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发展,也是当今备受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能够探索出本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提出科学有效地促进家庭教育的内容、途径、策略,能够为农村地区解决此问题提供一些现实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4,(3):31-3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渐增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日渐突出。通过分析威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及其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行为表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便找出解决农村留守家庭教育的对策和措施,从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景鲜丽 《学周刊C版》2020,(18):191-19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阐述了新时期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并客观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这一现状,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西部基础教育成败的重要问题。由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立足于西部农村中学的调查研究个案,呈现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寻找学校教育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留守儿童不能在很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基于此,根据不同的监护人类型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静 《考试周刊》2012,(65):173-174
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介绍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引发的一系列心理不健康和学习成绩、道德滑坡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让农村留守儿童正常接受家庭教育,或最大程度上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中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为5800万人,平均每4个农村儿童中有1个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基本情感的不满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愈加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实地调研,从外出打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远程教育”、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以及知识的获取等方面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王茜 《中华家教》2023,(2):39-47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既有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微观层面日常真实状态关注较少的情境下,通过个案剖析探究这一主题就变得独特而有意义。本研究从家庭教育能力建构视角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发现农村不同类型监护人和不同类型家庭在留守儿童情感支撑、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上表现出了多重现实困境,如家长对儿童亲情关爱的忽视、隔代抚育者对家庭教育认知和能力的困惑,以及亲戚代管的身份尴尬和儿童环境融入的难题,都成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关注不同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问题,提升父母和儿童间的情感交流互动,利用基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宣传解读好既有法律政策,以及积极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机制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雅 《文教资料》2014,(34):124-12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由此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形成的特殊社会现象,研究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人格、道德、生理等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引起农民工父母、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多万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要构建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治理模式,以形成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使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一系列学习问题,心理和道德问题,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对于推动农村人口向农村人力资源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陕西省的西乡县为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是:留守儿童基数大且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性格孤僻内向,农村学校资源严重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升学率较低。西乡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心理成长受阻,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农村潜在人力资源流失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应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本土经济和劳动力资源的状况,创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积极推进普及高中教育,力争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是我国特定时代产生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亲情及教育缺失,产生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和谐社会视野,留守儿童及其问题正是社会缺乏和谐的表征,并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这既需要政府转变发展观念、改善社会福利及教育政策、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也要求农村学校和家庭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精神层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发现,当前老区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三大主要问题:一是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严重缺位;二是过分强调学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三是教育途径狭窄,教育内容片面.为此,家长和监护人要切实肩负起职责范围内的教育责任,为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学校要更多地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相互补位,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暴露无遗。笔者的主要关注点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界近几年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做了一下梳理,探讨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及对策,并做了一个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7.
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与其说是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系统协同合作的职责,毋宁说是发现留守教育问题,提出政策关怀,形成政治决策的过程;为此,以"多源流"理论剖析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现状和政策瓶颈,围绕权力部门、责任政府、社会舆论等提出相应的政治架构设想,以期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教育政策,进一步保障和巩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最为基本的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寄宿制学校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解决西部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少年儿童入学难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农村寄宿制教育不应仅仅是一种满足社会教育公平需要的教育形式,而且也应该成为一种具有特色的教育类型。为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在集体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养成教育、情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寄宿制的优势,并结合农村学校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寄宿制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必然结果,其突出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安全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人格心理不健全。根源在于家庭监管不力、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政府管理缺位。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担负主要职责,还要发挥好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治本之策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惠安县留守儿童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家教问题,认为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并不必然导致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同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关键在于做好两点:加强亲子交流和提高家长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