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观,渗透了当代文化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独特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应心中系差生,眼中无差生,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它要求教师应掌握学生…  相似文献   

2.
范怡 《山东教育》2004,(14):19-19
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即学生观),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也是教师首先应当明确的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邪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相似文献   

3.
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怎样的人,对学生采取怎样的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相似文献   

4.
学生观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根据教育宗旨和核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树立新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5.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我认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  相似文献   

8.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1.教师要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学生观,数学教学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舒守玉 《湖南教育》2003,(24):27-27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人《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是古希腊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说的,给那些照本宣科、孜孜以“灌者”无情的嘲讽。现代教育原理指出:“教育首先要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需求,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因此,教学改革应改变旧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  相似文献   

12.
高丽贵 《中学文科》2008,(6):119-120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以往“目中无人”的传统式教学,改变过去那种以学科为本位,把生动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隘的认知主义的框框中,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改的环境下,如何使班主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促进新课改的发展,是每一位班主任面临的新课题。一、在教育观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观新课改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作为“独立人”的发展需求。班主任应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观。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班主任的育人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是自己应…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学生观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而且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充分体现了当代教育观,渗透了当代文化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独特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应心中系差生.眼中无差生。  相似文献   

16.
<正>策划人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现状,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特点、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差异。只有对学生了解透彻,我们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在教育教学中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美国奥苏伯尔在其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这样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准确把握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然而学情是多样化的,学生是不断变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如何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新课程中的教学行为应转向对“人”的关注,做到以人为本,并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彰显学生个性。但事实上,目前的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与新课改的理念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8.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的实施就要求确立全新的学生观,即从生命的高度和动态生成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具有发展潜能的个体,具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体和现实世界中的人。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备课与施教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的责任是要时刻牢记《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阐述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心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