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音乐教学是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弘扬。文章从教师水平提升、教材挖掘、实践落实、民族音乐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3.
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力一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新课程实施多年来,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在课堂上努力地探寻着民族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试图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学唱民族歌曲、演奏民族乐器、学跳民族舞蹈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喜欢并接受民族音乐,并涌现了许多优秀课例。  相似文献   

5.
孙慧 《黑河教育》2012,(1):59-59
许多音乐教师认为宁上唱歌课不上欣赏课,就是因为欣赏课太难上了,学生在课上总是提不起精神,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但是,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优秀的音乐作品,学会感受音乐的方法,还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秦新英 《考试周刊》2013,(76):185-185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学习,能大大开阔中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他们情商的发展,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欣赏音乐作品,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作为音乐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应结合学生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作为音乐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去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并把它作为音乐教学的补充内容。本文就如何让莆仙戏进入音乐课堂的几点做法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9.
宋词勇 《学周刊C版》2019,(15):149-149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文章从多个角度让学生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建立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都能够了解、热爱并且保护我国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当代音乐教师,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才会收获更优秀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一、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音乐曲目的历史背景 在我国现存的古典音乐曲目中,有不少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品。我所从事的乐器教学工作,就有许多曲目历史悠久,而且在中华民族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就不能简单地以传授演奏技能为目的,而要在其中讲述有关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既培养激发他们学习此曲目的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歌仔戏是我们闽南戏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承袭了古老的优秀的华夏化传统,是本地劳动人民社会实践智慧的结晶。《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化。作为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去挖掘地方传统化资源,将闽南特色的歌仔戏化作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补充内容。下面是笔在教学中所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2.
刘羚驹 《文教资料》2006,(24):164-165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3.
高巧云 《现代教学》2010,(12):65-65
音乐学科拥有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挖掘音乐中的民族精神?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祖国的历史?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审美情趣?我们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代中学生的音乐教育,在新课标中便提出了民族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我国现阶段,对于学生培养目标应是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音乐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本文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民族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建设微课程资源丰富课程网站,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学案导学、小组展示、多种教学评价,课下在线同步测验,巩固所学知识。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带入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的学习和感受、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15.
莫法娟 《儿童音乐》2012,(11):76-78,75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对比、模唱等方法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对山歌这种体裁的音乐产生兴趣;了解并学会对唱、一领众和等演唱形式,并且能运用在歌曲演唱之中。2、根据家乡特色,引导创编山歌,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喜欢上山歌这一音乐体裁,增进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情感。【教学设想】本课设计以"走近山歌"为主线,带学生走进桂林山水,通过看、听、赏、唱、创编等音乐环节,使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什么结籽高又高》,从而真正了解山歌这一音乐体裁。  相似文献   

16.
蒋小玲 《考试周刊》2010,(48):207-208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到的基本理念之八——"弘扬民族音乐"明确说明:"应将我国各族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堂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可见戏曲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因此,让民族民间音乐走进课堂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如何让莆仙地方戏曲走进音乐课堂的几点做法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8.
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歌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更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载体.当前,民歌教学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中,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民歌教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歌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绽放着璀璨的光芒。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其民族自尊心,提升其民族自豪感。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切实重视与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民族音乐,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国外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想象力及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要从小学抓起,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音乐欣赏力尚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那么,应该如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