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敢向你保证,伦德尔是一个非棒的体能训练标兵,他比我厉害多了,尽管我们之间有13岁的年龄差距。"这些话出自穆雷40岁的体能教练杰兹·格林口中。在澳网穆雷的新闻发布会开始前,杰兹·格林在发布厅做了一分钟的发言,而内容都是伦德尔写的。"我们买了一个新的训练器械,叫Versa Climber。而在去年美网的时候,杰兹和伦德尔打赌,说伦德尔在这个器械上的训练绝对比不过自己。"穆雷在为《澳大  相似文献   

2.
胡力涛 《网球》2011,(11):44-44
毫无疑问,穆雷是今年整个“亚洲赛季”的最大赢家,从曼谷、东京到上海,以一拨15连胜拿到了三站不同级别巡回赛事的冠军(分别是250、500和1000)。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穆雷也是美网后对ATP冗长赛程安排发出不满声音的大牌球员之一,相比德约科维奇、费德勒干脆直接退赛的行为和纳达尔、罗迪克略显尴尬的成绩,穆雷在亚洲获得的“全勤奖”与他此前的抱怨形成了相当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3.
保罗·费恩  李硕 《网球》2013,(10):54-59
对瓦林卡来说,201 3年美网是他职业生涯最美好的时刻,而对于他的同胞瑞士球王费德勒来说,本届美网可能是他最郁闷的时刻了。瓦林卡总是被看做费德勒之后的"瑞士二号选手",但他在本届美网上演大爆发,战胜了卫冕冠军穆雷,以28岁的年龄职业生涯首次闯入大满贯4强。  相似文献   

4.
2012年度花边     
刘彤 《网球》2012,(12):106-109
1人物:穆雷关键词:恐婚结婚劲爆程度:☆穆雷恐婚?这样的论断大都是来自他在大卫·弗罗斯特的电视专访上的高谈阔论,说什么无论女友怎么催他,他是不会陷进婚姻去的。但在美网夺冠之后,穆雷的婚期还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英国媒体爆料,两人将于明年温网结束之后结婚。对此,穆雷也罕见给予回应:  相似文献   

5.
当乔科维奇回球下网那一霎那,全英俱乐音部暴发出长达2分钟的高分贝欢呼,穆雷没有像去年美网首夺大满贯那样尊在地上不知所以,而是扔掉拍子和帽子,振臂怒吼。但穆雷依然是穆雷,他在瞬间的狂喜后变得如之前一般内敛。  相似文献   

6.
《网球》2006,(10)
小将穆雷近来呈窜升势头,即使碰见费德勒也照赢不误。然而,从穆雷的比赛中,我们却并没有看见他有多么令人惊艳的技术。既然如此,就一定有人会问了:"那他凭什么赢球?"变化,是穆雷最大的资本。技术相对全面的穆雷,不仅精于击球方式的变化,而且对于击球节奏的变化也颇具心得。下面我们来仔细看看,穆雷是如何利用变化赢球的。比赛回放:如图。2006美网1/8决赛,穆雷 VS 戴维邓科的第三盘。一开局,穆雷就拿到一个破发点。从这一分发球开始,戴维邓科就掌握了主动。在接下来的底线对抗中,戴维邓科一点一点地在压缩穆雷的回球时间。眼看就要实施  相似文献   

7.
擂台     
《网球》2014,(1):9
去年年末,穆雷因伤错过了包括上海大师赛、年终总决赛在内的多项重要比赛。新赛季拉开战幕,你认为休整了几个月的他能够在澳网问鼎职业生涯第三座大满贯冠军奖杯么?YES我不会奇怪穆雷重复今年纳豆的轨迹,美网温网都拿过,忽略掉最不擅长的法网,今年穆雷应该会集中精力在澳网上了。——瓦林卡年终要加油/微博网友墨尔本并不是穆雷的福地,每次英勇地闯入决赛,却一次次在球迷的期望中捧盘而归。但还是希望他能像纳达尔那样,以新的面貌强势回归,拿下早就应该得到的澳  相似文献   

