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19):63-63
《诘棋物语》专题报道推出之后,颇受许多读者和棋迷的欢迎。围棋就是如此,只要你走入它的世界,无处不是绝美的风景,用心去观察,平时不甚留意的诘棋中也有着巨大的学问。从本期开始,天地将连载孙志刚三段的《日本诘棋名家纵览》,和各位读者一起欣赏诘棋世界的风光。  相似文献   

2.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4,(24):81-88
日本的某围棋杂志上就“业余爱好者提高棋力的最佳方法”对三十位专业棋手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多做诘棋”.其次是“打专家的棋谱”。吴清源在1975年出版的自己最初的创作诘棋集《吴清源诘棋集一初级编》中的序言中,对经常向自己讨教“如何才能提高棋艺”的爱好者们讲到“无论布局多么流畅、侵分多么巧妙,在关键时刻大棋顿死的话.那棋就一下子结束了。”可以说吴清源始终坚持“欲精技艺,诘棋为首”的信念。  相似文献   

3.
诘棋轶话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18):83-88
在日本棋界,诘棋文化高度发达,出题解题更是几乎所有专业棋手的功课。多年以来,众多诘棋名家和专业高手们留下了许多关于诘棋的有趣故事。中国旅日棋手孙志刚多年以幕潜心于诘棋的研究和诘棋书籍的收藏,自然也搜罗了不少这样的故事。一个故事,一道题目,一阵感慨,一番思索。  相似文献   

4.
诘棋十强     
古今诘棋谁最强?这一直是爱好者争议不休的话题。由“诘棋之神”来选出史上诘棋十强,显然是最令人信服的。可惜的是,我们不能起前田先生于地下,问问他身后的诘棋名家们,谁已经可以和先辈比肩而立。  相似文献   

5.
诘棋的思考     
老周 《围棋天地》2011,(6):M0002-M0002
孙志刚三段的诘棋至今已经连载到第4期了。可是在刊登期间,作者本人便两次发现了创作时的疏忽之处,足可看出诘棋创作不仅需要充分的想象力,也需要缜密的构思。记得尹航四段曾经创作过不少题目.但中国棋手中以创作诘棋为乐趣的人似乎并不多。然而在日本.据说每年都有诘棋大赛。  相似文献   

6.
诘棋新作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4,(18):82-83
全部为黑先D级为业余低段,A级为业余6段或更高 盘石诘 诘棋与外遇 长谷川章八段是诘棋大家,他出门要随身携带记录纸,看到有诘棋味道的棋形就将其记下来,待有空闲时间进行深一步的研究。为此创作了很多经典诘棋。  相似文献   

7.
众说诘棋     
苏甦译 《围棋天地》2008,(17):66-68
想要提高棋艺,基本功的练习必不可少,死活则是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觉得做诘棋非常麻烦的人很多,但如果你认认真真地去思考,慢慢就会觉得有意思,而且对围棋的感觉就会越来越敏锐。在实战中,无论中盘战斗还是收官都会得到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诘棋新作     
上回书说到“英雄帖”诘棋(本期的上期作业)亮相,难倒各路豪杰,赛会的第二天一早,刚和山田规三生九段打照面,他便开口说道:“一看到孙先生就想起诘棋作业还没交呢。”当天活动排得满满的,直到大会结束后四位专业棋手才有空回到休息室。  相似文献   

