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等学校事故是近年来高校安全的突出工作,而事故的抗辩事由是处理学校事故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关系到高校责任范围、责任认定以及承担的法律后果.针对目今在相关问题上存在的法律界定模糊、责任赔付体系欠缺、学校事故诉讼率攀升等严峻现状,本文从现有有关法律法规出发,阐述相应法律关系,探讨抗辩事由,分析法律基本原则,并基于此提出高校事故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许杰 《教育科学》2004,20(2):53-56
学校事故的抗辩事由是处理学校事故的重点和难点,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责任范围和损害赔偿的数额。本文试从法理上对学校事故的抗辩事由进行初探,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行有关学校事故法规和条例的相关规定,明晰学校事故中的各方当事人的权责,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的体系应当从两个角度建立:从是否能够阻却责任成立的角度看,抗辩事由应当分为阻却责任成立的抗辩事由和责任成立后的减责或免责的抗辩事由;从侵权责任类型的角度看,应当分为过错责任的抗辩事由和无过错责任的抗辩事由。同时,我们应当吸收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中的抗辩事由"精细化"模式的合理因素,对每一类具体的侵权责任,根据其特殊性再考虑是否需要配置特殊的抗辩事由。在此基础上,构建侵权责任抗辩事由的体系。另外,抗辩事由的配置应考量如国家或社会政策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以保证抗辩事由的配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一起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经过和结果对什么是学生伤害事故、学生伤害事故的种类、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责任免除的抗辩事由进行了法律思考,最后对该案进行了法律评价。  相似文献   

5.
所谓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就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提出的证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从而使自己免除产品责任或减轻产品责任的事由。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确立,使产品责任构成条件更加明确,因而可以兼顾有关各方的利益,从而使产品责任法发挥更加积极的社会作用,以避免责任过于严格而给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一、产品责任抗辩事由的成立条件产品责任抗辩事由,可分为产品责任排除的抗辩事由和产品责任减免的抗辩事由,无论是哪一种抗辩事由.其有效成立都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抗辩事由必须具有对抗性在产品责任…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中小学校法律地位、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及校园侵权行为的界定,归责原则以及抗辩事由等的分析,以期在处理校园侵权行为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北京市各级法院的判决分析发现,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主要发生在体育课上,受害人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主,男生多于女生;事故归责以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以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法律适用上重视一般法,忽视与教育直接相关的部门法、特别法的运用;教师教学与管理、体育场地和设施、安全防护和救济等方面的不当和过错是导致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原因。能否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如何认定学校过错,甘冒风险能否成为学校的抗辩事由,是司法实践面临的三个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校事故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事故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实施教育、教育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学生人身伤亡事故。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学校与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之间构成什么法律关系,赔偿的范围、数额标准及由谁赔偿和法定监护人的责任认定等是处理学校事故的基本法律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稳定性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教师违约及其责任承担,学校随意解聘教师和聘用合同被解除后的未聘人员安置。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阙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违约责任的方式应为违约金、赔偿金、补偿金、重新录用和继续履行。我国应建构由教师事由、高校事由和其他事由组成的聘用合同解除事由体系。我国应颁布《未聘人员安置条例》,由政府而非学校承担未聘人员安置的主要责任,同时未聘人员的安置要与其社会保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师队伍建设稳定性的主要问题是学校、教师违约及其责任承担,学校随意解聘教师和聘用合同被解除后的未聘人员安置。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阙如。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违约责任的方式应为违约金、赔偿金、补偿金、重新录用和继续履行。我国应建构由教师事由、高校事由和其他事由组成的聘用合同解除事由体系。我国应颁布《未聘人员安置条例》,由政府而非学校承担未聘人员安置的主要责任,同时未聘人员的安置要与其社会保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校车事故涉及学校、学生、校车公司、第三方等多个主体,分析校车事故中的学校责任,必须在明确多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事故发生时的情形进行判断。建议学校投保校车的相关保险、规范校车管理,建议尽快完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自杀事故时有发生,而学校在事故中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法律条文缺失应如何完善,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而对于大学生自杀、自残责任划分一直以来没有法律条文予以界定。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自杀应该是个人行为,与学校无关,这种观点是狭隘的。通过对高校在学生自杀事故中应承担的责任研究,使高校、在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能够清晰认识到事故中责任的认定和划分。  相似文献   

13.
虞萍 《教师》2022,(8):9-11
近年来,高校内的侵权纠纷屡有发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厘清高校的安全保障义务.高校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是判断高校是否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理论基础.当存在《民法典》规定的自甘冒险、过失相抵、受害人故意、第三人行为等抗辩事由时,应当减轻或者免除高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入学率的逐年增长和学生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得校园伤害事故问题显得日益严峻和复杂。对此类事故法律定性、责任承担等重要问题,现行《教育法》、《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准确界定该事故所涉及的法律概念是处理好该类问题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在校”、“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等概念加以分析,以期对高校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界定有所帮助,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我国学校中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频繁发生。在事故发生后,诉诸法律已成为众多家长维护子女合法权益的首要选择。而在处理这类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学校往往作为侵权主体被告上法庭,要求巨额赔偿。这类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终身的不幸和痛苦,而且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造成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本文从制度的角度对学校频频成为被告的原因作一探讨。一、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缺位学校与学生关系的法律性质是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确定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法律基础,但现有法律、法规对这一性质没有明确规定,就…  相似文献   

16.
我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对民事权益的保护进一步加强。侵权责任免责事由是侵权责任法的一项重要规定,但是由于我国采纳大陆法系的立法传统,在侵权责任立法方面特别是免责事由方面存在不易理解的方面。文章试图对与侵权责任免责事由相关的概念,如: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和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侵权抗辩事由和侵权责任违法阻却事由等概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我国《侵权责任法》中免责事由的规定进行了简要的评析,提出了自己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侵犯著作权的抗辩事由对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双方利益影响重大。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侵犯著作权的抗辩事由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一、著作权法上的法定抗辩事由;二、民法上一般抗辩事由在著作权法上的适用;三、实践中被告常用的几种抗辩事由辨析。  相似文献   

18.
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学校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困扰学校工作、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学校工作人员致学生损害的责任事故更是把学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明确了在发生学校工作人员致学生损害的责任事故时,学校承担替代责任的构成要件与抗辩事由,以期学校能加强对教职员工的日常管理,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9.
学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对学生的责任不明确,学校管理权的性质不明,还在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内容没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解决学校事故的根本办法在于从学校事故的现状出发,早日出台《学校法》。  相似文献   

20.
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学校办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是困扰学校工作、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严重问题,特别是学校工作人员致学生损害的责任事故更是把学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本文明确了在发生学校工作人员致学生损害的责任事故时,学校承担替代责任的构成要件与抗辩事由,以期学校能加强对教职员工的日常管理,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