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中林 《湖北教育》2002,(21):21-22
一、设计三维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大突破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维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三维教学目标”直接移植于新课程总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做法,忽视了课程目标体系与课程资源,这是对新课程总目标的简单迎合。教学目标应在“三个维度”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学段目标、课程资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确定,而不是直接根据“三个维度”这个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而确定。  相似文献   

3.
一、对“三维目标”——语文素养的思考 新课标提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语文基本理念,并且以此作为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蕴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  相似文献   

4.
一、反思新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 (一)学科目标的三维设计 新课程改革依然是一种目标导向课程设计。总体上,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学科层面上,各科课程标准专设“课程目标”一节表述,三维目标被细化和具体化。学科内的单元设计、专题设计或模块设计,结合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三维目标又进一步被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准确的完善。小学科学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倾向.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整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实现科学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的预期。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化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一节课将选择什么样的课堂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也关系到整体的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关于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研究也比较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兼而有之。然而,在一线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在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时仍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目标设计体系不规范 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内容范围应该是一致的。依照《化学课程标准》或《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体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这三方面的目标整合在一起实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实现教学目标,真正体现课改新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也许是习惯使然,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依旧沿用旧的目标体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或者是干脆把所有的教学目标写在一起,用“教学目的”表示。试想,如果课改新理念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都没有得以体现,那么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呢?  相似文献   

7.
“过程”目标化,值得三思!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把“过程与方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我感到困惑和茫然。焦点是“过程”到底可否定位于“目标”(无论课程目标,还是教学目标,抑或学习目标)?“过程”在课程目标体系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过程”对于“方法”而言.是两个并列的“目标”术语,还是前提与目标、途经与目标、经历与目标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新教材使用的深入。教学研究需要更加细致、具体,由课程改革初期的宏观把握课改方向和新教材理念.转向微观、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有些在课改、新教材使用初期不太重视的东西逐步被发现。需要解决。如教学目标设计中部分教师经常会为信息技术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好把握而困惑、茫然,设计的教学目标大、空、虚,就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探讨该问题目的是让教师们清楚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把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的方法;信息科技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的课程目标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如何分类、分层。为教师们全面、准确、具体的制定每一单元、项目、活动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与旧大纲相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标准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最大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一、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1.知识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关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把知识和能力、目标与情感、…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发展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国家对人才培养新要求的时代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引领的科学性等特征。研究认为,信息科技课程目标可以划分为内容目标、活动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四种类型。基于课程目标类型,通过“分解”“开发”“凝练”等教学转化策略,使用设计教学、实验学习、体验学习等教学方法,有助于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一、“三维目标”的内涵 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地理课程目标,简称“三维目标”。本文中的“三维目标”包括课程“三维目标”和教学“三维目标”。地理课程“三维目标”指地理课程标准中课程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分解。  相似文献   

12.
课程目标不仅是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因此准确把握课程目标的变化导向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将2011年与2022年两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部分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明确修订前后的变化。对比结论如下:2022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目标更趋整体化、具体化、减负化,以及更具实践导向性。教学目标依据课程目标而制定,故而对一线义务教育地理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出科学、明确、简要、实践化的策略建议。总体来说,“新课标”课程目标部分核心素养凸显,表述由三维目标落实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上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现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教学中实施三维目标,不是将三个维度的目标简单叠加。而是要根据语文的教学特点、具体的教学内容等情况进行有机整合。本文在大量课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夯务实三维目标整合的基点”等三大策略,试图提炼出整合三维目标的有效策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4.
从总体上看,“阅读”课程目标在设计上,体现了总分结合、梯度有序的特点。“总目标”中的第7条属于“阅读”的总目标,四个学段中的阅读目标属于分目标,学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它们之间是“纲”和“目”的关系。四个学段阅读目标之间是按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的,体现了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因此,要正确把握阅读课程目标的设计特点,必须弄清两方面的整体联系:一是各学段阅读目标内部的整体联系;二是各学段阅读目标之间的整体联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反思新课程设计的基本问题(一)学科目标的三维设计新课程改革依然是一种目标导向课程设计。总体上,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学利层面上,各科课程标准专设“课程目标”一节表述,三维目标被细化和具体化。学科内的单元设计、专题设计或模块设计,结合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三维目标又进一步被可操作化。三维目标的设计作为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足必要的,但各个学科和学科的各个部分都机械地套用三维目标进行设计又是机械的和危险的。从实践角度讲,三维目标应当有更科学更容易操作的维度划分,即应为知识与…  相似文献   

16.
韩宏  韩煦 《宁夏教育》2012,(2):46-47
音乐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整体设计中的一部分,是落实每节课音乐知识系统本身“教学目标”及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要求所要采取的具体的方案。音乐活动设计必须与课程方案目标、学科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精辟而又系统地阐述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是指导《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的依据。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坚持“依标施教”,就是强调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结合省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教学观摩课,笔者认为,坚持“依标施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落实“三维目标”;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三、充分挖掘现有教材资源,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这是对原有课程目标的重大调整,也是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措施。为了在教学中全面落实上述课程目标,需要认真学习课程三维目标,深刻把握其内涵,解决认识问题,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学习,笔者认为三维目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发展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三维”目标整合实施,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为此,已有的传统的评价体系必然要被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目标需要的、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以往教学过程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机械获取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方法的关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弊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都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这无疑告诉我们,“三维目标”中的每一个维度都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一些教师或仅仅关注“三维目标”中的某个方面.或将其中的某一个目标作为主要目标,而将其余目标作为“主要目标”的“副产品”,只有“三维目标”之“形”,无“三维目标”之“神”,影响了新课程的科学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