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清代重要笔记文集《扬州画舫录》面世以后,文士纷纷序跋题咏,一时曾“洛阳纸贵”。除李斗自序、和诗,计刊有袁枚等四序与阮元二跋,四十五家赋诗题词。《扬州画舫录》中的序跋和题词,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今天仍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行旅文学发生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今天弄文学的人,没有不标举艾芜《南行记》和钱钟书《围城城》的。一般人大概.都知称道其故事的美丽与文笔的通脱.却不知他们创作所取主题的特性——行旅。这里所说的行旅,乃是与家居不出相对而言的一个语言范畴,文学作品以行旅为主题者即谓之行旅文学。  相似文献   

3.
清乾隆时代戏曲家李斗的戏剧述是研究18世纪戏剧化的重要资料,本就李斗其人及戏曲创作、《扬州画舫录》戏曲实录的内容与价值、李斗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在充分肯定史料价值的同时,又着重抉发了李斗对表演艺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沉重的务虚     
通过对《务虚笔记》一书的分析 ,揭示了史铁生在当今文坛的独特价值 ,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生存状态和理想境界对作品的影响。史铁生并不回避政治 ,但他有一种宗教式的执着与超脱 ,这两者之间既是矛盾的又是互补的 ,一方面 ,他有哲人的思索 ,另一方面 ,他又渴望英雄的激情 ,这使《务虚笔记》显得远离当下的具体生活环境而更接近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李洵 《文教资料》2013,(31):152-154
李斗是清中叶重要的戏曲家、诗人。《奇酸记》是李斗现存两部传奇作品之一。该剧根据小说《金瓶梅》改编。分析《奇酸记》传奇中所体现出的佛道思想,并与《金瓶梅》小说进行比较,有利于理解李斗的人生观和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6.
沉重的务虚     
通过对《务虚笔记》一书的分析,揭示了史铁生中当今文坛的独特价值,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的生存状态和理想境界对作品的影响。史铁生并不回避政治,但他有一种宗教式的执着与超脱,这两者之间既是矛盾的又是互补的,一方面,他有哲人的思索,另一方面,他双渴望英雄的激情,这使《务虚笔记》显得远离当下的具体生活环境而更接近人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7.
梁帅  ;吕姝焱 《文教资料》2014,(31):152-154
明清戏曲,无论究其剧本创作,亦或舞台演出都以江浙为盛。明清之际河洛地区的戏曲创作在两千余年黄河文明的映照下虽如沧海一粟,但以王鑨、吕履恒为代表的豫籍作家也在戏曲创作中用力尤勤。王鑨不仅有模拟《牡丹亭·寻梦》一出的剧作《拟寻梦》,又有与《长生殿》篇幅相当的《秋虎丘》传世。其孙侄婿吕履恒更是继承了《双蝶梦》、《秋虎丘》的艺术手法,创作了《洛神庙》传奇。以王鑨、吕履恒为代表的孟津王氏与新安吕氏家族,堪称明清鼎革之际河南的名门望族,他们的戏曲创作为家族文学的多样性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8.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不同于汉儒经学家的文学观念阐述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作品风格的客观影响,广泛探讨了个性化文学创作的意义及价值,构建了新的文学审美及文学价值评判标准,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9.
元代戏曲理论的逐步成熟与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元代戏曲的繁荣局面。以胡祗遹为代表的传统文人对戏曲的关注以及他们零散的曲学理论,到专门探讨演唱技巧即元杂剧与音乐关系的《唱论》、专门记录戏曲作家的《录鬼簿》、专以戏剧演员为记录对象的《青楼集》,再到总结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的高度理论性著作《中原音韵》,反映出元代戏曲理论与元杂剧创作演出实践同步而稍后的逐步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0.
《客座赘语》是明人笔记中一部上乘之作,该书包含了大量的戏曲、民歌史料,著录了许多明代金陵地区作家作品,收录逸诗及作家生平事迹。其文学史料价值为后世明代文学研究者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徐子苓为清朝重要的文学家,诗文兼工,尤雄于诗笔,著有《敦艮吉斋诗存》,其诗学杜,诗风鸷悍,内容则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揭示了晚清社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凉以及自身生活的困苦与挣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乐仕途却爱交游的率性、真诚的一面。《敦艮吉斋诗存》为徐子苓自定稿,影响深远,后世对其评价极高,因而也奠定了徐子苓在诗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精神、行为和文学作品都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远在清末的郑知同也不例外。文章主要从陶渊明的思想和诗歌创作两方面论述了陶渊明对郑知同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樊增祥平生致力于诗,篇什宏富,刊有《樊山集》、《樊山续集》等,然散佚亦在所难免。杨钟羲为晚清著名学者、诗人,撰有《雪桥诗话》四集,内容宏富,为清代文学文献之渊薮;《雪桥自订年谱》多记录当时学界交往,收有樊增祥数篇诗文,其中四篇不见于樊山已刊诗文集中,今摭拾于此,略加整理,以备征文考献,有助于对当时学界之了解。  相似文献   

