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82):151-15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易溶电解质是否存在溶解平衡呢?作者翻阅国内中学、大学常见化学教材,查阅期刊全文数据库,均未发现答案,仅以饱和氯化钠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易溶电解质的饱和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且溶度积Ksp几乎为一常数。  相似文献   

2.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同水的电离平衡较为相似,在有关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的计算及溶液p H计算问题中,均是以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为核心的计算.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中有关离子开始生成沉淀时的计算、离子沉淀完全时的计算、沉淀发生转化的计算、沉淀滴定的计算等问题则是以溶度积(Ksp)为核心展开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利用电导率传感器测量难溶电解质PbI;悬浊液的稀释过程,论证溶解平衡的存在并获得溶度积常数。通过对比实验,测量溶液的电导率证明难溶电解质也存在溶解平衡的同离子效应和溶度积常数的温度效应。  相似文献   

4.
因难溶金属硫化物的溶解度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其溶解、沉淀及其分离的计算需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式,借助于酸性溶度积常数Ksp,a和反应商Qc来进行.通过以上分析,文章对难溶金属硫化物的溶解、沉淀及其分离提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沉淀的生成可以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到证实,而沉淀的溶解及其在溶液中存在平衡关系,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创设难溶固体沉淀溶解平衡的探究实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得出溶度积常数,并利用溶度积常数定性或定量判断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解释生产、生活和自然界的现象,让学生明白学以致用,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正>溶度积常数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Ksp在实际的生产、科研和环保等领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考越来越重视Ksp的考查,建模思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理论模型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以为例.  相似文献   

7.
肖中荣 《新高考》2010,(4):30-32
新教材中出现了化学平衡常数(K)、水的离子积常数(Kw)、电离平衡常数(Ka、Kb)和溶度积常数(Ksp)。化学平衡常数是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表示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酸或弱碱强弱的标准,溶度积常数是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本文选取了一组较新颖的题,对有关“K”命题的新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考试说明》将"知道难溶电解质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改为"理解难溶电解质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并增加了"能运用溶度积常数进行简单计算".这一知识点是新课程增加的内容,表明在明年的高考题中可能有关溶度积  相似文献   

9.
微(难)溶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平衡,以微(难)溶物质溶解在溶液中的离子活度积,或溶度积来表示。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建立和影响因素,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2.初步理解并应用溶度积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素养的思维核心,其中化学公式是典型的基础思维模型之一.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分别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盐的水解常数和溶度积常数来表示.通过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常数公式模型的理解认知,既有助于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体系的本质认知,又可以较好的强化思维的多角度认知,从而有效促进和提高思维认知过程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从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可以计算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和难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计算时需要先设计出具体的电池,再通过查还原电极电势表,算出所设计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ψ^θ右-ψ^*左)进而计算出相应的稳定常数或溶度积常数。但在电池的设计中极易出现错误,从而达不到目的。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从电池的标准电动势计算络合物稳定常数和难溶盐的溶度积常数时电池的设计方法,以与读者共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利用离子交换法测定难溶物质碘化铅的溶度积,总结出了几个影响Ksp数值变化的因素,实验时多加注意并控制好这几个因素,使Ksp数值更精确,有助于提高测定碘化铅Ksp实验的成功率与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对于难溶性沉淀物质来说,并不是绝对不溶解的,它只是难溶而已,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溶解的。只是溶解量极少,在水溶液中存在着下列的沉淀一溶解平衡。设沉淀物为MmNn,它的平衡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内容指出: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离子与该固态物质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以AgCl溶解为例:AgCl(s)幑幐Ag+(aq)+Cl-(aq)。AgCl在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固体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固体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  相似文献   

16.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之后的区别于大纲版教材的新增内容,在最近几年新课程省份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本文结合几个典型实例对难溶电解质溶度积的常见考查方式进行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正>溶解平衡问题经常作为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压轴题,难度较大。高考常考查两种类型,一是已知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和某离子浓度,根据Q_c与K_sp的关系,计算出难溶物中另一离子沉淀时的最小浓度或溶液的pH。多种难溶物含有同一离子时,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后可比较沉淀的先后顺序。二是沉淀溶解平衡曲线问题,解答时要明确沉淀溶解平,  相似文献   

18.
化学平衡常数是2007年新课改以来,人教版选修四的《化学平衡》章节中新增设的内容,进而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又相继出现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因而掌握好化学平衡常数对后面的两个常数的学习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促使沉淀溶解米脂中学高治平我们通常所说的“沉淀”,指的是难溶物质。难溶物质在水中并不是一点也不溶,只是溶解的量极少。难溶物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的动态平衡。例如: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改变平衡体系的条件,就可以使沉淀溶解。要使沉淀溶解,使上面...  相似文献   

20.
正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为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近几年高考题中频繁出现成为高考的热点.现从其高考命题的角度及规律方法予以探讨.一、考查角度探源角度1:利用溶度积常数计算判断离子沉淀的先后顺序典例(2013·新课标卷1·11)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10-11.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