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李苦禅是近代著名国画大师,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他笔下的鸟和写意画具有特色,笔法大气、气势磅礴、形神兼备。李苦禅的画幅幅精品,而他以画品教子的故事更为人称道。李苦禅的儿子李燕受父亲熏陶,也迷上了绘画。上了中学,李燕在学校已经有了些名气,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是"小画家"。李燕听多了好话,就开始骄傲起来。李苦禅发现后,把李燕叫到身边说:"我们今天每人画一幅画,然后一起拿到街上去卖,看谁的价格能卖得更高!"李燕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学参考》2005,(7):48-48
李苦禅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燕是他的儿子。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而出,也颇有造诣。李苦禅经常对儿子说:“人先有品格,尔后才有画格;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1937年北平沦陷,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禅“出山”:“您要答应了,有您的官做,后头跟个挎匣子(枪)的,比县长还神气哩!”李苦禅不为所动,凛然拒绝,并断然辞去教学职务.以卖画为生。  相似文献   

3.
李苦禅教子     
李苦禅先生(1898年至1983年),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燕是他的儿子。在李苦禅的苦心教育下,李燕在画坛脱颖而出,也颇有造诣。“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燕子承父业,也迷上了绘画,李苦禅便经常对儿子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秦桧并非无才,他书法相当不错,只因人格恶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齿痛恨,见其手迹无不撕碎如厕或立时焚之。据说留其书不祥,会招祸殃,实则是憎恶其人,自不会美其作品了”。李苦禅自己说到做到,率先示范。1937年北京沦陷了,伪“新民会”妄图拉拢社会名流为其装点门面,派人来请李苦…  相似文献   

4.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为人爽直。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他因有事在身,答应了,却未能如期完成。不久,接到老朋友病故  相似文献   

5.
祖传名画     
从前,有个富家子,整日游手好闲。他父亲临终时留给他一幅画说:“这幅《寻斧图》是祖传的,千万不能卖!”再富的家底也会被吃穷。终于,他已经没有钱了,他突然想起父亲临终交给他的那幅祖传的名画。他想了想,决定把那幅画在家门口卖掉。可是一连几天,这画却无人问津。有一天,来了一个古董商,  相似文献   

6.
画家的儿子     
从前,有一个画家用了整整10年的工夫,倾注了满腔的心血,画成了一幅“豺狼争斗”的画。几年以后,在国际画展上,这幅画竟以10万美元的高价被一个外国人买走。这位画家一下子就成了富翁。可是,不久他就离开了人世。画家的儿子看到一幅画能卖10万美元,怦然心动。他拿出父亲“豺狼争  相似文献   

7.
正李苦禅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一代巨擘。鹰是其一生中常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他常常以鹰的雄姿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魄。何以如此?其人格心性使然!20世纪50年代初的某日,画家黄苗子、郁风夫妇邀请几位画家到家里小聚,其中就有白石老人,并说好去和平画店接他。黄苗子到了画店后,只见老人坐在藤椅上正对着墙上一幅李苦禅画的石上巨  相似文献   

8.
画蟹斥汉奸     
抗日战争时期,一代国画宗师齐白石老人住在北京,主要靠卖画为生。平时他的画照尺寸计钱,突然有一个人声称,只要齐白石专门为他画一幅画,他情愿出五倍的钱买。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年,齐白石到达北平,打算以卖画为生。然而,虽然他经历了五出五归的磨砺,对自己的篆刻和书画也颇为自信,但因为他走的是八大冷逸的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所以画卖得并不太好。有时为了生计,他也不得不画些神佛、罗汉之类的东西摆地摊出售,生意倒还不错。有一天,齐白石在鬼门关附近的街头待了一天,也没卖出去几幅。傍晚,正当他收画准备回家时,有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人走了过来。青年  相似文献   

10.
齐白石老人生前的画卖得并不贵,1910年,吴昌硕给他定的润格为4尺12元、5尺18元、6尺24元、8尺30元、册页折扇每件6元。1922年,老人的画友陈师曾到日本去,带了老人几幅画去卖,其中《杏花》等数幅每幅得价100元,2尺纸的山水一幅卖得250元.  相似文献   

11.
王伯伯送画     
王伯伯在街上挂出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众人说:“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众人议论纷纷。过了一会儿,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孩。他说:“我猜中了!”说完,他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王伯伯望着小孩的背影哈哈大笑,说:“多聪明的小朋友啊!”  相似文献   