14.
庞树柏是清末民初一名具有反清思想的革命青年,又是南社文人团体中颇负盛名的填词高手,其词作绝大部分见于《南社丛刻》。庞树柏的词作真挚动人,与晚清近代时期崇奉南宋的词坛风气趋向一致,同时带有较为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形象塑造及情感抒写、“造境”手法、语言特色等三方面共同表现出清婉凄楚、寒秀幽妍的艺术特色。庞树柏在近代词史上占有一定地位,钱仲联的《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将他置于“地暗星锦豹子杨林”的地位,且称许他为“南社词流眉目”。  相似文献   

15.
清朝时期的蔡廷兰,作为澎湖地区唯一的进士,具有深厚的灾难意识和乡土情怀,加之遭遇海难漂流到海外的独特体验,促使他不断探索生命的价值意义,创作出了《请急赈歌》系列赈灾诗和纪行文学作品《海南杂著》。其灾难书写用文学的方式纪录了历史,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又因其雄浑刚健、自成一体的写作风格,引发各方对灾难的书写,丰富了灾难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刊刻于乾隆五十八年的《邗上题襟集》对扬州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记录了以曾燠为中心的文人酬唱的基本情况,并感召着其他士人前往扬州;另一方面,《邗上题襟集》的序跋也深刻地阐释了时人的文学观、地域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社会相交接中的文学演进。扬州文学在此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成为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韩偓人格为后世论者敬仰。清代纪昀赞他“唐末完人”。韩偓一生的经历遭遇均表述在诗歌中。他的政治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诗歌在对社会现实、政局变动的直接叙写中注重情感的抒发,具有强烈的抒情风格;时事政局恶化,使他在诗中采用了深隐、曲折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沉郁的风格特征;用极本色的语言出色地表达情感;韩偓的诗歌还喜欢用七律写时事,后人称之“唐末诗史、七律殿军”。  相似文献   

18.
清代乾嘉时期江苏泰州籍戏曲家仲振履作为清中期泰州地区著名文人,其诗、书、画、曲皆精,著作众多;屡官广东多地,政绩显著;主持泰州文坛,影响深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仲振履缺乏应有的认识与评价。依据扬州、泰州地区公私所藏相关文献,可考证出其籍贯、家世、著作、官职甚至字号、生卒年等。同时,通过一些清人著述和近年来拍卖的书画作品,可对其与乾嘉时期著名文人和清中期名臣的交往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9.
清代诗人马恂的《此中语集》五十六卷已经散佚,仅赖史梦兰《永平诗存》收录才得以部分流传.其诗歌创作承继了杜甫的“诗史”精神,记录了时代的风云变幻。由于受长期科考应试影响,加之当时宋诗运动的熏染,其诗歌表现出以学问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倾向。马恂这类诗人是清代冀东文坛上不可忽略的存在,对于清晰描述清代冀东文学发生发展脉络意义重大。因此以史梦兰《永平诗存》的整理出版为契机,系统彻查冀东地区清代诗文集的存佚状况,从而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整理,将是振兴冀东文学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20.
明朝崇祯辛未(1631)进士科是造成吴伟业仕清后负思愧悔心态的重要因素。他的诗歌与戏曲等雅俗文学创作由此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发展线索——负恩愧悔的思想情感和沉郁苍凉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