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是新诗早期的重要诗人和杰出的理论家,对新诗艺术上的发展与进步作出过重要贡献.本文从朱先生的创作实践、寻求新诗的艺术之路、力促新诗的现代化、多元的审美认同等几个方面对朱先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朱先生的杰出诗作和杰出的新诗理论,将永远在新诗坛烨烨生辉.  相似文献   

2.
老一辈钢琴教育家为钢琴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朱工一钢琴教学论》一书展现了朱先生独特的教学体系与思想,笔者研读此书后,就朱先生的教学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六月第二版)新增加上去的“序论”以后,深深敬佩朱先生在学术上大胆陈述个人见解的勇气。朱先生说:“不弄清历史唯物主义,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美学观点。”这话是十分深刻的。朱先生批评了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的某些观点,是中肯的。正如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朱绍禹先生,名位领导、专家、学者,朋友们:北国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然而,在我们这里———东北师范大学,却春意盎然,热情似火。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恭贺我们敬爱的朱绍禹先生从教55周年,恭贺朱先生80华诞,并对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研讨,这是我们心仪已久的愿望,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盛事、喜事。在这里,我谨代表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齐峰先生,代表语文报社社长靳保太先生以及语文报社的全体编辑同人,对朱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20多年来一直关爱、支持我们语文报社事…  相似文献   

5.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中国自己创建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能成为今日之研究型、综合性的国家重点大学,老校长朱九思先生有奠基、引领、开拓、创新之功,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朱先生也是值得好好书写的有标志意义的人物。王炯华教授所作《朱九思评传》即将问世,本刊先行奉上朱先生之挚友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校长为该书所作序文,以及王炯华教授的“《朱九思评传》卷首语”,与读者分享,以表达对九思先生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8.
“听朱先生的课,是一种享受。”“听朱先生讲书,你往往听不见下课的铃声。”这是我们中文系38级同学的共感。的确,朱先生的教诲,使人如沉醉在东风中。  相似文献   

9.
尊敬的朱绍禹先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人、各位朋友:明天是朱绍禹先生80华诞,今天我们隆重集会纪念朱先生从教55周年,并再次对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研讨,具有双重的意义。在这里,我受大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国家督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阎立钦教授的委托,谨代表大会筹委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和全体与会代表,向朱绍禹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祝朱先生健康长寿,事业永存!朱绍禹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继叶…  相似文献   

10.
朱先生是《白鹿原》中唯一一个有完整生活原型的人物。朱先生的生活原型是清末举人牛兆濂,也是程朱理学关中学派的最后一位传人,不仅学识渊博,且有铮铮铁骨。但是,《白鹿原》书中的朱先生作为艺术形象超越了生活真人牛才子,朱先生从精神和心理上已经摆脱了生活原型的束缚,不但包涵着作者的人生经验和艺术体验,而且已经成为具有自己独特生命和个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1.
揭示了被人们忽视的朱光潜庞大的美学体系的内核-生命美学思想。同时认为朱先生的生命美学思想与他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而他的人生态度却是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是西方的生命哲学,一是中国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教材曾有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一篇文章《咬文嚼字》。朱先生旁征博引,以推敲文字的经典案例说明一个道理:文字、思想与情感是连成一体的,“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因此,“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白鹿原》中朱先生和白嘉轩两个人物生命轨迹的分析,反映出人物中所承载的传统儒家文化,揭示了《白鹿原》作者的思想主张——吸取传统儒家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14.
我最初知道朱先生的名字,是上小学六年级读了他的著名散文《背影》。文章朴实自然,亲切感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直接接触朱先生,是在1946年暑假,我由北京大学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时朱先生是中文系的系主任。  相似文献   

15.
朱先生是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有许多教学特点值得年青教师学习。本文是根据2008年12月22日朱先生在越南高级汉语班留学生的教学课堂上展示出的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潛先生在他的文章《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里,反复阐发了一个观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不能划等号,意识形态不能代替上层建筑。朱先生这个观点是对还是不对呢?我认为,如果把上层建筑理解为政治、法律等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称,那么,“不能划等号”。“不能代替”,就是说不能把上层建筑看作只是意识形态,而把政治、法律等设施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这当然是正确的。可是通观朱光潛先生文章的整个思想,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朱先生颇有感慨地说他过去“鹦鹉学舌,把原属意识形态的文艺说成上层建筑”,现在“发现这里大有问题”。文章中都清楚地表明,朱先生说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  相似文献   

17.
朱绍禹先生从事语文教育和研究工作已经超过了50年,他以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为我国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更集中地评价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笔者仅结合近几年来先生发表的有关语文教育的性质观方面的文章.初步探讨先生的学科的性质观、教材的性质观和教学的性质观。我认为,朱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学科、教材、教学的三大性质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一定的结构.成为朱绍禹先生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一块重要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朱绍禹先生从事语文教育和研究工作已经超过了50年,他以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为我国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更准确地认识、更集中地评价朱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笔者仅结合近几年来先生发表的有关语文教育的性质观方面的文章,初步探讨先生的学科的性质观、教材的性质观和教学的性质观。我认为,朱先生语文教育思想中的学科、教材、教学的三大性质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既对立又统一,形成一定的结构,成为朱绍禹先生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一块重要的基石。一、学科的性质观:工具性和人文性多年来,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一直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朱先生是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有许多教学特点值得年青教师学习。本文是根据2008年12月22日朱先生在越南高级汉语班留学生的教学课堂上展示出的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的评析。  相似文献   

20.
八十七岁高龄的宗白华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曾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现任第二届理事会顾问.宗老和朱光潜先生一样,都是我国久负盛名的美学界老前辈,正如李泽厚所说,他们二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学贯中西,造诣极高."但二人又有不同."朱先生解放前后著述甚多,宗先生却极少写作.朱先生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先生却是抒情的;朱先生偏于文学,宗先生偏于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