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中,have,eat,drink,take都有“吃”、“喝”的意思。但要“吃”好、“喝”好却很有讲究。现简述如下: 一、have既可指“吃”,又可指“喝”,为通用语。在英国,人们习惯上用have来代替drink。如果与meal和三餐名词(breakfast,  相似文献   

2.
由于“年轻”与“年青”音同.意思也基本相同,又都是形容词。所以很容易混淆。请看以下两个例子:“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怎么就吃这点饭?”“大学生们正年轻,应该有很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两个句子中的“年轻”与“年青”都用错了.应该是“年轻力壮”和“大学生们正年青”才对。  相似文献   

3.
“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词语中都含有“吃”字。这个“吃”字在英语中,不能一概简单地都用eat来表示。“吃”,怎么“吃”,“吃”什么,都需要真正理解它的含义。下列各句中都含有“吃”这个字,若用英语完成这些句子,你觉得“吃力”吗?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纠错:“一展台灯”应为“一盏台灯”。分析:“展”,意思一:张开,放开,常用的词组有“舒展”;意思二:施展,显示,常用的词组有“一筹莫展”。“盏”,意思一:小杯子,常用词组有“酒盏”;意思二:量词,常用的词有“一盏灯”。因此,文章中所指的应该是“一盏台灯”,应该用“盏”,而不是“展”。记忆一点通:“展”字不能当量词哟!  相似文献   

6.
大家都知道喝牛奶好,可是到底应该怎么喝?喝什么样的奶好?什么人不能喝?什么人应该少喝、多喝?……看过韩剧《情定大饭店》的韩迷们会很羡慕饭店的工作环境,可是如何管理和经营饭店?如何提高饭店服务工作?……你想过你的学业、职业跟吃喝玩乐有关吗?或许你觉得这些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不然。在就业的现实面前,这些“黑马”你不可小瞧哦!  相似文献   

7.
“说道”和“说到”是两个读音虽然相同,意义却大不相同的词语。“说道”中的“说”和“道”都是“说”的意思,是个同义复词,意思就是“说”;而“说到”,严格地说则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是“说”和“到”的组合,意思是指把话讲到了什么地步或当话讲到什么内容的时候,说话内容后面往往要跟上“的时候”之类表示时间的词语。但是,正因为它...  相似文献   

8.
刘亚兰 《初中生》2006,(9):86-87
汉语的“吃饭”、“吃药”、“吃香”、“吃惊”、“吃力”等,都含有“吃”字,但在英语中,却不能见什么“吃”什么,不能都用一个eat来表示。要真正理解“吃”字的含义.应选用恰当的词语和正确的句式——  相似文献   

9.
杜永道 《现代语文》2006,(9):111-111
问:有时候听别人说“不尽人意”,有时候又听人说“不尽如人意”,究竟应当怎样说呢? 答:应当说“不尽如人意”。这里的“尽”是“都,完全”的意思,“如”是“符合”的意思。“尽如人意’’就是“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在前面加一个“不”,说成“不尽如人意”,意思是“不完全合乎人们的心意”,也就是“仍有让人不满意之处”的意思。其中的“如(符合)’’不能省略,说成“不尽人意”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0.
李创鑫 《现代语文》2001,(10):31-31
“二百五”、“十三点”都是非常难听的字眼儿。一般用来骂人,表示头脑有毛病或傻瓜一类的意思。那为什么人们用它们来表示这个意思呢?  相似文献   

11.
和是“和谐”。“和”由“禾”与“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是由“言”与“皆”组成,意即“人人能说话”。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社会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刊驻山东青岛市小记者杨怡凡神秘兮兮地报道:我家有个“吝啬”的姥爷,他虽然“吝啬”,我却十分喜欢他。那天和姥爷一起出门,我一直搂着他的胳膊。姥爷不解地问:“今天怎么了,怎么对我那么亲近?天这么热,你都要把我的胳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10,(7):20-20
“杏林”和“杏坛”虽然都与杏子有关,且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的意思却差别很大,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却”、“但是”和“倒”都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有转折意味,但它们在语义、语篇连接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却”是语气副词,“但是”是连词,其基本语法意义是表转折关系。而在语篇中,“却”可连接两个句法成分,“但是”不能;“但是”可连接句子和段落,“却”不能。“却”和“但是”多用于书面语中,“却”多表示说话者持不同的态度。“但是”侧重客观叙述。“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但是”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却”和“倒”都是语气副词,能在表转折关系时表达一定的语气并起强调作用。在复句中,“却”可位于后一分句中,而“倒”既可位于后一分句,还可以位于前一分句。“却”用于书面语中,“倒”一般用于口语中。“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倒”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  相似文献   

15.
早晨,我刚起床,就莫名其妙地被老妈训了一顿。“彦杰,你昨晚上吃花生怎么不把壳扔掉?弄得茶几上到处都是!”妈妈“笑”着问我。“没有哇!再说,我也不喜欢吃花生呀!……”  相似文献   

16.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广为流传,其中的“存”一直都理解为“存在”,即“有”的意思。可是,杜沛鹤却在《“思念”方觉“比邻”》一文中指出“存”字应该理解为“存想”“想念”。本文主要对此观点进行反驳,认为“海内存知己”的“存”依然是“存在”,即“有”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象:我姓“象”。像:我姓“像”。象:我念“xiang”。像:我念“xiang”。象:你怎么跟我学?我没有单人旁啊!像:我有单人旁怎么啦?象:你有单人旁,意思就和我不一样了。像:怎么不一样?象:我的用法有许多。像:我的用法也有许多。象:我具体有以下几种用法。像:我的具体用法也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诗文中,“宿愿”“夙愿”和“素愿”三个词可以互相代用,意思是“平素的愿望”或“向来的愿望”。然则其词义是怎么来的呢?这需从“宿”“夙”和“素”三字的分析入手。  相似文献   

19.
冒石宏 《小学生》2010,(8):38-39
有照为证 “严肃”“严格”“严明”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严”宇组成的,彼此的意思很相近。有许多同学都由于难以正确区分,而将它们混淆使用,闹出了不少笑话。不信,见图1、图2、图3。  相似文献   

20.
“英、俊、豪、杰、雄、彦、霸、髦”等字都有“杰出、优异”的意思,都指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人.属于同义语素。但古人对它们却有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