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是对人的思想进行教育,如果没有爱,没有情感的投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因此,思想品德课应以情感投资,以爱结情。爱这种情感教育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思想品德课得到真正的价值回归,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热爱之情 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二个方面: 1、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此处无声却有情杜维海关于教育,有位名人把它比喻为池塘,他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无所谓教育了。”在体院读书时,这段话并没有引起我的共鸣,而从教初的一件事却让我读懂了这位名人的话,在...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有所放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道理学生不爱听,别的办法又不多。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几点做法,效果不错。 一、以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对学生的爱来感化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遵循这一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总是满腔热情地对待工作,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对于体育基  相似文献   

5.
<正>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转化好学生,尤其是顽皮的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霍姆林斯基曾揭示过教育的奥秘,他说,“教育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列宁也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爱是沟通感情的桥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用爱心来感化“上帝”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应成为“上帝”。如何感化“上帝”,不是个简单问题,教师不仅要付出真情,付出艰辛,还要讲究方法,做大量的细致工作。首先  相似文献   

6.
点子下载:下载众人智慧提高教育艺术惩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智慧。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虚弱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溺爱不是爱,惩罚可以育人,真爱,让惩罚也可以很美丽!但惩罚不能代替教育,运用惩罚手段不等于提倡惩罚,教师应以罚促教,做到罚之有理、罚之有度、罚之育人。一、惩罚要有情有理实施新课程之前教师被社会和同行所批评最多的就是对学生的惩罚问题,好像一说到“惩罚”两个字,老师马上就成了暴君形象,我们不可否认以前我们在惩戒的手段上是缺乏艺术性,简单、粗暴。可课程改革后我们却对“惩罚”谈之…  相似文献   

7.
1、热爱之情 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发起教师对教育工作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自身强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有了这种爱,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上。  相似文献   

8.
怜惜尤因     
除了怜惜,尤因,现在没有几个人单纯地爱你了。你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如同一件刚出土的毫无实用价值的古董,人家是带着“瞻仰”之情来看你打球的。因此他们并不奢望从你身上看到往日的光辉,只是想在沧桑间捕捉一点历史的痕迹。就像我们观赏兵马俑一样——就是这个一脸沧桑  相似文献   

9.
一、爱———即热爱本职、热爱学生热爱本职才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而教师的威信首先来自工作责任心,学生对那些忠于职守、勤奋耕耘的教师是永远也不会忘怀的。爱生才能融情,融情才能动心,教师的“传道”、“解惑”都要经过学生感情的过滤、溶解。学生在感情上和教师息脉相通,就会自觉接受“传道”,乐者藐藐。青年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主客观的认识矛盾、心理障碍、身体病患等等时有发生,他们很需要教师的爱,很珍惜教师的爱,即使是教师细微的指导甚至亲切的一笑,都会感到是一种温暖、一种信任、一种鼓舞。用“爱”来感化…  相似文献   

10.
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重视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收到了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结合”。一、讲道理与沟通用情相结合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感情有思想的青少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每个要求都要经过学生情感的“过滤”。如果教师的要求被学生认可,学生自觉而愉快地接受,便会产生良好的情感催化作用,即所谓“理达而情通”。反之,教师的要求不被学生认可,学生产生了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即使教师的要求是正确的,学生也不愿意接受,即所谓“理通而情不通”。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讲的“…  相似文献   

11.
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健康、充实、完美的情感世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谐良好的人际沟通,高雅丰富的人生品味。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调节和协调人的情绪,塑造出健康的并能发挥智慧功能的人格。1.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内容体育是身心共同参与的活动,它具有实践性、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等特点,因此,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情感体验既丰富又强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爱憎情感的教育包括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同志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爱科学,爱知识,爱真理;爱职业,爱事业,爱劳动,爱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12.
李忠健 《精武》2012,(23):37-37,39
情感教育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在教师在教学中,师生相互沟通所产生的结果。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教育工作者竞分意识到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笔者主要是从确立情感盯标、选择恰当的教法、以情育情和以情激情这几方面来阐述体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前言体育教学必须将“学、练、问”与“情感、知”的关系协调为一个统一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国教育家林格论说:学校中师生情感交往,应该是教师成为相互交流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体育课的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即情感双边交往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是起主导作用的,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声乐教学中歌唱情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艺术 ,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 ,而音乐作为最具有情感的艺术 ,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 ,自然起着别的艺术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幼师音乐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 ,是培养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因此 ,在声乐教学中 ,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歌唱发声的技能技巧训练 ,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歌唱情感的培养和训练。歌唱是以抒发人的感情为主要任务的 ,所以唱歌也可以说是唱情。我国古代戏曲声乐论著《天府传声》指出 :“唱曲之法 ,不但声之宜讲 ,而得曲之情尤为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 ,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又说 :“事各不同 ,使词虽工…  相似文献   

15.
1、正确理解“情”和“声”的关系所谓“情”,是指教师发口令时的情感表现。“声”是指用气、发声、咬字,也就是发口令的技术。发口令中“情”起主导作用;“声”是传“情”的手段。发口令,要以“情”带“声”,而运气,发声、咬字,服务于传“情”。“情”只有通过“声”才能得到表达,因此,发口令,必须使“情”与“声”协调统一,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6.
周博  谢娟  梁甜 《体育世界》2007,(7):32-33
教学是教师的教之初ejzc.com教与学生的教之初ejzc.com学之间一种双边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有一个最显著的教之初ejzc.com特点,就是它的教之初ejzc.com情感性,这就意味着"强筋骨"练习的教之初ejzc.com同时,还要重视师生间心灵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能否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情感教育,对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机智”是心理学上的名词,“机智”就是随机应变的意思,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一名教师只有知识,没有“教育机智”,教育教学是肯定搞不好的。下面结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就“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1、上课铃响过,教师来到教室门口,发现学生没有安静下来,这说明学生参加某种活动的激动的心情尚未平息。这时,教师不要急着走进教室,要在门外示意学生已经上课,应安静下来。等学生安静后,教师再…  相似文献   

18.
没有预测就没有决策。从信息论观点看,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教育信息的传输过程。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就是身体练习,是基本知识经过教师头脑加工和身体动作(练习)并通过传输(口授、示范、组织练习等),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信息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信息反馈情况,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情感教育”就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各种情感,并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情感教育”的途径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陶冶三个方面。其中,课堂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当教师很多年了,回想教育中的一件件往事,他们总与爱、宽容、理解、平等相伴,但也同样有一种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可缺失,那就是严格。教学实践告诉我,没有严格要求的教育,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是无法飞到蔚蓝的天空中去的。那一年我新接的班,班里有很多"懒"孩子,常常踏着上课铃才走出教室,到操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