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师小传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维德拉(1547~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作家之一。塞万提斯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除长篇小说《堂·吉诃德》外,还有悲剧《努曼西亚》、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又译《惩恶扬善故事集》)、长诗《帕尔纳索斯游记》,作品中饱含着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与同情、对权贵与教会的讽刺与谴责。分享经典【读书人语】作为一名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作家,塞万提斯为世人创作了一部不朽的作品——《堂·吉诃德》,也塑造了一个崇高、可敬的疯子形象——堂·吉诃德,他以其典型性格中的矛盾性和…  相似文献   

2.
《堂·吉诃德》(以下简称《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其作者米盖尔·德·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他和巴尔扎克一样是“超群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3.
文学往往是现实生活的一面真实的镜子,一部文学作品的不朽也往往有着深层的心理基础。本文以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为例,从分析主人公堂·吉诃德集“疯魔的骑士”与“睿智的学者”于一身这一现象出发,试图找出文学的角色分析与医学的心理治疗之间的关联,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阐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4.
你正一步步地被引入一个小径交叉的花园。或许你的主意会变得忽左忽右,发现自己已陷入矛盾之中。到底是什么错了?一、《唐·吉诃德》中的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丘·潘沙成了一个小岛的统治者。那里有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旅游者都要回答一个问题。问题是: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旅游者回  相似文献   

5.
典型化是人类艺术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举凡世界文学史上的名师巨匠都非常成熟地运用了典型化手法。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汉姆莱特》莫利哀的《守财奴》、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以及果戈里的《钦差大巨》等作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 《课外阅读》2010,(15):36-37
在欧洲近代史上,有一位让人心疼的大师,那就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作者。  相似文献   

7.
主要以薄伽丘的《十日谈》 ,拉伯雷的《巨人传》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为对象 ,从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创作 ,探讨这一时期的小说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如果只是把《西游记》当成儿童故事 ,或当成惩恶扬善的幽默谈笑 ,那是一种悲剧。《西游记》其实和《唐·吉诃德》一样 ,是一个时代的映照 ,是启蒙思潮的载体。所不同的只是 ,《唐·吉诃德》映照的启蒙思潮在欧洲成了气候 ;而《西游记》代表的启蒙思潮却被扼杀了  相似文献   

9.
年前 ,教育部颁布的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特别指定了 2 6种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 ,分初中部分 9本和高中部分 1 7本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独家出版发行。第本书前加有专门为中学生撰写的导读文章 ,深入浅出地交代了写作背景、作者简历和文学特点。初中部分高中部分哈姆莱特西游记论语通译堂·吉诃德水浒三国演义歌德谈话录朝花夕拾红楼梦巴黎圣母院骆驼祥子呐喊欧也妮·葛朗台繁星·春水女神复活鲁滨逊漂流记子夜普希金诗选格列佛游记家泰戈尔诗选教育部指定26种中学生课外必读书@刘勇  相似文献   

10.
1982年12月10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为马尔克斯颁发了诺贝尔文学奖。各国文学评论界都对马尔克斯作出高度评价。英国《泰晤士报》说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伟大的小说家”;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同样是拉丁美洲的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文学评论家约翰·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阅读这部作品时,“如同阅读《堂·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尔贝里·芬历险记》一样引人人胜。”  相似文献   

11.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一个最完美、最逗人喜欢的喜剧形象。堂·吉诃德形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喜剧角色,但与福斯塔夫相比具有不尽相同的审美意义。通过两者的比较能更好地体现这两个典型形象的异同,并进一步揭示出两位文学巨匠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对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的屠格涅夫称赞唐&;#183;吉诃德,有不可动摇的信仰,他坚决相信,超越了他自身的存在,还有永恒的、普遍的、不变的东西;这些东西须一片赤诚地努力争取,方才能够获得。桑丘是现实的,现实的桑丘则是唐&;#183;吉诃德的另一面镜子,他们彼此交映出无限深度。唐&;#183;吉诃德与桑丘折射出的自我,令人遐思神往。  相似文献   

13.
1967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发表,无疑是在拉丁美洲文坛上引起了一场“地震”。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智利作家聂鲁达称赞《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美国评论家约翰·巴思说:《百年孤独》是“本世纪下半叶给人印象最深的一部小说,而且是任何一个世纪这类杰出作品中的杰作。……就如同《唐·吉诃德》、《伟大前程》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样,引人入胜。”1982年马尔克斯主要因《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现已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发行一千  相似文献   

14.
“另”类作文是近两年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9年高考作文首次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另”类作文,如山东省一考生的《堂·吉诃德新传》(《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1999年12期),江苏省一考生的《移植记忆》(同上,1999年9期),以文学人物新传和新闻集锦的形式来写,都别  相似文献   

15.
“另”类作文是近两年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9年高考作文首次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另”类作文,如山东省一考生的《堂·吉诃德新传》(《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1999年12期),江苏省一考生的《移植记忆》(同上,1999年9期),以文学人物新传和新闻集锦  相似文献   

16.
《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狂人日记》的跨文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狂人日记》的人物、作者、文本接受的跨文明比较,可以看到:人类具有普世性价值观念,之所以有些文明对这些普世性价值偏离,很可能与某些制度设计和社会存在相关联。所有传世经典文学作品都必然表现出对人类普世性价值的憧憬。这样的传世经典如果一时难以被其同胞接受,在其后世终将觅得知音。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学名著《唐·吉诃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萨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了这个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到达这个岛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回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  相似文献   

18.
国王的绞刑架 世界文学名著《唐·吉诃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萨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了这个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到达这个岛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回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  相似文献   

19.
提起西班牙,斗牛舞曲仿佛在我们耳边响起,斗牛士矫健而潇洒的身影仿佛在我们眼前浮动。西班牙是一个不缺少激情的民族,他们勇敢、坚毅、富有挑战精神。而享誉世界的唐·吉诃德正是这种精神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20.
向风车冲击——堂·吉诃德的举动是滑稽。风车不是敌人,但他还是不能不向风车冲去。由此联想到,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我们自己的“风车”。 电大是远距离教学,需要多媒体、多载体,“教学辅导资料”是一个重要方面军。几年实践证明,一些刊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自然竞争中,它们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声誉。但是,在“一般”意义上讲,问题还在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