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高校伙食成本核算的现状高校伙食成本核算已进入回收部分间接成本阶段,多层次经营性服务已稳步地向市场过渡。在高校伙食管理费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回收部分间接成本,弥补了伙管费的不足,增强了高校的办伙活力。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了高校伙食管理企业化、社会  相似文献   

2.
九二年的贵州会议以后,全国部份高校逐步实行了回收部份伙食间接成本,这标志着高校伙食经济体制的改革开始启动,是对高校几十年纯福利性伙食的历史性的突破。几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伙食管理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回收部份乃至全部间接成本,逐步达到全成本核算,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探讨的课题,本人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1.关于成本的概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费用,将费用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就形成了成本。伙食部门在制作和销售主副食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就是伙食成本。成本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计量收益的依据,是企业制定价  相似文献   

3.
从80年代初,在全国推行伙食半企业化管理的承包制起,高校伙食管理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从按营业额比例划拨管理费到改暗补为明补;取消管理费,实行微利经营;回收伙食间接成本;引进社会餐饮业等等。在管理体制上由行政型的伙(膳)食科(处)到半行政、半企业性质的饮食服务中心或向企业型的饮食服务公司发展。应该说,高校后勤伙食管理改革路子是正确的,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实现餐饮服务社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里就我国高校跨入21世纪的餐饮服务社会化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转变高校办伙的思想观念高校后勤伙食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社会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去转变我们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首先是学校领导要认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高教局伙食处和北京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于1995年3月底至4月中旬,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和问卷等形式。调查了高校膳食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是核拨伙食管理费、回收间接成本及伙食价格问题。另外,吸收了30所院校文明校园建设考评积累的资料,这是涉及面较宽的一份调查材料,可供进一步深化膳食管理改革之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伙食管理改革形势发展很快,体制改革、“四基”建设、多种经营、多层次服务等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一些高校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中,扎扎实实从内部管理入手,从基础工作做起。如何搞好经营管理,发挥内部运行机制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特别是高校伙食管理的岗位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更具迫切性,对于深化伙食管理改革,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推进改革进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调动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校伙食管理中的岗位劳动分配问题,略谈如下粗浅意见。 1.岗位劳动分配现状分析高校伙食管理的岗位劳动分配,随着改革深入发展,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形式的分配原则,采取不同形式的按劳分配办法,如按劳动定额分配、按回收间接成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校伙食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是明确的。但在由福利型食堂到服务型食堂的过渡中,增收间接成本不可一刀切是当前伙食改革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根据高校后勤服务具有经营服务和“三服务两育人”的双重属性,高校伙食应该灵活,适度的增收间接成本。在努力办好学生大伙的同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品种,多范围的服务,让师生逐步适应和承受得起增收的间接成本,是宁夏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培养成本核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学校培养成本核算中应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分类核算原则,明确成本核算期、成本核算范围、专任教师与职工的比例、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比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折旧期限、高校标准培养成本,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审计与监督机制以保证成本核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伙食改革历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已经逐步踏向社会化进程。饮食改革的目标是社会化,对于间接成本的回收、全成本核算以及企业化管理体系的最终形成,《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均从政策上给予肯定,因而并不存在有关可行性的争论。但是,对于如何正确地进行成本回收,各高校存在不同的做法,笔者想就此提出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知道,社会化的进程确定后,高校伙食改革的关钻在于转换机制,使饮食生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营行为上从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无偿的、封闭的“祖利型”“行政管理型”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我经营型”,真正实现最终的自负盈亏、自我经营、独立核算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企业化体系.在这种机制的转换过程中,按照经济运行规律首先必须做到成本平衡,即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等于产出.这也是在伙食生产过程中,我们所指的全成本核算涵义。 所谓的全成本,指的是与伙食生产有关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我们通常将直接用于主、副食的原材料和燃料的费用,称为直接成本;伙食的其它费用,包括与饮食生产有关的人工资、水电费、机械等器具的购置维修费、劳保费、低值易耗费以及车辆使用、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我校在1993年初对伙食工作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将原膳食科改为饮食服务中心,使其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经营服务职能。对伙食不再拨管理费,饮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及一切行政费用都从伙食经营服务中收回间接成本(15~17%)解决,  相似文献   

10.
1.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坚持搞好基本伙食广西大学地处祖国南疆,沿海开放城市,有着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基本伙食工作。广西大学的广大学生来自全自治区各地,生活水准、家庭收入反差很大,少数民族学生占三分之一。特困生的比例较大。据此,如何维护广大学生利益、办好基本大伙便成为  相似文献   

