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老师更应该倾注满腔的热情去帮助他们,像园林工人对弱苗一样,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扶植,促其健康成长。说实话,有些后进生坚硬得像一块顽石难以雕铸,但后进生一般重感情、讲义...  相似文献   

2.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教师更应该倾注满腔的热情去帮助他们,像园林工人对弱苗一样,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扶植,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师爱不是给予和付出这么简单,它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基于"爱学生"的教育艺术,是细节的教育,是要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像一株株幼苗,需要阳光、空气、雨露,他们的成长更需要老师、家长、社会的关心、呵护。一个孩子,在充满斥责挑剔的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学生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是教育的基础,有了对学生深沉的爱,才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育”。当教师把全身心的爱都献给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爱意和期望,他们就会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整个班集体才会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班集体。一、在生活中关爱学生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老师去了解他关爱他,教师在生活中要有“母爱”的精神,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献上炽热的心。当学生身体不适或生病时,老师给予亲切的问候,会让学生心里涌起一股股暖流;当学生身体长高长壮或衣冠整洁时,给予轻轻地赞许,会上学生感受教师每天都在注意自己的成长。当学生有欢乐时跟他一起分享快乐,当学生失意时,给他及时排忧解难。当学生得到班主任的关爱时,他就会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然后化之为动力,更向往知识的宝殿,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灯。二、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小学生正处在道德品质的塑造时期,他们思想单纯、追求上进,但缺乏经验,辨别是非能力差,老师要注意用爱心去引导学生的思想,塑造美好的心灵。当学生违纪或思想不良时,教师要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改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要求虽然严格,却是真心实意地关心自己,爱护自己,让学生自觉改正...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尤其是学习较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理解与关心、支持和帮助。教师用爱的方式去激活后进生,用爱的情感去呼唤他们,用爱的力量去转变他们,老师需要把更多的爱洒向后进生。一、用爱心了解后进生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以人为本",用爱心了解学生。尤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教师既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个人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留心学生的各种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文中演小品的三名学生,面对困难将要退缩时,我给予正面的教育,使他们明白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师爱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给予学生的一种关怀和爱抚。教育家欧义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学生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问和修养更为重要。能不能从内心深处热爱教育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取得他们的尊敬与信赖,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结合,是每一位教师永远不能忽视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要对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宽容,用我们的师爱打开学生心灵深处的窗户,让他们在师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十几年的教学历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赞扬在学生的心灵上如同阳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它如同点金石.赞扬,不是顺情说好话,是当他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发现了他的闪光点时,教师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赞扬得当,学生会感到教师在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会因此更加的努力,这是由于青少年的好胜心理决定的.他们喜欢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讨厌老师板着面孔冷冰冰的责备和训  相似文献   

9.
调皮学生的潜力无穷,再调皮的学生也是单纯又聪明的孩子。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去奖励调皮学生,激起他们内心的荣誉感。在他们犯错时,教师要尽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去责骂他们,而是好言相劝,使他们觉得老师真的很喜欢自己。  相似文献   

10.
试教     
一日观师范学生试教,一人扮演教师,其余扮演学生。这些学生虽然扮演学生角色,但更像教师,他们或表现出专心听讲;或明知故问,让台上的教师试着处理困难;或故意出难题甚至扮演捣蛋鬼刁难老师,看老师如何处理。只有老师方法恰当,才能够“摆平”他们。这并非“教师”教学生,更像“学生”教“教师”。这样的试教,能使教师角色学到实际的教学本领。   我常认为,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所组织的每一次教育教学活动何尝不是一次试教呢 ?教师及各种各样的学生角色共同完成着教育过程,通过教师对各种情况的认真处理,使师生一同提高,实…  相似文献   

11.
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一个最重要的影响源,就是他们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该像春雨入夜这般,用自己良好的素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锻炼和修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许多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学生还未来得及思索,又由老师很快地给予解答。使学生对老师产生神秘感。使得他们懒于思考,不去思考。其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一节课下来,问学生听懂没有?多数同学会回答听懂了,可是不少学生反映一旦做作业时,又不知如何去做。究其原因是学生在课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3,(A2):176-177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对潜力生(即老师们说的后进生),教师更应该偏爱他们,他们就像一棵生病的小树苗,更需要老师的浇灌与爱护。要做好"差生"的教育工作,方法多种多样,只要不断探索与尝试,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师们也许有这样的感觉:课堂教学优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其课堂教学语言一定是自然、优美的,上课似和好朋友般交谈、游戏。他们没有大段的豪言壮语,更不可能像吵架似的高分贝强调某某部分的重要,及少甚至没有一句废话,其身体语言也配合得天衣无缝,刚柔相济。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拥抱,一个轻轻的抚摸,都似有磁性,吸引着学生们去思考,去探究,去悲、去喜、去激动……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在教学语言上多下点工夫,相信课堂教学一定会更受学生的欢迎。综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在教学观念、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更新,课堂教…  相似文献   

15.
在我所教的每个班里,都存在着学习特别吃力的或特别顽皮的学生,也有像灏灏一样有一些特殊表现的学生。面对这些孩子,有时我真的感到头疼和焦虑,甚至觉得束手无策。读了孙老师的教育故事,同样作为英语教师的我感受颇深。我想,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心中最大的宽容和最温暖的爱去关怀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疏远他们、  相似文献   

16.
黄清清 《考试周刊》2013,(53):107-108
<正>"后进生"是大多数教师都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每年都会碰到一定数量的英语后进生。教师如何正确对待这些孩子?是舍他们而去,还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他们,拉他们一把呢?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一、教师需先让自己爱上后进生目前,有些英语教师片面看重学生达A级的情况,对能达A级的或有可能达到A级的学生关怀备至,对那些可能连及格都难的学生则关注甚少。因此,老师首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因素,让自己爱上那些后进生,看到他们的闪光点,甚至更关爱他们,正所谓"好看的要爱,有伤疤的更要怜惜"。要消除这一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做过这样形象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中职生在初中时是被忽视的群体,他们鲜少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许,他们的需求和烦恼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常常是默默地躲藏在角落,羡慕被鲜花和赞扬包围的优等生。谁能注意到他们内心是多么渴望体验成功者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心灵,就如同这晶莹透亮的露珠,更需要教师的加倍呵护。他们就像含苞待放已久的花儿,等着教师用爱去浇灌。  相似文献   

18.
<正>天生我才必有用。很多情况下学生没有特长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机会。如果学生只是坐在教室里像木头一样听课、做练习题,他们怎么发展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才华?如果老师更多的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探索、实践,珍视和保护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独特性,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一定会有更多的学生让我们"出乎意料"。  相似文献   

19.
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用爱去教育学生。只要用心和学生沟通、交流,就能得到学生的回应,才能不负教师的神圣使命。学生遇到挫折时应给予学生鼓励和鞭策,学生取得进步时,应给予学生赞扬和肯定。不只是担当教授知识的角色,更要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生活的朋友。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真谛也许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时刻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适时提出改进措施,以及时矫正他们随时会出现的偏差。教师要以一颗循循善诱的心去感化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要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学生为本开展日常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如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