8.
《体育博览》2013,(4):25-25
就在刚刚公布的体坛的奥斯卡盛典——之013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颁奖典礼中.英国网球选手、瑞士雷达表全球晶牌代言人安迪穆雷凭借美网冠军以及伦敦奥运会的男单金牌和混双银牌的绝佳表现.力压群雄,摘得“最佳突破奖”。他也用自己的杰出表现,另网球项目连续四年在世界体坛大放异彩。2012年对于安迪谚雷来说是充满挑战突破的一年,也是RADO瑞士雷达表与这位未来之星结缘的开始。一路遥遥领先杀出重围.穆雷在不断挑战着自己的同时,也一再突破着历史。从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伦敦奥运会到美网大满贯.RADO瑞士雷达表成为安迪穆雷的“幸运之表“.一路见证他的夺冠时刻。  相似文献   

9.
盘点·赛事     
《网球天地》2011,(11):132-135
头号种子乔科维奇也许不愿连胜记录以被战败终结.在决赛中4:6、0:3落后穆雷的时候因伤退赛。本周状态复苏的穆雷半决赛击败了美网系列赛红人费什.携赛季第二冠和十足的信心.在一周后赴美网再次向大满贯发起冲击。但结果是,此次拱手相让的乔科维奇抢得了美网头衔。  相似文献   

10.
那么近     
《新体育》2012,(10):9-9
2012年9月11日,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英国选手穆雷3比2战胜德约科维奇,捧得美网冠军奖杯,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大满贯奖杯。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美网决赛.费德勒打中最后一记制胜分,到今年温网半决赛.穆雷最后一个球打下网.其间已经隔了将近3年。在一个网球迷的生活中.这段时间足够改变很多事。  相似文献   

12.
Serra 《网球》2010,(9):14-15
两名在夏季寻求变招的选手在多伦多走到了最后,穆雷和费德勒都为自己的前途来了个决定性的侧身,这已经昭示了美网肯定不会是巨头们陈旧的缠斗,而将为网球注入新的内容。穆雷收获巨大,他成为了阿加西以后第一个在加拿大大师赛卫冕成功的选手,结束了对费德勒的三连败,如果他能继续以这种态势在辛辛那提一路高歌的话,  相似文献   

13.
来信选登     
《网球》2012,(10):10-10
serra先生: 我认为本届美网根本没有你们说得那么精彩,因为纳达尔没有参加,你怎么可以想象一个缺少了纳达尔的大满贯会精彩呢?那就像游泳比赛没有菲尔普斯,花样滑冰没有关颖珊,红烧肉不放酱油那样无聊。当然,我这样说丝毫没有冒犯穆雷的意思,但我觉得他这个冠军成色有点不足,他缺乏全世界最残酷上旋球的考验,他是个走运的家伙。——长沙/关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近十年网坛四大满贯单打冠军进行统计,客观分析世界网坛单打竞争格局及趋势.主要结论:世界男子网坛“四大天王”争霸的局面已经形成,费德勒在澳、温、美网中具有统治地位,德约科维奇次之,纳达尔在法网具有绝对优势,穆雷则刚刚实现大满贯,稍显落后;“群芳争艳”是世界女子网坛竞争的主旋律,其中小威廉姆斯在澳、温、美网的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15.
穆雷的解脱     
朱茜 《网球》2012,(10):38-43
纽约夺冠之后的那个凌晨,穆雷带着数十位亲朋好友,来到了曼哈顿的一家餐厅,他花了6,500美元让所有人尽情狂欢,但自己却只点了一杯柠檬汽水,价值6美元。在这个狂欢之夜,穆雷坚持滴酒不沾,正如同他的教练伦德尔同样选择滴酒不沾一样,只是因为他不想错过第二天早上七点钟的早茶。这师徒俩很像:他们都四次闯进大满贯决赛四次失利,他们也都是在第五次才实现梦想;他们都选择在赛后极力压制内心的情感,却在某一个时间点同时微笑;他们在一个狂欢之夜,却都选择保持清醒。穆雷说,自己是一个情绪化的球员,伦德尔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情绪的控制,伦德尔抽尽了他身体里暴躁而懦弱的因子,让他内心变得坚强。在去年,穆雷在比赛中还表现出沮丧、暴躁和喋喋不休,但现在,他勇敢、果断、冷酷,甚至在夺冠之后,他也没有像费德勒那样哭泣。穆雷是一个执着的人,在去年辞掉了克雷特加之后,他就开始了对伦德尔的追逐,起初伦德尔并不为所动,但长达的10个月的追逐之后,伦德尔终于心动了。吉梅尔斯托布曾说过,顶级选手对于教练的需求远没有一个教练对于一份工作的需求高,但穆雷是个例外。很多人都心存质疑,问伦德尔为什么需要一份工作,退役后18年间,他从未对职业网坛的任何事情感兴趣过,甚至连自己曾经的对手麦肯罗和康纳斯,他都选择避而不见。直到现在,伦德尔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自己执教穆雷的真实想法,而相似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只是媒体的揣测,每当有人向他求证,他只微微一笑:“不是我需要一份工作,而是安迪需要我来帮他。”去年十二月份,伦德尔终于答应了穆雷:“我征得了妻子萨曼莎的同意,但家里依然有反对派。”  相似文献   

