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中生》2007,(3):57-57
为什么会有星光闪烁的现象呢?这还得从地球大气的变化说起。众所周知,宇宙中各种行星的运动,均是一种匀速的旋转运动,也是一种相对较为平稳的运动,按理说是不会出现时明时暗、上下跳动和左右摇晃等所谓星光闪烁现象的,而人们之所以感觉得到星光闪烁,是由于地球大气经常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缘故。大气经常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玲子 《课外阅读》2015,(3):29-30
<正>未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能会远远高于当前的水平。很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一后果对地球上农作物的生长意味着什么。日前,科学家指出地球上一些最重要的农作物如果生长在那样的大气条件中,它们所包含的一些关键营养成分可能会降低。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观测当空气中的二氧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放入匀强外场中的点电荷为例,介绍了不同电势零点的电势叠加,并从MATLAB的电势叠加曲线出发,讨论了零点选取对电势曲线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气热状况     
地球表面处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交互作用之中,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运动过程,包括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复杂的生命过程,其中大多数过程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透过地球的大气“外衣”到达地表,经过一系列能量转化之后,形成对地球生命有深刻影响的大气热状况.  相似文献   

5.
问答一角     
问答一角问;如果没有太阳大家都会冻死;但如果地球不散热,我们一样会热死,究竟地球怎样散热的?答:地球要散热,其实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直接将热以红外线形态放射出去。这些红外线会被大气中的分子吸收,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有时亦会被云层的液体和结了冰的...  相似文献   

6.
谈氢超电势     
介绍了氢阴极超电势产生的机理,机理共有四步,其中第二步电荷迁越电极金属/溶液相界面的放电反应是控制步骤,举例介绍了氢阴极超电势在科研和生产中的有利与不利作用,以及影响氢电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都知道,地球的周围包裹着厚厚的一层大气,形成大气圈。若没有这些大气,我们就不可能见到自然界中的风、云、雨、雪, 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不会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更不会有我们人类。正是这些大气使地球上产生了生命,并使生命不断繁衍发展,从而形成五彩缤纷的自然界。可是这层厚厚的大气又是如何形  相似文献   

8.
加速碳素吸收有助逆转趋升气温近年来世界各地天气的严寒酷暑,反复无常。气象学家认为原因在于日趋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中尤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甚。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化石燃料和汽车的普遍使用,工业国家排放至大气的二氧化碳逐年增加,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导致举...  相似文献   

9.
电势是高中物理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学生他对电势的理解有多深,决定了这个学生对电场这一章的掌握程度有多深。电势的概念对多数学生来说是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个拦路虎,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课本又采用先讲电势差后讲电势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可见电势的理解之难。下面本文就自己对电势概念的理解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材分析】包围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章主要探讨大气运动的发生、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等。教学时间安排8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3  相似文献   

11.
褚建花  张东 《物理教师》2001,22(9):16-17
电势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与高考大纲相比,竞赛对静电场中的电势这部分内容,只增加了“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这几个要求.应该说,增加的这些内容并不是很难理解的。但在竞赛中这种题的得分却常常偏低.究其原因,是学生们在学习解决这些问题时,只是机械地套公式,而没有真正掌握公式的特点,没有掌握解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地球大气的物理变化与海洋的物理化学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大气中氢离子的失衡导致氢氧根离子、氯离子等一类的极大饱和,使海洋中的盐碱浓度增大,从而致使海洋中某些生物(例如恐龙)无法生存最后灭绝。这也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一个很重要原因,特别是太阳的剧烈活动是地球变暖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3.
易木 《宁夏教育》2005,(3):36-36
科学家介招,与国外已开展工作的冰穹F等地点相比,冰穹A地区直接接受来自地球平流层大气的沉积,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侯和大气环境信息。冰穹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资料,是地球气候环境动力系统中的最重要驱动源,是现代地球气候环境动力学本底观测的最理想区域,  相似文献   

14.
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风的源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存在的情况下,推动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那地球上的风向就十分单调,只有从高纬(极地地区)吹向低纬(赤道地区)的风,且一律是冷风。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自转偏向力,使地球表面的风向也变得复杂起来,如何正确地判断各地的风向,也就成了同学们学习中较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雁 《生物学教学》2001,26(10):2-4
本文从大气、水、气流和洋流,物种四方面论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下,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人类终将会解决环境难题。  相似文献   

16.
大气压是初中物理第一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将对有关地球大气、大气压及其变化作一简要介绍。一、大气与大气压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它对地面的物理状况及生态环境有决定性的影响。干燥大气的组成如下表所列: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气基本上是由氮和氧组成的。其他气体含量虽少,但它对地球上的生命却极为重要。水汽和二氧化碳是动植物肌体所必需的。上表中水汽含量未列入,因为水汽是地球大气中最不稳定的部  相似文献   

17.
这几年,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感觉到一年四季的气温总是偏高。冬天暖和,夏天更比以前热。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全球气候变暖”也叫“温室效应”,被列为本世纪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热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来决定的。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而大气中的二氧…  相似文献   

18.
气压公式及其温度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和分析了量度地球大气压强的近似公式,并用不同物理模型对其温度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9.
生命起源的新思路生命起源极其复杂,过去限于纯粹的推测.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L·Miller)进行了模拟实验,从此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他将还原性混合气体(CH‘、NH3、H、H刃)泵入密闭的玻璃仪器内经受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大气中的雷鸣闪电),结果合成出多种有机物和组成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米勒的实验企图向人们证明,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是完全可能的.他的出发点是:远离太阳、变化较小的木星和土星,它们现在的大气成分主要是CH。、NH3和H。;由此推想,原始地…  相似文献   

20.
有时我们正在收看的电视图像突然间不清晰了,甚至完全消失,经过不长时间电视图像又恢复正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发生这类事情与神秘的地球电离层和磁层有关。地球电离层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距地球表面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完全电离的大气区域称为磁层。电离层的形成。地球高层大气的分子和原子,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形成等离子区域即电离层。电离层的结构。电离层在垂直方向上呈分层结构,一般划分为D层、E层和F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