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加强地方体育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积极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平衡协调发展,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强化政府职能,为实现农村体育事业的系统化管理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发挥农村体育的社会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便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再单单的关注吃、穿、住、用、行的好与坏,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身体健康上,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虽然城市的体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可对于农村的体育事业发展来说,却依旧十分欠缺,没有体育器材和体育锻炼的场所,这都是困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农村文化的发展还比较弱势,因此,加强对农村文化发展改革,建设新农村,大力发展农村体育已经成为当前政府推动农村发展的新动向,本文通过对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农村体育发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未来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展望,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投资,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从而真正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找出了新农村农民建设中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实施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新农村建设中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应以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竺摹冬织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稳定体育经费来源为保障,以吸引尽可能多的群体育众参与为目标,由点及面,从而使农村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众多因素中的重中之重。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对民族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这种事例屡见不鲜。显然,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健康发展。具体而言,民族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为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农民生活水平、思维观念、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农村体育的现实处境、充分认识农村体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实施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策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有效农村体育发展措施,可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也可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乃至对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不可或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应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机遇,把发展体育事业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从建立完善农村体育宣传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观念陈旧、组织缺位、投入不足、服务滞后等问题,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建立新农村公共体育资源供给及配置模式,融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和加快了新农村体育事业及社会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运用经济学资源供给与配置原理,从新农村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变化的角度,究其根源,分析了农村体育需求的发展规律,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广泛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硬件为主的纵向计划供给模式和以村社区体育项目为导向、以新农村公共体育资源软件为重点的村社区内横向自主为辅的配置模式,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农村体育设施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农村体育设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农村体育事业和两个文明建设发展,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对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健康重庆为视角对重庆的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改善民生是促进重庆城乡协调发现的政策保障,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改善民生工程的一个体现。健康重庆理念可以极大的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最后建议重庆在农村体育的发展上应该充分的发挥与利用其地域特色的优势,从而进一步的推进整个区域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发展尚未到达"刘易斯转折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将继续向城市流动,而且呈增长趋势;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由原来的"自上而下"政府管制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市场经济主导模式,市场经济继续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发展。农村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移将对输入地、输出地和流动迁移人群自身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鉴于对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现状和未来迁移趋势考虑,我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战略应将重点放在城市中农民工、农村留守人群、小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12.
休闲文化视角下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而多年来农村体育处于非常薄弱的环节,诸多因素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从休闲文化视角下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农村体育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艳 《体育与科学》2012,33(4):81-85,61
以社会学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农民工体育参与与社会融合进行研究,结果认为:在文化层面,农民工的体育锻炼参与与农民工的文化融合程度成正相关,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受到文化层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受教育程度和现代观念等方面);在社会经济层面,农民工的社会经济融合程度与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程度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社会经济地位的融合有利于推动大众体育健身参与促进体育参与机会的均等化;在心理层面,农民工对市民的社会差异性显著低于市民对农民工的社会差异性,在体育项目参与者之间农民工的社会身份同质化越鲜明体育参与者与非体育参与者之间的同质化越明显,相应的区别越明显则有刺激效应产生的差异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节庆体育正逐步融入普通农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研究分析节庆体育社会功能的演进,勾画节庆体育社会功能演进轨迹,揭示节庆体育社会功能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指出节庆体育社会功能的演进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联性,能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法、逻辑方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与河南特色农村体育二者间的联动效应机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了经济投入的增加、农民工回流的加速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这为联动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通过文化软实力(民间传统体育、农村体育旅游等)的提升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角色的转变同样丰富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职能。  相似文献   

16.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7,28(6):37-40
农村人口城市化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发展趋势。研究认为:和谐社会背景下重视农民工体育问题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并提出完善政府职能;关注农民工体育需求特征;延伸全民健身体系覆盖范围;促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进行,加强对新时期农村社区体育的研究,成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人民健康的重要途径。苏北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地域组成,在经济、社会事业等方面,与苏南地区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分析苏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策略,以期为苏北地区新农村体育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20字总要求为切入点,在解析乡村振兴与体育发展内在关联后,提出新时代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基本方向与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加快乡村体育的现代化、生活化与产业化节奏,提升乡村体育参与人口增量式发展步伐,实现城乡体育设施一体化布局;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刺激乡村经济增长,影响居民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指数,促进社会群体交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养。建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走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化路径;生态环保方向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乡土民俗方向走文体融合发展路径;社会治理方向走公共服务治理路径;体娱生活方向走健身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运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到城镇体育的发展目标。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受自然环境、民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区人们体育锻炼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年龄和学历3个角度对滇辽两省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价值观大致相同,都把增进健康,祛病延年排在首位;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的影响,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所不同;体育锻炼首选项目球类运动受场地设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东北三省农村体育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是主要客观影响因素,农民体育认知度较高,除场馆设施缺乏、组织力量薄弱外,农村传统观念与从众心理是影响体育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建议政府部门在加大重视与投入力度的同时,着重开发农村乡土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培育农村体育特色文化.以期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不同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依据,为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