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福堂 《职教通讯》2011,(22):67-69
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应坚持的指导思想:一是树立发展性与奖惩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理念;二是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三是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参加的教师评价原则。制定出教师绩效考核考评的新举措,且能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二是对教师发展的导向作用;三是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教学考评机制的过程中,应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技能考评与非智力因素考评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元化的考评方式,分层级考评学生综合素养,关注企业评价在高职院校教学考评机制构建中的作用,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考评的意义,对教师企业实践考评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行了深入分析,制定了分层分类的高职院校教师考评内容及指标体系,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具体考评实施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以期实现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科学评价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环境建设不完善、培训混同化、评价标准及激励制度不完备等现实困境,可通过建立提升系统、构建立体化培训体系、搭建全程化提升平台、创建发展性信息教学环境、完善考评激励制度等措施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英语"一张卷"式考评体系不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偏离高职教育所强调的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应以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为评价内容、教师和学生为评价主体、课程目标和学生个人发展为评价标准,采用形式多样贯穿教学全程的评价手段重新构建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为一体的多元化高职英语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职教育要求和高职教师的工作实际,本文总结了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将企业工作经历作为高职教师入职的必备条件,明确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目标,将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列入校本培训计划,创建专兼教师互动相长的环境与氛围,重视校企共赢合作将教师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把专业实践能力作为高职教师重要评价指标以完善教师考评制度等,是解决我国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普遍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生产实践教学评价包括目标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多主体评价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等基本原则;多方评价、循环反馈的评价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成效的评价具体指标及内容;企业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评价主体等方面。进一步通过实践证明了科学的生产实践教学评价能保证生产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提出构建以教师政治思想素质、教学工作能力、教研与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为综合评价指标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汤琳琼 《考试周刊》2015,(46):143-144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是高职教育实现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存在师生比不足、结构不平衡、"双师型"教师少、缺乏科学的高职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等问题,学者根据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提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标准应遵循综合性、职业性、创新性、发展性和"以生为本"的原则,构建涵盖教师基本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有效实施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发展能力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智慧课堂的深化,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有助于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细化为信息化教学智慧、信息化教学知识和信息化教学情境,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为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能力指标、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指标及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