拟废水亚甲基蓝溶液有较为理想的脱色效果。该技术投资运行成本低,且原料在国内存在数量多,具有充足的资源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利用EF-H_2O_2-FeO_X法深度处理畜牧业养殖废水,结果表明,当pH值为3,电压为24 V,反应时间为45 min,电解质投加量为0.8 g/L,PAM投加量为2.5 mg/L时,对畜牧业养殖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最佳,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1%。此方法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效果好等优点,在畜牧业养殖废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掺杂Fe^3+、Cu^2+的TiO2.以日落黄为目标降解物,研究Fe^3+、Cu^2+掺杂TiO2为催化剂的紫外光催化反应,考察了金属离子的掺杂量、催化剂的加入量、光照时间、溶液pH值、溶液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3+掺杂对提高TiO2光催化活性的效果优于Cu^2+掺杂.在Fe^3+、Cu^2+掺杂比为1.5%,Fe^3+、Cu^2+掺杂催化剂用量分别为0.04、0.1 g/L,紫外光催化降解2 h,pH为10,初始浓度为6 mg/L的日落黄100 mL的条件下,Fe^3+、Cu^2+掺杂的催化剂脱色率分别达92.14%、58.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