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活动。其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客体外因,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内因。学生在这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强弱除受到本人的智力因素影响外,其它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力也不可估量。教师在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英语学习水平,真正意识上实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即人格形象、气质修养、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广大教师要自觉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激励学生、感染学生、推动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对于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二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文章提出要加强教师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并探讨了思想政治课教师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苗美玲 《考试周刊》2012,(47):137-137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关于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观点,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尚被不少教师忽视。本文主要针对历史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正面的影响.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高盛军 《考试周刊》2013,(76):44-44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智力因素是指学生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要素组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决定性的影响.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教育界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日趋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广大语文教师也已普遍认识到培养非智力因素与发展学生语文智能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在阅读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对提高阅读智力活动效率起着动力和补偿作用。对教师来说,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阅读教学很难会是成功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没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也很难会是真正有效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许多教师不仅注重在智力上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自觉地引入非智力因素去改革阅读教学。下面,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评估一个教学单位的教育质量的高低,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人们往往单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即业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演讲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记忆能力、板书艺术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入手,这是很不科学和很不全面的。主要原因是它仅仅考虑到了教师的智力因素,而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却未受重视。非智力因素指与智力有关又于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非智力因素一般包括志向、兴趣、情绪、意志、竞争意识等。非智力因素与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什么关系呢? 一、非智力因素促进或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发挥我们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比较、分析、研究,可以发  相似文献   

11.
高昆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3):191-192
一、教书育人,补差抓优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很有见地的。教改应该改变轻视非智力因素的观点,培养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顽强的学习意志。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在成才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而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使其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3.
阐释素质、素质教育、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出实施数学素质教育要树立教书育人观、学生主体观、教师主导观和数学应用观,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信心、动机、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要把自信心、动机、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渐认识到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促进研究者和广大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个体的非智力因素问题尤为关注,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英语语言学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非智力因素与英语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发掘大学生自身潜在的非智力因素,探讨英语学习方法、优化英语教学手段,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对于中职德育教学过程有重要影响,德育和智力因素挂钩并不是很强,所以,中职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非智力因素教学,将教学的中心放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以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之上也能够引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共鸣,集体也才会变得更有力量,在这一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培养。就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看,生源素质普遍较低,但是经实践证明,中职学生的智力水平与高中生并没有很大差距,那么他们之间的差距来自哪里呢?作者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影响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职学校教师应当在平时的德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就对目前中职学校非智力因素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过程影响的定量化分析,可以使教育工作者从中看到各种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并非等同,从而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是两种因素互相作用的产物。中学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在非智力因素很好地发展时,智力因素才能放出奇光异彩。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非智力因素也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职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有些教师就认为他们智力低,对提高教学质量丧失信心。人的成才和学习,既离不开智力因素,又离不开非智力因素(指学习动机、兴趣、热情、意志、个性等)、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针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职校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进行写作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