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民事审判中在证据材料、举证责任分配、审判认证与推理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证据规定》针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从而补充、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民事举证责任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重点论题。借鉴国内外关于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以及我国司法实践,笔认为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项的,并尽可能细化。本主要从分析举证责任的内容和性质入手具体论述了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同时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医疗纠纷看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1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作了新的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医疗纠纷举证责任是医方举证责任的复位,是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是对我国民事举证制度的补充。但要真正完善民事举证制度,需要彻底解决民事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民事证据法主要体现为判例及司法官员的论述,现代证据法中的多数证据方法在当时都已出现,书证和人证是民事证据中最重要的两种。民事证据的审查与判断的方法也较合理。与刑事证据法相比,民事证据法存在着立法简单、举证责任的分配多样化、证据受重视程度不足等现象,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民事诉讼本身不受重视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分为一般规则和特别规则。《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举证责任分配的特别规则,《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举证责任分配的特别规则。据此,举证责任的分配,首先应依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的规定进行,在上述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时,再参照《规定》和其他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只有在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都无法解决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时,才能适用法官裁量权。在法律和司法解释已有明确规定时,法官无权对举证责任的分配进行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6.
古玩交易乃典型商事纠纷,司法实践强调商事惯例优先适用于重大误解、合同解除、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以及举证责任分配等民事一般法之规定。《民法总则》第十条之法律适用规定,显著存在商化思维不足。借民法典后期分则法律汇编之契机,应建构民事强制性规定、商事法律、商事习惯、民事法律、行政法规、民事习惯、民法基本原则适用效力依次递减的法律适用逻辑。  相似文献   

7.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制度原则化的条文居多,有失狭隘和僵化。证明责任制度的完善对于实践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举证责任倒置在实践中被法院消极抵触,亟需明确原被告的证明责任分配,在因果关系上原告应该提供初步的证据,由被告进行反证,并在现今科学技术难以鉴定因果关系时,实行因果关系推定。  相似文献   

8.
本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举证责任归责机制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中有关举证责任的规定及原则。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事诉讼法缺乏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手段和程序的规定,既不利于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完成,又妨碍庭审公正及效率。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收集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的整个运作过程,皆是围绕证据进行的,当事人提出自己的主张要负相应的举证责任,当事人依据语气来展开攻击和防御,法官要对证据进行审查判断,而法官判断证据就是判断证明力的有无、强弱。民事证据证明力是民事证据的生命,是裁判者进行裁判的依据。我国立法上对各种民事证据证明力的规定不完善,理论上也缺乏研究。通过对我国立法规定的分析以及与国外立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提出对各种民事证据证明力审查判断规则,以指导我国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1.
禁止内幕交易是各国证券立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证券法》没有规定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制度。本文从内幕交易的界定、民事赔偿主体、归责原则、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及赔偿金额确定等方面探讨了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法的价值是我们研究法律制度的基础,诉讼的价值是我们研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诉讼的程序公正价值对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举证责任的配置等提出了要求,诉讼的效益价值要求设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诉讼时效应当不受限制及免除诉讼费用等,诉讼的和谐价值要求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适用调解。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中,证据是核心问题,而举证责任又是民事证据制度的关键所在,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理论更是被称为"民事诉讼的脊椎"。由于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并非十分完善,而且理论上学说众多、各有千秋,承担行为责任者不一定承担结果责任,承担结果责任者一定承担行为责任。  相似文献   

14.
民事举证责任制度是为弥合理性有限和法的整体性之间的非连续性而设置的一种特殊制度。这种制度是人们为追求社会的法治状态所作的一种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实践中存在着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行政诉讼部分的诉前检察建议发出率高、行政公益诉讼部分与民事公益诉讼部分分离等现象,其根源在于制度设计与具体实施的不匹配,主要原因有级别管辖带来的起诉障碍、诉前程序被采纳率畸高、法院内部审判分工不明确、行民责任衔接不够等方面。为改进上述因素对行政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践带来的困难,应当加强基层法官、检察官综合知识积累和办案能力,实现民行一体化;加强立法,对起诉时效法院管辖等方面进行完善,协调举证责任分配,常态化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并结合司法改革实践,提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应从明确被告提交答辩状的义务、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建立法官主持下的证据交换制度和建立举证时效制度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举证责任的分配是民事证据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其与民法上的权利构成要件与权利妨碍要件的界分存在紧密联系。举证责任分配的背后有着经济理性的考量与支撑。我国民法尤其是侵权法领域习惯于采用无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的方法,来化解一些案件当中的受害人对特定事实的证明困境。但从预期举证成本最小化的角度考量,"无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未必是解决受害人证明困境的妥适方法。证明标准的适当降低或有条件的举证责任倒置也许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法院查证     
法院查证是中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所特有的,由于民事诉讼立法缺陷,导致司法实践中种种荠端。为此要通过完善立法。建立举证责任制度和法律保障机制。明确法院查证范围与条件。从而使民事诉讼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虽然有“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条款,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此未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因此,在当前法院审判方式的改革中,把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作为“三个强化”的突破口,这本身是推动改革的一项策略性举动,它将全面促进审判制度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0.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诉讼,考虑到受害人和致害人间基于环境侵权制度所致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对等等因素,在举证责任分配上,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将有一部分转移给被告。从举证责任倒置之学理依据及环境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的具体适用分析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以正确地适用该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