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适应地方建设需求培养应用理科人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国家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处的地位,从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及自身的地方属性阐述了培养应用理科人才应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同时结合学校的具体做法对地方高校如何适应地方建设需求,培养应用理科人才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采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高校自身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理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王生钰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990年7月,在兰州会议上国家教委明确提出:高等理科本科教育在培养少而精基础性研究和教学人才的同时,要把多数理科毕业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应用性人才。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势必要求理科...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业趋于多元化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变化,传统的大学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大学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以往的大学以学术科研为基础,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得学生走出校门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以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蓝图和质量标准,是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立足地方经济、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明确定位"培养品德好、专业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理科教育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必须对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调整。要贯彻“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大力促进理科人才流向经济技术和生产部门,流向厂矿企业和其他应用单位。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之需求,培养适应性强的应用性理科人才,是高等理科教育摆脱困境的一条重要出路。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想观念,了解地方人才供求结构,调整专业结构。既要注意应用性理科教育的地区化发展,又要注意人才内在素质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在满足人民群众高等教育需求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日渐呈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提上日程,以此适应现代社会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方高等学校不断向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方向发展,如何调整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目前地方高校重点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本文探讨了地方高校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并就具体的培养体系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寒区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本文讨论了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在理科人才特别是应用理科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如何适应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从应用理科与新工科的密切联系出发,分析了当今理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阐释了建设与新工科相适应的“新理科”的必要性。在界定新理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面向未来的新理科建设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新材料产业对人才需求具有鲜明的科学、技术、工程方面的积累性与跨学科的复合性、团队性等特征,分析地方高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办学现状、理工融合办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及理工融合办学的可行性。秉持理工融合、科学思维与工程思维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厚实工程基础、良好科学素养、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建设理工兼备的师资队伍,搭建理工交叉的实践平台,构筑理工渗透的课程体系,形成理工并重的培养机制,构建地方高校材料化学专业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理工融合办学实践,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地方高校信息科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科学的创新与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科学类人才为支撑,而高校是信息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章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提出"以一个中心为原则、三个构建为依托、五项制度建设为保障"的信息科学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是高校参与国家科技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方面。以麻省理工学院、伍斯特工学院、爵硕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工科院校,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培养理念与培养路径。在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方面,中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博采众长,重点实施体验式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培养艺术类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现今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对于开设相对较早的园艺专业,更应打破陈规,改革创新,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从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实践三方面论述了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其中,教学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具备创新素质的教师是创新人才的关键,实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创新型人才以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础,以复合的知识构架为内核,以超常高效的实践能力为行动。这些判定标准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要达到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表现为具有强烈的现代服务意识、将管理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融为一体、善于在服务管理的实践中创新以及具备高尚的团队合作精神等特征。针对现有培养模式的缺陷,着眼理工科背景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上应创新专业培养方案,打造复合型知识结构;创建活动课程和激励机制,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校内外系列实践基地,扩大实践创新机会;实施导师制,雅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进程;带出来请进去,扩大交流创新视野等全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地方本科院校要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形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怀化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理论探索,2009年全面实施"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在教学思想观念更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课程考试改革探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和"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了一条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关系到专业素质培养,还跟市场的需求紧密相关。因此,普通高校要完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解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实践机会较少的问题,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阻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构建校级、学科以及院级人才培养立体创新实践平台,开展基础实验训练、综合实验训练、实践能力拓展等多层次的创新开放实验新模式的经验。为高校更好地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是对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必由之路。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与艺德育人是辩证统一的,立德树人是艺德育人的基础,艺德育人是高等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具体表现,立德树人与艺德育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等艺术院校艺德育人的途径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艺德育人的主渠道作用,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鼓励艺术实践践行,利用名师名作的示范引领等。通过这些途径,有利于培养出艺德双馨的文艺工作者,完成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