16.
胡力涛 《网球》2011,(8):32-34
刚刚结束的温网男单决赛,又一次上演了“德纳决”——这是继去年美网决赛后在大满贯决赛中的第二次,但今年已经是第五次。虽然在德约科维奇今年令人称奇的成绩簿上,他也曾取得过对费德勒的三连胜,以及对穆雷的两连胜,但毫无疑问,对阵纳达尔的五连胜,才是塞尔维亚人本赛季登顶世界第一过程中真正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17.
悲喜两重天     
《体育博览》2010,(3):16-17
在美国人惊呼“安迪”被英国人抢走的时候,英国人正期待着澳网能解决其74年的大满贯冠军荒。事实上正是这种普遍的国民焦虑曾经压倒亨曼,如今又压倒穆雷——这个从温网、美网,再到澳网的苏格兰小伙子承载了太多无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我在听说穆雷和毛瑞斯莫合作的消息时心想,什么时候有男选手请过女教练?其实比这个消息本身更让我吃惊的,是穆雷宣布新教练人选的时机,我本来以为他在温网之后才会开始挑选教练,毕竟法网到温网的时间太短了。  相似文献   

19.
巨人的魅力     
从商业广告到电影,来自罗马尼亚的乔治·穆雷杉成为了戏路很广的大明星。从古典的角度来看,穆雷杉不是标准美男子。他的举止从来不优雅,他的英语说得还算过得去,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你认为乔治·穆雷杉只是无关重要的,那就错了,因为他在NBA中最有商业价值。做为生在国外的运动员,穆雷杉要克服很多困难。他凭借自己的实力挤入了麦迪逊大街,成为华盛顿奇才队中锋。其实,对美国大众来说,穆雷衫很好认.也很讨人喜欢。比利·克利斯坦尔为他拍摄了记录片《我的巨人》,将于今年3月放映。穆雷杉第一次商业露面是在ESPN做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对稍稍资深一些的网球迷来说,“四巨头”一定是他们记忆深处最美好的回忆,当然这段回忆到今天早已烟消云散了。第一次有这个称号出现,大约是2008年的美网之后,英国小将穆雷在法拉盛一举闯入决赛,并在次年将自己的世界排名冲到第二位。2008年的男子网坛是怎样的光景呢?费德勒是这座金字塔顶尖独一无二的王者,携43座大满贯奖杯傲视群雄;纳达尔有红土这片后花园,所以他的大满贯也有5座;乔科维奇在当年的澳网收获了大满贯“处女”杯;而穆雷虽然暂时挂零,却气势如虹……这一年,乔科维奇和穆雷都只有24岁,但在四大天王之外的一众对手,却已经不放在他们的眼里了。从此,世界男子网坛开启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四巨头”模式,ATP500分以上赛事的决赛里,几乎看不见他们之外的选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