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体育》2013,(6):106-107
5月31日,第31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体博会)在北京召开,本届体博会相较往年规模更大,内容也更加丰富,展会上各大商家更是各显身手,奇招尽出,  相似文献   

2.
第2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于2007年5月20日在四川成都成功闭幕。体博会的亮点第20届体博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体博会的品牌推广,赋予了体博会品牌更丰富的内涵;同时,也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媒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是体博会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日前,以"责任信心共赢"为主题的2013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开幕。本届体博会共吸引来自海内外的1000多家生产企业、经销商参展,到场的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网球》2008,(7):150-150
5月29日,第22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拉开帷幕。本届体博会以"分享盛会、携手共赢"为主题,在奥运热潮的带动下,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家企业参展,品牌之多、面积之大、规模之盛,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5.
7月5日至8日,2001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1999年,中国乒协率先组织器材委员会会员厂家参加成都体博会,参展展位82个,乒乓球器材厂商由零散变为集中,在行业内部形成相互扶持、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2000年长沙体博会,乒乓器材的层位达到110个,管理更加规范。今年,中国乒协与中国羽协联手组织乒羽器材厂家及销售商参展,参展展位达到180个。 作为全国惟一一份乒乓球杂志,《乒乓世界》这次也出现在体博会的乒羽器材展区。在红双喜展位的一角向参观者  相似文献   

6.
体育用品在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月4日至7日,由于非典而延迟了近4个月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终于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装出演。与以往各届体博会相比,这次参展的外国品牌最多、参展的中国品牌最多、创新产品最多、产品技术含量最高,这几个“最”已经让这次体博会身价不凡。有600多个来自中国、美国、荷兰、韩国、新西兰、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企业参展,其中不乏像耐克、美津侬等世界著名品牌参展。四天的展览吸引了十多万观众,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体育市场潜力巨大,但相对国外厂商的豪华,中国厂商则“朴素”得多,而且也以生产一些低档的基础体育用品为主,产品没有多少科技含量,利润当然也不大。一面是众人看好的巨大的国内市场,一面是式微的生产能力;一面是国外名品的虎视眈眈,一面是步履稍慢的发展势头,中国体育用品的现状到底如何?它们的出路和前景又怎样?这些,我们都无法回避。  相似文献   

7.
视觉的盛宴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3,(11):64-67
因SARS之故,原定6月举行的上海体博会被迫取消。10月4-7日举行的北京体博会即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冬季),主题正是“运动健康关爱生命”。 北京的球迷是幸运的.因为只需花15元就可以手持通票步入乒羽用品所在的5号展馆,徜徉于红双喜、双鱼、729、Palio-Yasaka等品牌流光溢彩的展台中;我们的读者同样是幸福的,因为你不必与流连忘返的观众们摩肩接踵,只需安坐家中翻开杂志.就可以随记者享受一次视觉的盛宴,感受内地乒乓球器材市场的一片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8.
《乒乓世界》2008,(6):55-55
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2008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第二十二届)将于2008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这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的体育用品展会,也是目前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体育用品展会。本届体博会拥有12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企业,汇聚了3000多个体育品牌,是经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批准的城市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9.
《网球》2013,(5):122-122
2013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简称体博会)观众邀请工作已经全面启动。3月20日,体博会境内观众邀请负责人李峥和境外观众邀请负责人张梅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羽嘉年华和穿线师大赛将继续成为今年体博会网羽展区的两大重点活动。  相似文献   

10.
《篮球》2007,(5)
第2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将于2007年5月17~20日再次在四川成都拉开序幕。这项由国家体总局器材装备中心主办的体育用品博览会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体育用品展示平台,同时也是国家商务部重点推广的31个展览会之一。体博会每年吸引了亚太地区近千家体育用品生产厂商以及近百家国内国外的体育项目协会参加,并呈显著的逐年上升趋势。丁俊辉、田亮、周杰伦、  相似文献   

11.
第九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终于热热闹闹地开幕了,随后,又热热闹闹地闭了幕。开始的热闹是首次在“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中加了“国际”两个大字招牌,以至令人觉得有必要去看一看其不同之处;后来的热闹是因为闭幕前一部分参展商的清仓大甩卖,又让博览会回归到了“展销会”的本来面目。还有一种热闹,那就是各品牌之间的赤膊大战。事实上,硝烟早在体博会之前就已经在铺天盖地的电视广告中燃起。即便如此,人们仍然明显地看到国内参展商在树立及培养自己品牌上的日渐成熟、理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信息集装     
第53届慕尼黑体育用品博览会盛况空前慕尼黑体育用品博览会全称慕尼黑体育用品暨运动时装国际博览会。无论规模还是影响,都称得上是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博览会。2000年度展会吸引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多名专业参观者以及1700多家参展商参加。  相似文献   

13.
中国ISGF广东     
第四届粤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第八届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于2007年9月17-19日在广州锦汉中心举办,本体博会已成功举办七届,并吸引了来自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观众和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共同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承办的第2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2008年  相似文献   

15.
四城记     
《乒乓世界》2014,(2):111-111
北京、上海、成都,近十年间,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一直演绎着“三城记”。而今年,5月9至12日,体博会将“转场”湖北武汉,在全新的现代化展馆——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网球天地》2009,(6):114-116,118
Wilson签约晏紫 4月23日,在第24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期间,世界顶级体育器材公司Amer Sports亚芬体育旗下网球巨头Wilson品牌对外宣布:在其母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首年,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于国内体育产业市场来说,“狼来了”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警告,这在刚刚结束的第13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偌大的展厅中,一方是以“李宁”为龙头的民族品牌争芳斗妍,另一方是耐克(NIKE)、爱康(ICON)、戈尔(GORE—TEX)等国际知名品牌虎视眈眈。其中“戈尔”甚至将自己的品牌标志打到了门票乃至记者证上。“与狼共舞”已经成为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不可回避的现实。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副主席、第13届体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郑泽云。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亚洲国际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ispo china winter 06)于2006年3月13至16日在上海成功举行,共吸引来自全世界70多个国家的11,098名零售业者(第一届亚洲国际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13,353)入场参观,主要观众来源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其中82%来自中国大  相似文献   

19.
《网球天地》2008,(3):70-71
2008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第22届)即将于2008年5月29日至6月1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正值奥运前夕,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专业化的体育用品展会和经北京奥组委批准的大型活动之一,将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多家体育用品企业,70多个国家的5万多名专业观众共聚这一体育产业盛会。时下,网羽运动已成为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的时尚运动,网球和羽毛球在全民运动中排名比较靠前,参与性强,发展非常快,为此本届体博会首次为网羽运动设立了独立区域进行展示,并对产品进行了归类细分,分为六大专区,这样不仅使企业参展方向更为明确,参与采购、洽谈的专业观众在选择参观目标时也将更为清晰便捷。  相似文献   

20.
运用SWOT分析法及与慕尼黑体育用品和运动服装国际博览会进行比较,对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因素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提出提升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与措施:坚持统筹规划,形成"点、轴、圈"合理布局;加快体育博览会品牌化进程;推进体育博览会的市场化进程;加强体育博览会知识产权立法;加快体育博览会品牌化进程;加大投入,以"技"兴展;加快体育博览会和电子商务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