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在许许多多方面继承、坚持、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仅略谈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两个问题。 一、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①,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用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是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有通过暴力革命。”②因此,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夺取国家政权,翻身和解放的根本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而要在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关于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理论主要包括: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必须以农村为战略基地。这种武装斗争的中国特色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上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俄国是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定历史条件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接着又打退外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反革命叛乱,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胜利。列宁指出:“毫无疑问,没有这一特征,没有革命暴力,无产阶级就不能胜利。但同样毫无疑问,只有在革命发展的一定时期,只有在一定的特殊的条件下,革命暴力才是必要的和合理的革命手段。而组织无产阶级群众,组织劳动人民却始终是这个革命无比深刻的、久恒的特点,始终是革命胜利的条件。”“无产阶级专政不只是对剥削者使用的暴力,甚至主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对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重要环节和无产阶级专政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构成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不仅要同资产阶级及无产阶级运动内部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而且要教育群众认识暴力革命的必然性并联合起来投身革命实践。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消除旧有意识形态影响、培养新人,在推动社会精神生产和提升个体思想道德水准基础上,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做相应准备。这种思考的理论表达,对于加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两个伟大革命”有着重要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百零四年前,法国无产阶级在摧毁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之后建立的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虽然巴黎公社仅仅存在了七十二天,但是,“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公社的原则,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过程中,实行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这些措施中,也包  相似文献   

6.
《国家与革命》国家观是列宁在继承和发展马恩国家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文献。本文通过对《国际与革命》中国家的起源与本质、暴力革命与国家消亡的相互关系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探究,进一步完整的认识和学习列宁的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7.
革命导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这部光辉文献中,科学地总结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宝贵历史经验,深刻地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  相似文献   

8.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著作。凡是认真读过这部著作的人,无不为其理论的博大精深,思想的深邃科学,论证的透彻严谨所折服。《国家与革命》这一书名展开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其中心是要阐明“国家对社会革命的态度和社会革命对国家的态度”。对于这样一个“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的命题,作者在“初  相似文献   

9.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半国家。这一思想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及其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一思想,对我们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原则,是很有意义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半国家的思想,在马恩著作中有过多次阐述。例如1873年恩格斯在《政治冷淡主义》一文中,就指出: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专政,只是“赋于国家以某种革命的暂时的形式”。(《马恩选集》第二卷第556页)1875年恩格斯在给倍倍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前,高尔基不赞成暴力革命和任何武装斗争形式。1917年7月,他写道:“我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能够拯救我们的祖国免于毁灭……如果一场革命不能在国内发展迫在眉睫的文化建设,那么,在我看来,这场革命便是无结果、无意义的。”在十月革命爆发的前一周,高尔基在他主持的《新生活报上》发表《不能沉默!》,  相似文献   

11.
《1852年马克思对问题的提法》,见于列宁的光辉著作《国家与革命》第二章第三节,是列宁在1919年12月《国家与革命》再版时增写的。 《国家与革命》是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的伟大著作,是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反对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战斗纲领。  相似文献   

12.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一篇重要的纲领性文献,它发展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学说,是马克思同拉萨尔派机会主义进行斗争的产物。在今天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学习这一光辉文献,感到无比亲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尖锐指出:纲领草案不去揭露当时德意志帝国的阶级实质,不谈无产阶级应该用暴力革命摧毁德意志帝国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反而侈谈什么“用一切合法手段来争取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依靠当时的“国家帮助建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合作社”。这完全是拉萨尔机会主义的陈词谰调。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不仅通过阶级斗争,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更重要的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向无阶级社会过渡。因此,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马克  相似文献   

14.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探讨了现在社会内部或多或少隐蔽着的国内战争,直到这个战争转变为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巴黎公社革命首次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见变成了现实,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它虽然只存在短短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创造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它在社会主义民主和廉政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至今仍闪耀着历史的光辉,对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扫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求得解放的必经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中心内容。一切反对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者,都力图在这个最根本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正”。因此,“如果不在‘国家’问题上反对机会主义偏见,就不能展开斗争,不能使劳动群众摆脱资产阶级影响,特别是摆脱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热潮中,毛主席发出了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一指示十分重要。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和批判,是我国政治思想战线上又一次重大斗争,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斗争。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梁山泊农民革命根据地,在晁盖正确路线的领导下,曾经搞得很兴旺,可是宋江篡权以后,就把它出卖了。列宁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却把苏联变成了社会帝国主义国家。这就是“不动枪,不动炮,城门楼上换旗号”,旗号一换,什么都是别人的了。所以,不能光顾粮棉油,不问路线对头不对头。评论《水浒》不是文化界打笔墨官司的事。这对于共产党人、中国无产阶级、贫下中农和一切革命群众,在现在和将来,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都有重大的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反动的《哥达纲领》竭力掩盖阶级斗争,掩盖德意志帝国的阶级本质,离开了对国家的阶级分析,空谈什么“自由国家”,并荒谬地大谈特谈什么“用一切合法手段来争取自由国家和社会主义”,等等,用以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反对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深刻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以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针锋相对地给拉萨尔主义以致命的一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这部光辉著作中,总结了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地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理论。列宁精辟地阐明了被推翻的资产阶级并不甘心于它们的失败,而是“凶猛十倍”地向无产阶级反扑。因此,“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 时代的浪涛汹涌翻腾, 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挥笔投入伟大的斗争。 打开金光四射的《共产党宣言》, 翻开灿烂夺目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暴力”、“革命”、“斗争”、“专政”, 伟大的真理呵,在胸中发出阵阵回声。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与革命》共有六章:第一章,分别从国家起源、特征、作用等方面,阐明国家的阶级实质。从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并根据俄国的实际,进一步论述了这一思想。第五章主要阐述无产阶级国家消亡的条件,并强调在共产主义实现以前,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