12.
[老师的话] 凯凯是个漂亮、聪明的小男孩。喜欢画画、做手工、看图书,他的一幅画还参加了全国“双龙杯”绘画比赛。每次绘画活动,他都是认认真真、集中注意力完成一幅作品。有时,其他小朋友画完出去玩了,他还一个人在专心致志地继续画他的画。 凯凯注意力过分集中也有它的负面影响,就是他的注意的转移太慢。有一次,我们让小朋  相似文献   

13.
兰花一直是很多画家笔下的“宠物”,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是画兰花的高手。郑板桥出身贫苦,后来中了进士做官时,很为老百姓着想,但也因此常常受到上司的指责。最终他拂袖离开了官场,长期住在扬州,以卖画度日。扬州是盐商巨富集中的地方,盐商把持专卖之权,和官府勾结,势力极大,奢侈浪费到了惊人的地步。其时,许多文人清客都奔走在这些阔佬的门下,郑板桥对此却不屑一顾。有一次,一个富商也想附庸风雅,就上门请郑板桥为他画一幅兰花图。郑板桥平时就很瞧不起这家伙,有意借此作弄他一番。于是铺开白纸,先在纸的一角画了一丛丛的兰叶,…  相似文献   

14.
观察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下册中刊登了《画杨桃》这篇文章后,那个将杨桃画成“五角星”形状的男孩就“火”了起来,很多卖水果特别是卖杨桃的,都纷纷找他做代言人,打出诸如“五星级杨桃,  相似文献   

15.
“锦上添花”与“画蛇添足”都是“添”.但所起的作用却截然不同.前者意味着聪明,是“建设”,后者则意味着糊涂,是“破坏”。古时候,长街有人卖画.画上画着一个表情怅然的憔夫,他的柴担满满的,腰间却没有斧头。那么,斧头哪里去了呢?画上没有答案,却让樵夫那么茫然地看着远处云遮雾绕的大山。也许.那茫然的表情是在焦虑:掉了斧头,以后如何谋生?掉了斧头.如何向妻子向老母交代?换言之,正因为这是一幅多义的好画.才被一个过路者看中并决意买下。过路人一边细细地看画.  相似文献   

16.
贫生卖画     
正从前,有一个会画画的人,但他的画画技术并不高明。他家很贫穷,靠他卖画来维持生计。他画画的速度超过常人,这儿画一笔,那儿画一笔,在这短短的一天之内就画了很多幅。画完之后,他还常常对别人说:"看我画得多快,这么算,一年下来我可以挣多少钱呀!"第二天,他很早很早就起床了,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坐在市场上等着别人来买画。他左顾右盼,连一个来看画的人都没有。他就这样坐了一天,连一幅画也没有卖出去。  相似文献   

17.
课间十分钟     
老太太买画有位老太太来到一位画家的画室,指着其中一幅油画问道:“这幅画要卖多少钱?”画家微笑着,“200美元。”老太太摇摇头说:“我只能出50美元。”画家忿忿地说:“光这块画布我就花了100美元。”老太太也提高了嗓门说:“我知道,可那时布并没有弄脏,是干净的。”  相似文献   

18.
看画     
从前,有一个画家画了一幅小小的非常漂亮的画.他把这幅画放在他从镜子里看得到的地方。他说:“这使距离增加了一倍,使画变柔和了,它变得加倍的好看了。”  相似文献   

19.
雪中芭蕉     
林清玄 《语文新圃》2009,(12):19-20
王维有一幅画《雪中芭蕉》,是中国绘画史里争论极多的一幅画,他在大雪里画了一株翠绿芭蕉。大雪是北方寒地才有的,芭蕉则又是南方热带的植物,“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这就是历来画论所争执的重心,像《渔洋诗话》说他“只取远神,不拘细节”。沈括的《梦溪笔谈》引用张彦远的话说“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  相似文献   

20.
人家的眼睛     
一日,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让我颇有感触。意大利有位叫艾菲罗的人,他曾经极用功地画了一幅画。为了检测这幅画究竟如何,自己能不能成为一名画家,他将画送到画廊展出,并在一旁放了一枝笔,还附上说明:“观者如认为画中有不妥或败笔处,请做出记号。”结果,整个画面全被涂满了记号。艾菲罗想:“看来这幅画糟透了,自己根本不可能成为画家。”艾菲罗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朋友,朋友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将这幅画重新临摹了一幅,再放到原处展出,并且在旁边说明:“请在您认定是妙笔之处做出记号。”结果这次的画上全是赞美的标记。人们的鼓励激起了艾菲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