9.
诘棋新作     
新加坡的应氏杯 2012年去了两次新加坡。第一次在7月,去前弄伤了腰,强挺着完成了行程后,回到日本便爬不起来了。卧床养伤近一个月,难熬的那段时间只好用诘棋来打发,本期第三题也正是那时的产物。第二次是到新加坡观摩第七届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五番胜负范廷钰三段和朴廷桓九段的前两局棋,有幸在研究室里看到了俞斌老师。新加坡的棋迷们很年轻、好学,我也和他们一起始终关注着棋局的进行。小范在黑棋阵营里连放好手,迅速取得主动,俞斌老师的情绪也高涨起来,变化图接连不断,对一些变化的“手割”分析更是令棋迷们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0.
诘棋新作     
本人在“诘棋新作”28中的“盘石诘”写过“‘诘研’的‘保留劫”’一文,未曾想得到三村智保九段的回应。他在博客上贴出此文,说“诘棋新作”是他个人的最爱,其作品拿到“诘研”是再合适不过的。多谢三村九段的抬举,虽未曾谋面,想到本人的雕虫小技在“诘研”上现眼,实在汗颜。  相似文献   

11.
诘棋新作③     
中国的古典诘棋著作《玄玄棋经》中的“五气朝元势”是一道很好的箱诘作品。在种种制约下要创作出优秀箱诘作品不易,如何发挥出两边硬腿的威力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参考图一的箱诘在诘棋爱好者中很有名,不过作者以及出处不详。白棋虽形状完整,但在黑的铁壁下就显得单薄了。正解是白棋净死。  相似文献   

12.
诘棋新作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1,(12):94-95
趣诘(上) 某将棋诘棋作家说过,“将棋诘棋就像烹饪,材料都一样(将棋子),但要在搭配、调味上用尽心思。端出来的菜肴的味道当然重要,为勾引食欲在外表上也要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13.
诘棋与谜语     
十三 《围棋天地》2010,(9):M0001-M0001
孙志刚三段又回来了.从本期开始,他将继续为我们介绍日本的诘棋名家。 忽然想到.其实诘棋和谜语是很相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祖熙 《围棋天地》2008,(18):80-82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能够得到优秀诘棋的锻炼,我们是不该忘记那些为了诘棋呕心沥血的人们的。俗话又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自己享受着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想一想该为后人留下些什么了。  相似文献   

15.
诘棋新作②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1,(3):176-177
盘石诘 箱诘(上) “箱诘”这个词肯定比较耳生,因为这是笔者的自创,它是指包在四周密不透风,如箱子一般的环境中的诘棋。  相似文献   

16.
“诘研”的“保留劫” 日本的围棋研究会都是自发组织,10人左右为多,大都每周活动一回。场所设在组织者的家中或从日本棋院借一个对局室。  相似文献   

17.
诘棋新作①     
盘石诘 诘棋的创作权 关西棋院的坂井秀至和结城聪在2010年相继夺得了暮圣和天元的头衔,一举结束了关西棋院二十九年没夺得过匕大头衔的历史。结城聪和坂井秀至是师兄弟,其师佐藤直男九段乃是诘棋大家。  相似文献   

18.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1,(14):88-89
盘石诘趣诘(下) 趣诘虽不会出现在实战中,但却以形状独特、手法新颖吸引了众多诘棋爱好者的眼球,不过在专家们之间却对其作品价值存在着分歧,其中“诘棋美学家”石田章九段认为优秀的诘棋作品应该具备“1、简洁图。2、自然形。3、精彩筋。”的三大特征,这当然就把趣诘抛弃在外了。  相似文献   

19.
诘棋新作⑥     
盘石诘 关于中日韩 10年前在日本上大学,当时正值“韩风”凛冽之时,我便选了韩国语,还去了五六趟韩国,甚至梦想过毕业后去明知大学读围棋专业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20.
棋人棋事     
当年摆棋摊的汪老头发花白,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人。残棋功夫了得,马炮兵残棋更是轻车熟路。其最大特点是瞧不起别人,如有人说有一位高手来了,他就应声答道:"高丑来了!"汪老还是象棋围棋双枪将,如果象棋与人下输了,他会来盘围棋。如有围观者说:"这步棋厉害,是手筋。"汪老马上反驳说:"手巾?还抹布呢?"类似这样的话语常惹得围观者大笑,也因此汪老的棋摊人气很旺,是许多棋迷向往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