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致力于知识内容、课程结构与实施方式的变革,语文课程文化的重建和真正执行是更重要的使命。当前,作为语文课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材、语文教参、语文课堂以及语文考试是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本期发表两篇文章,潘冠海老师的文章重在从语文课堂切入,从理解和生成两个视角来思考语文课程文化在课堂层面上的构建。谢华老师则直指语文教材、语文教参和语文考试,提出语文仍在误苍生!  相似文献   

2.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观 (一)语文课程资源应该具有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从教材选文看,应该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含本民族和世界上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课程内容看,它要广开社会教育资源,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观 (一)语文课程资源应该具有大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从教材选文看,应该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含本民族和世界上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从课程内容看,它要广开社会教育资源,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童璐怡 《学语文》2009,(2):54-54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变得教法单一,教师讲解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无法体现出语文课本中不同篇目的个性,而学生也变得机械化,千篇一律,简单复制,没有自我思维,更不用说对老师提出的观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新教材编写和使用中,编写者和使用者必须重视对语文教材的本体研究,充分认识语文教材的本体意义,才能在编写和使用上实现真正的超越。1.语文教材的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本质特点,它自身积淀的丰厚的人文底蕴使它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关怀人的自由想像、情感体验和精神交流。语言是语文教材的灵魂,而语言本来就是人类心灵的产物,与人类的精神成长息息相关。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人类创造的博大的精神文化多凝聚于语言之中,语言其实已经成为人类存在的美丽的精神家园。育人是语文教育的真谛,育人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  相似文献   

6.
顾之川在《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研究》中强调语文知识的编排要贯彻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破除过去知识中心特别是陈述性知识过多的缺陷,建立新的语文知识编排方式。而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知识点与能力点的合理分布呈现,而课后习题则是至关重要的载体。统编教材编写者始终铭记立德树人的终生价值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结合,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统编版教材编写者在课后习题上所做的诸多创新与改进,让课后习题整体看来更为灵活规整。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总体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展开。这就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转变“教教材”的单一、封闭的落后方式。“用教材教”必须以课程内容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必须关注,领会教材编撰的意图(要实施的课程内容),把教材内容定位于实现课程内容的凭借,手段和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试论以说写训练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深圳熊开明一、对以读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材和课堂教学大体上却属于以读为中心的模式。就教材来看,以课文为纲,以课文类别和读...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从培养目标,课堂功能、价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评价模式上进行了全面改革,建设了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更注重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注意挖掘语文教育的内涵;更具有人文色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但怎样使用教材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果教师沿用传统教学的理念,势必会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泥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  相似文献   

10.
《辽宁教育》2004,(5):32-33
现行语文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然而,教材所选课文毕竟有限,从某种程度上说,很难满足学生日益成长的需要。学生就课文学课文,对提高语文素养具有很大的制约性,更不符合时代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中,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的《语文》教材作为汉语教材,便出现了语文教学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现象,文章就这一问题阐述了语文教学与汉语教学的不同性质及定位,针对性地提出了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几个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巴人是一个巫风烈烈的民族,巴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根据民族、地域、物产等特点,创造了丰富的占卜文化,占卜历史悠久,占卜文化发达,占卜形式殊多,占卜选材广泛,就是在中国占卜史上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目的;汉文教材要结合民族学生的实际,适当充实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改错的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14.
成语的优化教学是文言文优化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汉语成语的优化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学生集中学习涉及古汉语常识的成语;注重语意相近成语的辨析;联系汉民族文化加强成语的教学;在成语的应用训练中突出趣味性。  相似文献   

15.
边远藏区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都是以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作为教学对象,二者都要遵循一定的语言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但同时在学习主体的背景、教学目的、性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教学侧重点、方法等也大相径庭.相关教师可将对外汉语教学中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入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把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时克服文化障碍的优势充分吸收到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比汉族学生低得多,而且少数民族学生之间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建议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具体改革措施有打破专业班级界限进行分级教学、选择或者编制合适的《大学语文》教材、增加课堂互动、适量布置作业、量化考核、鼓励学生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等等。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美国高中普遍采用的汉语教材进行分析,指出了这些教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在汉语教材编写的相关理论和原则指导下,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完善美国高中汉语教学教材,如何把握国别差异、教学主体差异、年龄差异、教学理念、民族和文化差异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汉语强化培训教程》是近十年双语培训中占主导地位的教材,通过对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学习的难点分析及对该教材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编写汉语培训教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民族性,是语文教育现代性的重要维度之一,也是决定着其基本走向的一个先决性问题。但是语文教育在百余年的现代性进程当中,没有妥善处理好借鉴"西方"与保持自身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常常用教外语的方式来教母语,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以致教学效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为将语文教育现代性推向比较完善的境地,必须保有它应有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处发展的时候。如何科学地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孔子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因材施教,重视师生交流互动,倡导终生教育。这几个方面在讨论课程改革的今天,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