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明 《中华武术》2024,(2):50-52
在800米跑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800米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了研究,从高三组和高水平组执行不同的训练计划证明,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水平都是影响800米跑成绩的主要因素,800米跑运动员所需要的力量主要是以提高800米跑的次数为主的力量耐力影响最大。但实践证明,最大力量对提高100米跑成绩影响较大,100米跑水平的提高对800米跑的耐力影响也很大,所以在安排800米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时,应该每周安排两次力量训练课,一次以提高最大力量为主,一次以力量耐力为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剖析克莱德·哈特教练的周训练计划,从专项跑能力训练、200米短间歇跑、力量训练、准备活动、训练总时间等5个方面找出其训练理念的创新点.认为克莱德·哈特教练制定的周训练计划模式化,但要求却不断提高,形式多样,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课训练计划时间短、节奏快、效率高;注重专项跑能力的培养,周一~五都安排跑的训练.根据队员的训练水平,采取"金字塔"训练模式,不断提高训练要求;重视整堂课训练强度的叠加,对分段速度要求非常高,在训练中采用分段报时器进行控制,并严格控制单次跑的强度和间歇时间;在安排力量训练方面手段丰富,组数少,间歇时间短,节奏快,重视上肢力量和平衡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跨栏跑是速度性项目之一,它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距离或跨过规定数量的栏架,最终获取最佳成绩。跨栏运动员要想将专项成绩再提高,其首要任务就要将平跑速度达到较高水平。例如我国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创造者刘翔,他的训练计划上都比较重视速度、速率的训练并且全年都要求有速度强度的练习,刘翔的110米平跑成绩达11″6左右,110米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现阶段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如何在这一阶段强化百米项目特长生的整体训练,提升整体成绩,成为高中短距离跑步项目教练员不断思考的问题。现阶段,在百米特长生专项训练中,整体过于关注成绩本身,忽视了专项力量训练对于特长生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滕州市第二中学30名体育特长生做为实验对象,以专项力量训练对100M跑中对成绩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进行为期10周内训练的成果进行测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力量训练与高中100米项目特长生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考体育生专项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400米跑。400米跑是短距离跑中最难跑且最长的,此项目对速度耐力、力量等均有着很高要求,因此,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训练,来使体育生的400米跑成绩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牛超 《体育师友》2008,(1):40-40
800米项目被很多高三体育专业考生看作是最艰难的一项。平时的训练中有的教练常采用600米、800米或1000米等较长距离的跑来发展学生的专项耐力。长时间采用这些较长距离的跑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很大的负担。我在多年的训练实践中以400米作为800米专项速度耐力训练的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我的经验与同行分享,望探讨指正。  相似文献   

7.
<正>突出重点1.突出专项。考前训练应优先安排专项训练,确保专项技术、技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巩固学生的专项成绩。如,400米专项训练可采用500米快跑+400米慢跑+400米快跑+300米慢跑+300米快跑+200米慢跑+100米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陈萍高原训练计划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陈萍高原前、中、后训练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和训练方法的研究,探讨了陈萍高原前、中、后训练方法、计划安排的特点。研究表明:陈萍高原训练的特点是上高原前强度小,训练量大,主要采用持续跑的训练方法;上高原后训练量略有减少,经过两周的适应期后训练强度增加,并以混合氧训练为主,主要采用间歇跑、重复跑等训练方法;下高原后的前一周以一般耐力训练为主,采用持续跑的训练手段,赛前的专项训练以无氧为主,运动量减少,在训练手段方面,主要采用间歇跑、重复跑为主,兼有氧耐力为辅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在中长跑项目中,800米和1500米属于中距离项目,在进行中距离项目小周期训练中,按照有氧跑是基础,专项距离跑的速度耐力是核心,身体训练是保障的训练方针进行合理安排,训练距离由长到短,强度由小到大,进行阶梯式安排,基本训练模式如下。一、基本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0.