11.
伙食部门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就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主要是经济核算)和科学手段经营管理。而且,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物价的上浮,非本校就餐人员的增多,学校的伙食负担愈加沉重,伙食经费不能按时足额地下拨,经费短缺直接制约着伙食工作的进步,甚至影响到一日三餐的正常加工制作。鉴于此,近年来伙食专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伙食管理如何解决好财务管理,这是伙食管理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一、当前高校伙食财务管理面临的情况和问题 1.核算类型复杂、内容繁多伙食部门随着服务项目的增加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已形成了一个特殊类型的经济实体。目前,我处已有大小三十几个独立核算单位,其类型复杂,内容繁多。如福利性的食堂,核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经营性的餐厅,核算全部成本;商店,核算销售成本,加工厂,核  相似文献   

13.
浅谈高校食堂收取间接成本南京农业大学谢惠林高校食堂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一直是福利性的服务设施。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食堂炊管人员的经费及房屋、设备、炊事用具等全部由学校包下来。高校伙食会计核算的是就餐人员的伙食费。所谓伙食成本,就是主、副食品、调味...  相似文献   

14.
1.同步改革的原则高校伙食改革是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学校实施综合改革的同时,不断给伙食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伙食管理的改革必然涉及到经费管理,人事管理、物资财产管理以及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其重大举措必须依托于良好的改革环境,要避免伙食管理改革单独冒进致使改革出现反复。 2.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深化伙食管理改革,其根本目的就是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不论确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机制,都应围绕服务这个中心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过去食堂伙食费实行“暗补”虽起过不少作用,但总的来说是弊多利少。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要求,我们经过反复测算和调查研究,在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决定从1994年3月份起,学校不再给食堂划拨管理费,允许食堂回收20%(实际是17%)的间接成本用作管理费,以解决职工的工资,劳务酬金,劳保福利,办公杂费及500元以下的炊具购置,维修,水电等开支费用。 1.回收一定比例的间接成本是可行的。开始时,有人认为,学校不划拨管理费,允许食堂回收20%的间接成本,这种做法,好是好,但就是有点冒险,担心师生员工心理上一时承受不了,可能要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议论,批评乃至责难,食堂职工也担心,回收20%的间接成本。饭菜价格势必会适当提高,就餐人数会相对减少,达不到既定的营业额指标,就无法开支工资、奖金和其他费用。如果搞得不  相似文献   

16.
美、英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大学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机制,成本核算全面、计量准确.本研究针对大学科研间接成本核算问题,探究不同国家间接成本核算原则的差异,分析比较发达国家的先进方法和发展趋势.通过借鉴国外大学科研间接成本核算的经验,结合我国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应亟需对我国大学科研间接成本予以完善的四个方面,即“高度重视,明确内涵,区别对待,可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教育的战略性选择。在实施这一新世纪“国家工程”中,西部地区应注意把握好三个定位,即:实现教育的开放,四个面向,以及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高校伙食物资实行集中采购,是降低伙食成本和提高伙食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实践中必须认真坚持几项原则。1.规模效益原则集中采购,是指伙食部门所耗用物资,一律要由专业化采购班子统一采购,不宜自行分散采购。那种小而散的采购主体,貌似“搞活”,实则在充分竞争的买方与卖方当中,丝毫不占有优势。只有实行集中采购,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与批发效益。1.1 凭借采购数量,享受优惠价格  相似文献   

19.
一、伙食管理机制的转换是深化改革的必然高校伙食管理的改革能否深入发展,能否坚持长久,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个是高校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伙食领导班子思想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一个是高校伙食管理体制的理顺如何既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同时适应“三服务,两育人”的要求。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不能只考虑到伙食管理适应“三服务、两育人”而忽视了现代化建设面临  相似文献   

20.
一、后勤改革基本现状 1、饮食服务中心 学校的伙食改革作为后勤改革的核心,几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全面、稳妥地推广经济承包责任制,全面启用微机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营养配餐,完善监控机制,从而满足了就餐者的需要,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不断探索中,实现了“一堂两制”的管理模式,伙食改革迈出“三大步”。第一步,从抓饭菜质量入手,加强成本核算,改善营养结构,引进技术人才,新建学生二食堂,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曾先后两次荣获省教委、团省委授予的文明食堂达标单位,被誉为“豫西高校伙食一枝花”,第二步,1993年以伙食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允许收回10%的间接成本,同时,增加花色品种,引进个体,加强成本核算,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就餐的需要,发挥了集体食堂主渠道作用。形成了“一堂两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