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法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保持地域文化特色以及积极培育城市文化品牌等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历史遗产遭受破坏和颓败、地域文化出现断层、片面追求硬件建设、文化魅力缺失、千城一面等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顾骏 《东方文化》2002,(4):18-22
自社会学创立以来,比较一直是一种基本研究方法,在社区研究中也同样如此。然而,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情况来看,比较方法的应用似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既借用世界范围社区研究的概念,又刻意与之保持距离,是中国社区研究的一个术语学倾向。比如,既袭用了社会学的社区概念,又特意附加以“行政”这一限定语,而生成学理上不无悖谬的“行政社区”概念;既采用了与国际上通用的Cornmunity development十分相近的说法,又别出心裁地名之为“社区建设”,有意识地突出一个外在于社区的“建设主体”,如此等等。政府和行政在社区和社区建设中的高调存在,使得“社区”看上去仅仅成了一个标签。  相似文献   

3.
“以社区前载体建设精神文明”,是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把文明、进步、发达的新上海交给新的世纪的新举措,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改善,一批批特大的市政工程出台,先后有1000多个单位28000多户居民被动迁移居各个新的社区,使上海都市生活,进入社区化。  相似文献   

4.
中央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通知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作了具体的阐述。那么社区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服务人民大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加强社区化建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社区、低碳型社区、法治型社区、志愿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是我们进行社区精神家园建设应该努力的方向。转型时期,加强社区精神家园建设,是完善社区功能,促进社区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区内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团队(简称社区团队)是社区内的居民出于强身健全、结交朋友、丰富生活等目的而自发形成的群众队伍,是社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社区团队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加强党对社区团队的领导,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上个台阶,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12,(1):59-59
10月31日,由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和复旦大学、英国东英吉利大学联合发起主办的首届低碳城市发展国际论坛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开幕。论坛汇集了人文、社会、艺术、规划领域以及环境等学科在低碳城市研究领域的中欧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在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创新性地实现低碳、节能可持续的系统设计和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似乎不可阻挡。今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要比生活在农村的人多。据估计,再过4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13将达到人13总数的70%。这种无法阻挡的趋势标志着人类和地球未来发展的方向。2010年5月1日在中国上海开幕的世博会,就紧紧围绕着城市化进行,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主题。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通知精神,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张谨 《中华文化论坛》2015,(3):5-10,191
城市文化是与农村文化相区别的空间指向性文化形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整体形象。它有着特殊的历史记忆、多元的开放格局、强大的辐射能力、完整的规范体系。目前我国城市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市景观建设千篇一律,城市人文精神弘扬不力,城市创意产业后劲不足,城市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对此,我们在城市建设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必须传承传统文化,守望城市的文化精神,强化对本地区城市文化的认同,彰显城市文化的时代魅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其重中之重是精神文化服务,包括遵纪守法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普知识宣传、生活环境改善、文娱体育活动、健康卫生知识普及、社区安全教育等等。在城市创意产业建设方面,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扩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发挥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引擎功能,彰显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文化是某一社区经济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代表了所在社区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是社区居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形成的理想价值追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群体意识等各方面的文化集成。社区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演进变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速度成正相关。呈现社区功能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社区载体由简单型向信息化转变,社区治理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等新趋势。出现城市社区养老与社区护理服务、社区学龄儿童教育、新市民的涌入、社区青年的多样化生活等新需求。对此,本文提出了具有复合型、多功能融合发展的十种城市社区文化发展新类型:育人型、传承型、创业型、康养型、运动型、娱乐型、分享型、智慧型、服务型、自治型社区。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一个有着5000年历史化的明古国。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无不渗透着化积淀。今日的中国,城市化建设同样是一个沉重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城市建设、管理和开发商,背负这一神圣使命,开始了对城市化的追求和建树。  相似文献   

13.
刘敏 《文化市场》2003,(5):7-30
徐汇区是上海市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中心城区。徐汇区社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徐汇区的发展,受到徐汇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因素的制约。正确认识徐汇区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是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确立社区文化发展的战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的再开发给北京的城市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城市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型期,北京的地铁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显而易见,新北京的地铁建设模式将对中国其他城市的地铁建设理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地铁的文化形象也显现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甚至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意识。对北京而言,它也彰显着这个城市的文化表情。  相似文献   

15.
《文化市场》2002,(3):22-24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城区文化建设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群众文化工作受到了普遍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区在“双高”的发展战略目标先导下,十分重视全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广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区文化局认真学习贯彻《上海市社区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了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居民文化生活品质,营造健康文明、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为目标,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推动下,全世界城市人口超越农村人口正迅速上升。城市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高标志,伴随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正日益加快。在全球性的"城市时代"已经来临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也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城市建设必然会包含有大量的文化内容。本文就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谈一些想法。一、文化是城市的夏魂众所周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同时,城市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建设城市文化,就是要建设有鲜明的特色和个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城市文化中方兴未艾的文化景观和深受市民喜爱的娱乐休闲方式。广场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特有的自我展示和社会调节功能而深深地融合于城市文化主体之中。它以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异彩纷呈而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这种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意识强、渗透力度大、社会效益显著的文化现象正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对外宣传与展示的阵地与窗口。深入细致地了解广场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把握其内在的生成、发展、运作机制,无疑将对我们挖掘广场文化的内在潜力,拓展广场文化的服务功能,发展广场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宣传、教育、审美、娱乐、融合等诸多社会功能与价值起到积极的认识、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试从三方面作些粗浅的理性分析与思索。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46-I0046
2008年11月7日,由虹口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区文明办、区文化局、区地区办、区妇联协办的虹口区第五届“德律风杯”公民道德建设小品大赛在广中社区文化中心举行,共有14个单位选送的16个作品参加比赛,600余名社区群众到场观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市的社区文化逐渐变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内容。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计算机网络渐渐深入社区,为社区文化的建设创造了新机遇。但互联网存在两面性,不仅给社区文化带来积极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应该强化国内网络的管理,促进社区文化发展建设。本文从成都市社区基本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对成都社区文化的消极、积极影响,提出成都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思路,以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