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历史没有适时地进入世界文明体系,大概是创造中国史的中国人出了问题,于是引发了对中国人的长期追问。这不能不涉及使中国人成其为中国人的基地。追问基地不仅需要思想,而且需要真诚和勇气,即鲁迅先生说的“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怎样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从"面子"是情理精神在中国人社会生活方面的体现,耻感是情理精神在中国人性格方面的体现,乐观精神是情理精神在中国人精神生活方面的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了孟子伦理的基本内容。认为孟子伦理不仅在理论上决定了中国文化的风格和发展方向,而且对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持着运动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健行和征服的"壮志"。现在我们也有了这风气。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豪。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缈、高不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前,广州作为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通道,是西方人在中国“唯一有感觉的城市”,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标本城市。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伊凡对广州进行了参观考察,写成《广州城内》一书,该书以法国人的见闻,描绘了1844年前后的广州形象。本文通过法国人的视角,呈现出的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在法国人眼中的城市形象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面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中国人的特殊文化心理,与中国人的身份、年龄、社会地位、社会背景等息息相关。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个中国人的思想中,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举止、社会交往以及消费行为等。本文从面子文化对中国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出发,分析了面子文化下中国人消费行为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面子文化对中国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中国人的面子文化心理促进旅游消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元朝是东西方大交流的时代,蒙古人的征战以及蒙古四大汗国的建立,使得东西方在蒙古人建立的秩序下开始互相了解,这也是西方人“发现”中国人的时代。当时的教皇、国王派出了正式的使节,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的商人也陆续前来中国经商,使得当时中国的很多信息被传到了欧洲,逐渐勾勒出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初步认知体系,形成了西方人的“中国观”。元朝时西方人的“中国观”依旧包含了此前他们对中国人的一些虚无缥缈的传说,他们很多论述还是用一种传奇故事的方法来阐述;但随着他们对中国认识的深入,欧洲人在对比自身不足的情况下,对中国还是有了一些客观的认识,甚至有些认识是非常深刻的,这连中国人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相似文献   

7.
唐昊 《学习之友》2009,(12):37-39
今年诺贝尔奖颁发了。照例有一多半获奖者是美国人,除了文学奖之外,其他奖项都有美国人;也照例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讨论。质疑为什么没有中国人获奖。说实在的,这样的情景每年都要重复一次,让人感觉是中国人对诺贝尔奖比美国人在乎多了。至少在美国的媒体上,这个消息是可以让人忽略不计的。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至上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革命可能是本世纪最为重要的事件。文章说,今天,由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受到尊敬,西方人甚至奉承起中国人来了。极端深重的苦难已被彻底根除,十多亿中国人的生活是创造性的,有着光明的未来。良好的教育、自信、讲究的衣着和丰富的营养,清洁的居住环境,享受着极其周到的服务和从事报酬很好的工作,这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本世纪初,中国人曾是受到西方骇人听闻的蔑视对象,被称为“东亚病夫”。到世界各地的中国移民,都被看作是应该铲除的祸害。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区,成了人们赞美的地方,成了…  相似文献   

9.
寻路中美     
《中学生百科》2015,(11):21-22
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彻底地改变了中国。这里不再是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东方吉国,也不是几十年前充满了狂热崇拜、绿军装、红袖章的社会主义中国。但唯一不变的是,她仍然令西方人不解。究竟当代中国的面貌是什么?不仅西方人,连中国人自身也无法说清楚。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于是写下了这本《寻路中国》。这是他中国纪实三部  相似文献   

10.
人格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文化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格及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格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文化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格及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机,但却明令不能砍本国的树木,只准进口中国等国家的木材。虽然他们的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5%,而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只占国土总面积的13%。法国人说,“人头马”、“路易十二”这些酒太贵了,我们喝不起,让中国人去喝吧。于是这些价格昂贵的洋酒,果然在中国市场上销得不错;美国人说,在经济上,我们是“第一世界”,中国是“第三世界”,但在吃喝上,我们是“第三世界”,中国是“第一世界”。看了以上信息,怎能不令稍有爱国心的中国人忧虑!我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的不断实现是一个同步的进程,随着马克思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中国逐步展开和实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总体布局的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获得了全方位的现实依据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爱母亲、爱父亲,爱亲朋好友,这是理所应当的。这是一个人与几个人的爱。可爱祖国就不同了,爱祖国是人与祖国的爱,那种爱与爱父母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爱中国,是因为我的父母是中国人,是爱中国的中国人,还因为我的血也是中国人的血。我爱中国,是因为我吃着中国的米、面,是中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中,有一个著作最为丰富的人。他一生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共计105卷,这个人就是郭守敬。 在中国,有一个人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谷”。第谷是16世纪欧洲的天文学家,曾因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而闻名遐迩。这个被称为“中国的第谷”的人就是郭守敬。  相似文献   

16.
小佩 《良师》2010,(10):58-59
英国与美国比,不算是富有的国家,但与中国比,算是富有的国家。因此,按理英国人应该比中国人大方,但实际上他们比中国人“小气”多了。  相似文献   

17.
我们是兄弟     
我在新网游魔剑的国际服务器里看到过这一幕:当时中国人修建的一个城市被韩国人攻打。由于中国人的级别很低,最高的只有40级(由于游戏是由韩国人开始内部测试,所以韩国人的部队基本全在60级以上),所以中国人几乎被全灭。这时候守城的将军被迫向整个魔剑世界发起求援。这时候,一个惊人的事情发生了。从魔剑的各个角落赶来了一批批的队伍,他们前仆后继,如同潮水一样冲向中国城,而他们无论名字是什么,来自哪个城市,他们所有的人身后的后缀都是一个.cn!韩国人被击退了,他们怎么也不相信这个事实。100多个韩国人倒在中国城的门口。他们杀死了至少…  相似文献   

18.
茆汉东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24-26,29
刘少奇在半个多世纪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生涯中始终关注着人的诸多问题。他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人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的论述中: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人发展的根基,改造人是人发展的途径,依靠人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之源。  相似文献   

19.
邹可享 《师道》2011,(5):40-41
人是社会的人,在现代,人更是国家的人。因此,现代国家无不在立国之时就通过法律、制度等方式为它的国人进行人生设计。为了做好新中国为新中国人做人生设计,建国前后,中国的许多仁人志士纷纷献计献策,从不同的维度,为新中国人的持续幸福进行了精心细致的谋划。与众不同,茅以升,作为中国杰出的桥梁工程学家和教育家,早在1984年已从教育学的维度为新中国人做了这样的人生设计: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之后     
见过罂粟花的人 ,都会认为它很美 ,但是这美丽的花儿 ,孕育着的却是不尽的罪恶。美丽的花朵终有一天会凋谢 ,罪恶的果实也就孕育成功了。翻开中国近代史 ,是这美丽的花结出的果实帮助英国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是它让强壮的中国人变成了“东亚病夫”。这些属于历史 ,是中国人过去的耻辱。那今天呢 ?是它让无数人变成了它的奴隶 ,不惜用自己的性命作赌注 ,以求得到瞬间的快乐 ,而不顾脚下的万丈深渊 ;是它 ,让无数幸福美满的家庭随着阵阵轻烟飘散 ,让无数人痛心疾首。美丽的罂粟花 ,这些你看到了吗 ?你是否曾为自己孕育的这些罪恶感到不安 ,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