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目前,课程改革全面展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也在不断推进。但在此过程中,对于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小学科”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理论探讨不多,实践中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学校要实施生命教育,首先必须解决课程资源问题,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课程资源是生命教育课程核心之所在,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教育理念也难以成为中小学的生命教育现实。实践证明,学校实施生命教育质量,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课程资源直接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农村优势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丰富、优势的课程资源未被重视、开发和利用,一方面,造成了农村优势的课程资源白白地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课程资源实际上的稀  相似文献   

4.
学生、教师和课程资源是构成教学的3个基本要素。其中课程资源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要素、内容的基本来源和必要的实施条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这个崭新课题。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资源与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课程的开设要依赖课程资源;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而农村中学各方面条件较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村学校受课程资源、教育科研、师资力量等条件的限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走农村学校校本实施途径,才能充分体现农村学校的特色。根据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初步总结出“四阶段”校本实施策略,这种策略便于农村一线教师操作,适应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农村学生特有的知识、情商等特色,同时使国家课程在农村学校得以顺利开展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浅谈物理学科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了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农村和城市均有着各具特色的丰富的社会课程资源。作为农村学校,其物理学科社会课程资源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物理教学有独到的价值和作用,也是保证农村学校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条件。本文从物理学科的角度,对农村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实施等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西部农村地区由于传统文化影响深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着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课程意识不强、课程资源缺乏、“应试教育”的影响突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课程的师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建立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适合西部农村特点的新课程改革策略及推进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课程实施的保障.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成为中学的实际教育成果.特别是农村中学,根据我国"大国办穷教育"的国情国力特点,农村中学教育经费的需求大,而  相似文献   

9.
条件差、底子薄、压力大,一系列的困难让许多农村学校一度认为课程改革不过只是城里的故事。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进行深入的课程改革,农村教育就永远也摆脱不了“条件差、底子薄、压力大”的困扰,也永远不能实现真正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课程资源对幼儿园的教育意义越来越突出。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园在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方面的资源比较匮乏。这就造成了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幼儿园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利于实现我国平等培养优秀人才的计划,对农村地区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就被提上了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地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原因,其次提出了相关措施加强对本土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学课程实施中存在着过分强调“被动执行”和“严格忠实”的价值取向,课程实施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学校教研文化狭隘化,课程资源利用水平低,课程管理混乱、僵化。针对这些问题,应切实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王玉霞 《考试周刊》2013,(89):27-27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资源”必须成为语文教师特别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对而言,城市和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存在很大差异.农村的条件比不上城市,但农村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和利崩。笔者从落后农村初中学校角度出发,探讨农村初中语文校外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现实性的程度。决定着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水平。本文探讨了教学条件和经济条件都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4.
周伟华 《教育》2014,(7):61-61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顺利达到预期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和学生课程资源的作用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洪俊 《中小学管理》2006,(10):18-21
进行“离农的教育”还是“务农的教育”,“实施普通教育”还是“提供职业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两个矛盾焦点。其根源在于对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不同理解。依据“三农”发展趋势以及农村学生发展的需求,追求真正的“教育公平”,坚持为“三农”服务的课程价值取向,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文化,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之本,是化解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困境的基本之策。  相似文献   

16.
西部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目的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已全面铺开。在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广泛实施过程中,有人发现,“意在提升教育整体素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在促进我国教育整体提高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将农村教育的发展置于边缘性的地位”。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被边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师资问题,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幼儿园通过建构地域特色课程,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以走访调研和实证分析的视角,发现农村幼儿园地域特色课程建设存在地域文化资源的滥用、误用、套用等问题,而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教师队伍文化自觉的信心不足和对幼儿主体性的关注不足。基于此,农村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地域特色课程,即地域特色资源的选择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地域特色课程的开发要紧密结合相关文件要求;地域特色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广阔的“教育场”和更丰富的实施手段;地域特色课程的评价要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地域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依托完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位西方教育哲学家曾经说过:“改革未必带来进步.但是,进步终究需要变革!”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人一个重要时期。这是一场哥白尼式的变革。课程目标,从一味追求“行为目标”到重视实现“体验目标”;教科书.从有利于教师教的“教材”到有利于学生学的“学材”;课程评价,从有只重视结果的“量化评价”到也重视过程的“质性评价”……与此同时,在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中,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当前,我国农村教师不稳定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的实施等,我国已从“制度”层面为农村师资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但是,我们认为仅靠政府“制度性”的规定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农村教师培养制度、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开展“农村知识”教育或课程学习,提高农村教师的“农村”情感;农村教师教育课程应该具有“农村”特色与“务农”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课程建设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严重的“离农”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偏离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初衷。农村职业教育只有面向“三农”,设置、开发、实施适应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同时协调发展需要的课程,才能更好地全面提升农村劳勃力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