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歌曲之王"。他一生中创作的艺术歌曲高达600多首,堪称部部经典,具有抒情性强、旋律优美的特点,无论是从声音的控制上还是对作品的理解上,都对演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是每位声乐学习者必学的曲目,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歌曲结构、旋律、和声以及钢琴伴奏等方面进行概述并探讨其在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歌剧史上,威尔第这个名字是相当耀眼的。歌剧之王威尔第的《假面舞会》是他创作中期的一部成功的歌剧,其中女高音的几首咏叹调也是脍炙人口的。本文通过对《假面舞会》里奥斯卡的人物分析以及她的独唱咏叹调《她抬头仰望》的相关演唱处理,例如演唱技巧、演唱风格、演唱情感等方面的浅析,使声乐学习者更加理解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为这首曲目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更好的去演唱这首作品做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曲目选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曲目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演唱者对声乐的学习信心和声乐演唱特点的形成。但是长期来,这一方面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多声乐学习者都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选择曲目,导致了学习效果的缺失。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高校声乐教学中曲目选择的原则,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如何遵循这些原则,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献词》(Widmung)是舒曼艺术歌曲中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中的优美旋律洋溢着热情、喜悦和活力,音乐充满了幸福感。这首艺术歌曲是声乐学习者必唱的"必唱"曲目,也被李斯特改编成为钢琴独奏曲。本文选择四位歌唱家演唱的不用版本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巴洛克时期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作品对美声唱法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们是学习美声唱法必不可少的经典曲目和好教材,并且现在已被声乐教师们广泛应用于声乐教学中。本文以巴洛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在声乐教学中普遍选用的歌剧咏叹调、康塔塔及清唱剧选曲作为研究文本,总结归纳了这一时期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旨在促进声乐教学,帮助声乐学习者更准确地诠释、把握这些作品的音乐风格,全面提高综合演唱能力。  相似文献   

6.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在这首作品的诸多演奏版本中,以钢琴伴奏版的使用频率最高、最为观众所熟知,成为琵琶专业演奏、教学的必选曲目之一。本文从艺术指导的视角对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钢琴伴奏版进行梳理与分析,通过重点乐段的谱例分析去解构这首作品的演奏特点,以及与钢琴伴奏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从学科建设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探寻这首作品对于当代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所谓钢琴自弹自唱就是集声乐演唱和钢琴伴奏为一体,二者相辅相成。它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声乐学习者的效率和作品的完整性,逐渐成为一项学习声乐者的必备技能。它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是声乐学习者不可缺少的基本功。本文主要从钢琴自弹自唱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音高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提高声乐学习者对作品的情感表达、有助于提高声乐学习者的独立练习能力三个方面分析钢琴自弹自唱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飞出这苦难的牢笼》选自歌剧《草原之歌》,现今这首歌曲被收编到很多声乐教材中,是声乐教学和音乐会中常选的曲目之一。解读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以及整体把握作品的演唱处理,是声乐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白毛女》是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部歌剧作品,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价值,它的创作涵盖了多种民族民间音乐形式,展现出鲜明的民族化特点。黎英海以钢琴为伴奏乐器所改编的唱段《杨白劳》深入民心,其钢琴伴奏部分更是发挥着情景交融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歌剧《白毛女》的作品风貌,在了解黎英海音乐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对其改编的唱段《杨白劳》钢琴伴奏处理进行研究,将钢琴与声乐、剧情相结合,达到恰当运用钢琴配合声乐,延展剧情的学术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声乐专业的学习者,除了演唱歌剧、民歌、艺术歌曲等形式的作品外,还应该广泛接触戏曲类声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四川清音"是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演唱需要声音柔美、婉转。本文以《小放风筝》为例,从唱腔到语言的研究,让学习者了解"四川清音"特殊的韵味,喜欢上戏曲,并学会如何演唱。  相似文献   

11.
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曲目对声乐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曲目选择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但是如何科学地选择曲目成为所有老师面临的问题.本文从目前声乐教学中曲目选择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了如何为学生选择适合声乐学习的曲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题是音乐的灵魂”,器乐作品的主题如此。在声乐作品中。主题也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试以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清晨》(Op.4,No.2)为例,从横向的声乐旋律声部到纵向的钢琴伴奏织体写作,初探歌曲音乐中的主题材料一致性及演绎中人声与钢琴的一体化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3.
<让我痛哭吧>是亨德尔广为传唱的声乐作品之一,不仅是声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曲目,也常常被作为音乐会演唱曲目.它对于掌握美声唱法技巧和风格,提高声乐技巧,改善发声方法都十分有益.现笔者就这首咏叹调从音乐和演唱上加以分析,以了解其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4.
声乐作品选择,以歌剧为例,歌剧的每首咏叹调都是作曲家为每个特定的角色而写,而每个歌剧都属于特定的声部类型。作曲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每个角色的声部特征。因此,每首咏叹调的音乐都相当具有针对性。有些曲目,甚至是作曲家为某位歌唱家而写。为此,每位歌唱者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声部的咏叹调演唱。能否根据学生的声部类型,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演唱,这在艺术修养层面,向每位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普契尼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作曲家,其创作的歌剧是世界各大歌剧院竟相上演的主要剧目,歌剧中的很多咏叹调已经成为声乐比赛和声乐教学的必选曲目。文章从普契尼歌剧中的人物形象入手选择了其最具影响力的歌剧中的经典咏叹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促进声乐学习效率和提高演唱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学习声乐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声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系统而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从声音条件、发声方法、曲目与教材、分析作品和二度创作五个方面阐明了良好的基础声乐教学对学习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学习声乐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声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系统而科学的声乐学习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文章从声音条件、发声方法、曲目与教材、分析作品和二度创作五个方面阐明了良好的基础声乐教学对学习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两种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但是二者经常同时在舞台上出现,共同演绎一首作品。这时就需要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互相配合,将乐曲诠释的尽善尽美。优秀的钢琴伴奏者和声乐演唱者充分了解双方的互动关系,在演出时会全力配合对方,共同制造演唱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近现代经典歌剧《白毛女》中的代表性唱段,《恨似高山仇似海》以其特定的故事背景、特殊的歌曲内容和特别的音乐表现手法,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与专业教学曲目中的经典地位。本文从歌曲演唱的情绪把握与技术处理角度,分析该作品音乐发展的层次与情绪发展的过程,提出相应的具体处理方式与方法,力图为演唱这首作品的表演者,尤其是为学习演唱这首作品的民族声乐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声乐钢琴伴奏是一门专门的音乐表演艺术,而使一首声乐作品完美的表现,钢琴伴奏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然而伴奏者须了解歌词的密切配合,即兴伴奏的能力等等弹好声乐钢琴伴奏具备的条件,这些成为关键,从而解决了声乐钢琴伴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