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诺邓记     
张长 《大理文化》2003,(3):13-14
何物"诺邓"?没人听说过. 这是个地名,是一个白族山村的名字.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郊6公里处.除云龙人之外,大理州的人知道这地方的人也不多,更别说内地了. 但我敢肯定,它迟早要出名. 根据有二:一是它的古老.二是未受工业文明带来的污染.云南丽江,名扬世界,当初也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2.
<正>艾森豪威尔将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有些人应该吃热狗配啤酒,却奢望吃鱼子酱配香槟。"大名鼎鼎的拉图酒庄现任总裁费德列克·安杰乐先生告诉人们:"我们倾向于把我们的酒看作是来自土地给予人的礼物,而不是品牌。"著有《女人鉴赏葡萄酒指南:购买,搭配,享用》一书的美国作家莱斯蕾·萨波科调查发现:"女人通常并不太关心葡萄酒的评分,而是更多地关注它的味道和风格。"  相似文献   

3.
希腊人曾经说过,仅仅用眼睛是无法看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的。只有盲人才知道要用心灵去看世界。在西班牙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当代艺术展”中,马德里美术宫每届都要举办同名的“心灵摄影展”,展出数十位盲人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中大多视力有严重残疾,有的完全是盲人。叶夫根·巴  相似文献   

4.
汉口与中俄茶叶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航 《寻根》2003,(4):54-56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条丝绸之路,曾经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却不一定知道在中国的北部草原,还有一条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的中俄茶叶之路。这条被历史风尘湮没的驼道繁荣了近200年,它的源头在汉口。  相似文献   

5.
姚静 《大理文化》2008,(3):40-41
提起丝绸之路,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大漠风沙,戈壁荒滩.西北丝绸之路举世闻名,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中国境内还有一条西南丝绸之路,它的开辟甚至要早于西北丝绸之路,在汉代这条"丝路"被称为"蜀身毒道",它从四川出发,经云南的大理、保山、腾冲出缅甸直至印度.它曾穿越大理的漾濞县境,留下了许多的遗迹散落在漾濞的崇山峻岭中,或是古村旧寨旁,仿佛一个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只要拾起它们,就能让其中一段往昔鲜活地复原…………  相似文献   

6.
北爱游径     
正不知道为何,很多旅行达人听到"北爱尔兰"这个词就会倍感兴奋,其实,那里独特的历史地理风情并没有冲淡多雨天气带来的款款忧伤。也许在人们心中,所有伟大的感情都如影片中风云变幻的北爱风光,但只有真正到过北爱尔兰的人,才会懂得,真爱属于恬静自然,随性从容。  相似文献   

7.
正在伦敦吉尔斯东大街9号的墙上有一块蓝色牌子,上面镌刻着这样的名字: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特尼1880年逝世于此。这个名字,不仅现在的中国人不熟悉,就连在英国这个70%的居民每天都要喝一杯下午茶的国度里,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经历和来历。尽管他曾经做了一件对中国有着巨大损害,对英国有着巨大利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毕克官 《寻根》2001,(3):46-49
人们知道李叔同是近代艺家,丰子恺是现代漫画家,但是说他们曾经从事过版画创作,许多人可能会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9.
秧歌     
秧歌的领唱,最初是布谷鸟.清明刚过,它就轻翼清嗓,从林莽中溜出,停歇在田垅的旮旯里催问发黄年老的豆麦:"割不?割不?……"豆麦皆点头晃肩,非答似答,似答非答.遇到懵懂了吧?那好,紧飞一阵去村落中询一询吧.翔了几翔,清清的嗓音就在村落中出现了,滑过瓦脊,滑过电杆,滑过竹丛,清脆脆而急煎煎的.这时,街巷中不知哪家的孩子调皮地应答起来:"知道了,知道了!"答语是阿婆教的,专门回答焦虑农稼的布谷,答声清脆脆而乐呵呵的.  相似文献   

10.
周朝晖 《寻根》2015,(3):130-137
在琉球国(今日本冲绳县)历史上,曾经活跃过一个中国移民群体——"闽人三十六姓"。据载,明洪武、永乐年间曾有一批来自福建沿海的特种技术团体"奉旨往琉球"。有关这一历史,在东亚海域诸国各种文献颇有涉及却又语焉不详。而在东亚海洋史上,这  相似文献   

