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测试抽油机井液面下降与恢复曲线的基础上,折算出其24小时液面恢复高度,即沉没度,与间抽前计量产液折合出的沉没度相比较,确定停机拐点;其次为不影响其产能,根据其含水不同具体分析,确立相适应的停机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其不同工作参数及其泵效,确立临界开井时间。从这几方面阐述了大面积实行间抽制度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对大面积间抽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测试抽油机井液面下降与恢复曲线的基础上,根据其线性恢复速度曲线,折算出其24小时液面恢复高度,即沉没度,与间抽前计量产液折合出的沉没度相比较,确定停机拐点;其次为不影响其产能,根据其含水不同具体分析,确立相适应的停机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根据其不同工作参数及其泵效,确立临界开井时间。从这几方面阐述了大面积实行间抽制度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对大面积间抽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低渗透、薄差油层的开发开采难度大。当前,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变差,如何保持油田的高产、稳产,保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目前,通过功图测试发现,我队正常生产井沉没度小于50m的油井数在逐渐增加,为了有效控制油田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对抽油机井处于低沉没度工作状态下而造成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油井在合理沉没度区域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4.
曹鲁 《内江科技》2006,27(4):137-137
针对深层低渗油层能量较低的抽油机井,研制了可以在低沉没度下工作的液压充油泵。研究及应用表明,由于其动力活塞的作用,在抽油机上冲程活塞两端压差降低,解决了气体影响抽油泵泵效的难题;其可在低沉没度下工作的特点,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上提泵挂成为可能,从而减小了抽油机的冲程损失,提高了系统效率,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5.
动液面深度是油机井的井口到井下油层表面的距离,是抽油机井定期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动液面深度、井管内的平均声速与其它测试项目的结果相结合可以充分反映抽油机井的工作状态和产能情况,为油井的诊断和维护提供依据。现在动液面测试在日常抽油机井和特殊工艺测试时已经占有相当一部分的理论依据,但是现在面临的测试工艺和技术瓶颈远远不能满足解释、分析地层和抽油机的产能标准,无法制定合理的抽油机工作制度。因此对如何提高自动液面检测仪资料的优质率进行分析与整合。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中沉没度对油井产生较大影响,所以确定油机井合理沉没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蒋红波  凌凯  郑英杰 《内江科技》2011,32(4):106-107
针对全厂抽油机井系统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通过使用机采系统设计软件对抽油机井的泵径、泵深、冲程、冲次等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延长了油井的免修期,也达到了节能降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论述了套压对抽油泵影响的原理,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又通过在不同套压下测得的抽油机井示功图结合量油对比分析进行了验证。并给出了低液面(沉没度在150m以下)井的合理套压范围,对改善低沉没度井抽油泵的.T-作状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在孤东油田开发的过程中,抽油机井采油是主要的采油方式。然而,在抽油机井采油系统中,由于杆管偏磨造成的油井事故广泛存在。随着下泵深度增加、产出液含水上升,偏磨问题呈上升的趋势,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根据油井的偏磨现状,分析偏磨机理,找到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对提高油井生产水平,减轻偏磨造成的影响,减少作业开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阳油田抽油机井平均泵挂为1950米,并多为斜井,井斜、深泵挂导致抽油机井管杆发生弯曲,使管杆产生磨损.目前沈阳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综合含水达到81%,高含水生产加剧了油井的偏磨.根据油井生产情况、偏磨产生的各种因素,结合抽油机井杆管偏磨的力学分析,针对不同偏磨井实施适合的防偏磨措施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有杆抽油系统的供排匹配问题是影响系统效率和油井潜能的根本问题,但以目前通用的技术装备水平,从设计到现场管理的各环节都很难解决。有杆泵智能控制系统针对该问题,整合了信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建立了动液面回波的识别模型与计算方法以及配套的计算控制软件,对包括油井动液面、示功图在内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抽汲强度进行实时控制,从而解决抽油系统供排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部分抽油机井泵效逐渐下降,沉没度逐渐上升。针对实际,本文从流压的变化、高含水对抽油泵摩擦副耐磨性的影响、油管螺纹工作特性、振动载荷对油管的冲击及井底流压对抽油泵充满系数的影响等几方面,对抽油机井泵况变差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油田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开展了抽油机井合理平衡度界限研究及现场试验,确定不同类型抽油机的最佳平衡度值以及合理平衡度区间;并针对供采协调及不协调井,通过举升系统参数合理调整,在提高单井平衡度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为提高抽油机井整体平衡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周茜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126-126
根据近年来开展抽机系统效率及能耗状况普查和测试计算,分析了抽油机井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可行的综合治理方案。对进一步降低抽油机井能耗,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抽油机井的防偏磨措施主要是采取扶正器等措施对抽油杆柱进行约束,应用耐磨材料改善抽油杆接箍的耐磨性,或是优化油井工况改善抽油杆柱的受力等手段,实现对抽油机井偏磨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徐军 《内江科技》2012,(11):110
对于老油区而言,开发周期长,油井含水高,出砂严重,油井杆管偏磨腐蚀问题日益严重。文章根据目前现河油区的开采特点,对抽油机井偏磨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各类防偏磨措施的适应性做了总结,增强了现场抽油机井防偏磨措施选取的针对性,实现根据不同偏磨原因优选最佳的防治措施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控制下的油井振动自动检测及报警装置设计,该种装置结构实现简单,生产成本低,可以直接在抽油机井的井架上安装使用,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的控制下实现对油井振动的自动检测并及时报警。  相似文献   

18.
大斜度、低产液抽油机井频繁检泵,影响了油田开发效益。分析了造成研究区抽油井检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方法实施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抽油机井机械采油是国内外油田最主要的人工举升方式,机采井的系统效能是衡量抽油机井性能的综合指标.各油田现场经常采用各种配套节能技术来改善抽油机工作状况,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机械采油系统耗电量还是居高不下,油井的最大潜能无法有效发挥.为了提高高含水后期的开采效益,通过应用多杯等流型气错、机采井免清蜡、抽油机井节能减速器技术,通过试验井生产,目前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抽油机井的抽油管柱占据测试仪器通道,无法进行常规试井测试,影响井的评价和管理问题,完善并形成了环空直读、泵下存储和起泵测试等系列抽油机井测试工艺,在开展大量现场试井工作基础上,取得了第一手的测试资料,分析了各试井工艺的优点及应用限制,得出了各试井工艺适用的测试井型及测试内容,总结出不同抽油机井试井工艺对测试曲线的影响,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抽油井试井工作及测试资料的处理提供了指导,弥补了抽油机井测试能力的不足,可以为油藏开发中后期油藏评价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