110米栏全程跑成绩的提高取决于栏间跑的节奏和速度。110米栏专项速度训练和其他田径运动项目训练一样,应遵循训练原则,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在不断提高运动员运动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加强以速度为主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从而提高运动成绩。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110米栏运动员专项速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专项速度是110米栏运动员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所谓负重跑训练,是指运动员负有一定重量为阻力的一种跑的训练形式。教练员可根据运动员的训练任务及要求,合理、系统地安排负重跑的负荷,以达到增强短跑的专项力量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一、负重跑的形式 (一)拖拉跑。根据不同的对象,可选择不同规格的杠铃片或汽车轮胎。 (二)橡皮带牵拉跑。根据不同的对象,可给跑者不同的阻力。 二、负重跑的安排 (一)训练安排 负重跑可以安排在整个训练周期中,但要根据各个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要求进行合理安排。在冬训中,负重跑的量应占快跑  相似文献   

12.
一、沈阳市化工学校青少年百米跑训练现状调查(一)训练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训练内容。沈阳市化工学校百米跑运动员的训练内容包括力量训练、速度训练、速度耐力训练以及技术训练,训练的比重分别为46%、27%、14%、13%。通过训练内容可以看出,运动员训练十分重视力量训练,重视力量训练的结果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青少年的百米跑成绩,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过早、过多地进行力量训练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利于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400米跑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关键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提出了一般性间歇训练,大强度间歇训练和反复跑练习方法以提高4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14.
400米栏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方法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0米栏运动员在掌握基本过栏技术和400米平跑能力之后,主要目标就是提高专项能力水平的训练。此阶段应重点发展快速力量素质、专项耐力素质,改进和完善跨栏跑的技术和节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现将训练方法介绍如下:一、快速力量的训练手段快速力量是提高400米栏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最基本的训练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高中学生体能与足球技战术之间的关系,选取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体育足球专项班的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一组学生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模式进行体能训练,将其设为实验组,另一组学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体能训练,在训练结束后对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体能状况进行考核,从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带球绕杆射门、30秒带球往复转身跑、30秒控球以及5米距离准确传球等专项足球技能成绩要明显优于参考组学生,同时实验组学生的5×25米折返跑、1000米跑以及50米跑等项目成绩均要明显优于参考组学生,说明提高学生体能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6.
400米跑是短跑中距离最长的项目,是田径比赛中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较大的项目。运动员要想在此项目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仅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还要有教练员科学合理地专项训练。本文从400米的运动特点、供能特点以及体育高考400米专项训练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提高高中体育生400米跑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7.
马明 《体育世界》2007,(12):108-110
对高校学生百米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认清专项力量训练的关键和训练的特点,以及专项力量训练对提高高校学生百米跑成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专业考生的训练不同于专业队的训练,是以全面训练为基础,稍侧重于专项训练的课余训练。既要培养人才,又要为考生以后的发展考虑。就其体育考生的专项选择来看,短跑专项(200米、400米、跨栏跑)颇受青睐,占考生专项选择的比例很大,身体素质考试中100米跑又是必考项目。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Dr.Rosa先生应中国田协的邀请,于2005年12月10日来华,对国家马拉松集训队的运动员进行了身体机能测试和专项训练考察,期间与全国马拉松教练员就有关马拉松训练和计划安排等方面的组织了研讨;对我国29名马拉松运动员进行了专项机能(有氧阈、无氧阈、最大摄氧量)和皮脂含量等测试与分析,并对我国男子马拉松水平作了预测。帮助我国教练员制定了2005年12月19日~2006年1月15日的训练计划和2006年1月16日~2月15日的高原训练安排及2006年3月26日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前的训练思路,并对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训练计划进行了研讨。现将有关内容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100米跑是体育高考术科考试中必考的一个项目,体育考生进入高三后,重点在抓自己的文化学习,体育专项的训练就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100米跑成绩,抓好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跑的正确技术是主要途径,通过采用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而渴望考出成绩来的考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