11.
他的名字叫亨利·哈得孙。他曾经探索了四条去中国的路。请看看他的发现吧!"我在英国,我想去中国,可是究竟怎样去中国呢?土耳其人封锁了我所知道的唯一的一条通向东方的道路,因此那时我不能走  相似文献   

12.
那还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一次忽然接到一位朋友的来信.在信中他回顾了我们曾经在一起时的很多美好场面,情真意切,仿佛历历在目.我读的时候,感动得鼻子直发酸.要知道,天各一方忙各自的事,我们已经近一年多时间没联系了.只是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写这么一封信来?他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感情也不外露.后来他又打来一个电话,说他动了一个手术,这时我才知道,他病了,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时间,而那封信,是他在病床上写给我的.  相似文献   

13.
正"千百年来的古代社会,中日两国的学者都极力提倡上下贵贱名分之说,归根到底,无非是想把别人的灵魂移入我的身上。"一看到一万日元(日本纸币最大面额)上那个日本人的头像,许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以为是哪位天皇。其实他不但不是天皇,甚至连官也没当过,只是一个没有任何"级别"的学者而已。能够登上这样大面额的纸币,足以证明他的重要性。确实,他是近代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很多读者应该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不过可能很多人不会知道,他的名字和中国有关。  相似文献   

14.
游花桥古镇     
红帆 《大理文化》2010,(12):65-66
天上有鹊桥,地上有吊桥、石桥或钢架桥,谁曾听说过还有花桥?幼时,听到"花桥"之名,便不能忘。想象中,它是一座由五彩缤纷的花朵编织的桥,在青山绿水间,在蓝天白云下,鲜活灵动,飞架人间。后来才知道,花桥非桥,它是西南丝绸之路上最有特色、最有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一位档案管理员披露过阿尔贝特·爱因斯坦与他第一个妻子米莱娃的通信。他知道很多有关这位天才的生活情况和爱情经历。现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又发现了爱因斯坦的更为令人惊讶的轶事。不过这次发现的是一些人口述的有关这位物理学家鲜为人知的历史,象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的一个计划一样,它始于30年代。退休理发师米勒·赫希特:噢,我们时常跟他开玩笑,我们经常这样做。他知道汤姆·爱迪生也在我们这个区住过,就在门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感恩文化。美国的白人为了表达对曾经帮助过他们的印第安人的感激之情,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都要过感恩节。在哈尼族的传统习俗中.虽然没有一个节称为感恩节,但在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中处处可见感恩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正所有足球狂热者都知道——哪怕是通过电视实况转播知道的,伦敦有个温布利足球场。然而,甚至在英国也鲜为人知,19世纪末期,就是在这个地方,曾经建过一座铁塔,如果这个铁塔矗立起来,她的美名一定盖过巴黎埃菲尔铁塔,其主要设计者是爱德瓦尔·沃特金(1819—1901)。英国富足的工业家和议会成员在英国、印度、比利时、  相似文献   

18.
姜德明 《寻根》2001,(3):107-108
知道沈从先生战后回到北平,曾经主编过一种艺刊物《现代录》,寻访多年,终未得见,我早就不存奢想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让我在旧书肆发现,欣喜之情,不尽言表。  相似文献   

19.
鲁宾·昆特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医生怀疑她患了全身性的红斑狼疮,它是一种有时致人死命的器官退化疾病,医生往往难于诊断出来。这种病有在家族成员中遗传的倾向,因此,她的医生为她治疗之前,要了解她的亲属中是否有人患过此病。昆特是被收养的,她不知道谁是她的生身父母,至于她的父母或他们的亲属可能患过什么病,那就更不得而知了。说来也奇怪,像她这种境况却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文献   

20.
爱与人生     
人们常提起爱,如“深深地爱……”,“爱你胜过任何人……”,“热爱故土吧……”等等。“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人的各种行为上。那么究竟什么是爱?仔细想想,往往很难抓到它的实体。爱既无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行为准则。可是,人们却又很轻易地时常把爱挂在嘴上,像肥皂泡一样地源源出现,而又白白地消逝。那么,爱是不是就这样没有实体呢?当然不是。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爱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