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关系专用性资产、公司声誉、沟通等前置因素对信任的影响,以及绩效、承诺、长期关系等后果变量受到信任的影响.提出了合作创新战略联盟中企业间相互信任的概念模型.通过实地问卷调研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影响信任的前置因素与信任以及信任与合作效果的结构关系,发现了新的研究结论.论述了研究结果的实际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网上调查问卷,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在网上购买茶叶时,个体特征、网购经历、对茶叶网店认知、环境因素以及消费者对网上茶叶产品营销认可度等方面对网络购买茶叶意愿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性别、职业、网购史、茶叶网店知名度及信用等级度、家庭居住地距离茶叶市场偏远、交通拥挤、亲朋好友推荐茶叶网店、网络支付环境安全、茶叶网店信息全面和茶叶网店对茶叶产品的宣传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程度、月收入则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年龄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林炳坤  吕庆华  杨敏 《软科学》2016,(12):135-139
在理论分析和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营销策略契合度对渠道协同绩效的影响模型,其中顾客信任为中介变量,渠道整合为调节变量。对532份有效问卷数据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品策略契合度对顾客信任和渠道协同绩效有正向影响;促销策略契合度对顾客信任有正向影响,对渠道协同绩效无正向影响;价格策略契合度对顾客信任、渠道协同绩效均无正向影响;顾客信任在产品策略契合度、促销策略契合度与渠道协同绩效之间关系起中介作用;渠道整合在产品策略契合度、促销策略契合度与顾客信任之间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消费者网络感知风险的BtoC电子商务信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勇  孔栋 《情报杂志》2008,27(4):100-102
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络交易风险,建立了B to C电子商务信任概念模型,并用实证数据定量地分析了感知风险因素对网络信任的影响.因为涉及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存在相互影响和共线性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结构方程模型(SEM)软件LISREL作为数据分析工具,以期得到相对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更为精确的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分组间模型检验的不同结果,找到了网络感知风险因素在不同网络购物次数的消费者分组间的权重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网络市场的管理和网络厂商制定营销策略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网站沟通性与消费者信任的关联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电子商务中企业网站沟通性与消费者信任的关系,建立了网站沟通性与消费者信任的关联路径模型,应用AMOS软件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企业网站的沟通性直接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企业网站的沟通性通过网站的可用性间接影响消费者信任;网站沟通性与可用性相互正向促进。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9,(7)
结合我国社会信任特点,以学习迁移理论、自我知觉理论、声誉机制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体验及企业声誉影响消费者信任电子商务企业的机理。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一般体验通过特殊体验积极地影响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性的感知,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性的感知积极地影响其对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而特殊体验也通过对企业声誉产生正向作用,积极地影响消费者对交易安全性的感知。企业可籍此培育消费者信任。  相似文献   

7.
通过引入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深入探讨了组织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信任氛围、沟通氛围和公平氛围显著影响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并且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显著影响自身的创新绩效;沟通氛围和情绪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信任氛围、沟通氛围、公平氛围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李琪  殷猛  王璇 《软科学》2016,(8):107-112
基于个人信任倾向和五大信用服务工具的相关研究提出假设,以五大信用服务工具对消费者信任感知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人信任倾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五大信用服务工具的信任感知;声誉反馈和商誉标识对消费者信任感知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方保障服务和信用印章,第三方支付担保的影响不显著;第三方支付显著影响消费者对第三方保障服务和信用印章服务的感知。  相似文献   

9.
赢回策略对顾客忠诚行为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小飞  狄强  郭洪 《科研管理》2009,30(6):83-90
摘要:流失顾客的赢回管理将是营销学界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关系投资和价格促销不仅是获得新顾客的重要营销手段,也是赢回流失顾客的主要策略。但是,关系投资和价格促销这两种策略,哪种策略能带来更多的顾客信任、更高的顾客忠诚是学术界和实业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开展经营的外国企业对中国本土“关系投资”的运用持怀疑态度。本文通过对121家酒店,共1074名“失而复得”顾客的调查发现,关系投资策略比价格促销策略能显著地增强顾客对酒店的信任感和情感依附、降低价格敏感度,也能更好地促进顾客对酒店作出情感性承诺,态度忠诚度和行为忠诚度显著提高。因此,研究结论对指导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强  申亚琛 《软科学》2017,(8):134-138
基于消费者视角,以情绪为中介变量,以预发布策略为调节变量,研究了新产品预发布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价格与创新程度)通过情绪(愉悦与唤起)的中介作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但仅因创新程度而引起的愉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不显著;(2)预发布信息类型、渠道和预发布时间对新产品预发布内容与消费者情绪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各调节变量在4种关系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网络竞争情报研究--竞争者网站的挖掘与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网络竞争情报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竞争者情报的研究问题 ,论述了竞争者网站的挖掘和检测方法 ,讨论了如何运用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研究分析竞争者网站 ,同时介绍了竞争者网站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2.
13.
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浏  肖纯  梁金定 《软科学》2011,25(5):47-52,68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品牌延伸中的相似度因素对消费者不同品牌偏好度在延伸评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高度偏好品牌还是在中度偏好品牌延伸情境下,当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产品满足一般程度的目的一致时,消费者比较难以对相似度做出迅速判断;消费者对高度偏好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随着母子品牌产品之间相似度程度的增强而强化,反之亦然;消费者对中度偏好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与母子品牌产品之间相似度程度先强后弱,呈倒U型关系。最后对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及研究方向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  黄鲁成 《科研管理》2002,23(4):30-34
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拥有不同的优势。现有的技术创新研究基本上是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裂开来,单纯从市场或市场组织方面孤立地研究某一种类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情况;而在有关的产业群研究中,又都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从小企业群集的角度来分析,而很少考虑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协同竞合角度来分析,本拟就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从而给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提供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桂林毛尖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其品牌竞争力的相关对策,不断提高桂林毛尖茶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品质,提升桂林毛尖茶产业水平,推进桂林毛尖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运用2008-2014年面板数据,构建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对学科发展水平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图书馆建设与学科发展之间既存在长期的均衡作用,同时存在短期的影响作用,且短期的弹性高于长期的弹性,同时图书馆年度经费的投入对科学研究的影响高于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亚东 《科技广场》2012,(6):107-109
无人值守是电力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变电站运行方式,本文根据油田电网发展和电力系统改革的要求,对油田电网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改造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产业组织理论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研究是在熊彼特假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包含两种理论路径:一是继承早期产业组织理论所坚持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对技术创新投入与静态市场结构特征相关性的分析;一是在熊彼特所开创的动态分析思想基础上,从产业演进动态过程中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本文对两种理论路径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并从整体理论发展过程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述,然后借鉴相关理论,分析了从中国产业演进动态过程中把握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基本思路,进而分析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