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礼平 《辅导员》2010,(5):15-16
“象、像、相”不分的问题由来已久,同学们容易被他们的表象所惑,乱用混用现象普遍存在。那么,象、像、相三字该如何区分呢?掌握他们的词性和用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录像”而非“录相”、“录象”《汉语大词典》认为,“录像”亦作“录相”,“录相”居后且是“亦作”,这表明,汉语中尽管有“录相”,但远不如“录像”通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只有一种写法:“录像”。可见,“录像”是规范的,而“录象”是错误的。二.是“摄像机”而非“摄象机”、“摄相机”《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有“摄象机”,但未收录“摄象”和“摄像”。1996年修订本改为“摄像机”,且收录了“摄像”一词。这告诉人们:现代  相似文献   

3.
“照相”是通过胶片的感光作用,用相机拍下实物的影像。“照相馆”是为人们提供照片的地方。“照像”的“像”是“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如雕像、画像等。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师》2005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核衰变”和“核反应”》的文章(以下简称“原文”),《原文》作者认为“衰变”和“核反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形式逻辑上来看,这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是“全异关系”,不能互换使用。笔者读后认为,“原文”作者的观点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5.
反思“素质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搞“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成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应试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真正把握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自的内涵。而且,有时候,经常出现“素质教育”理论与“应试教育”理论相交叉、难辩清的情况,这就使得“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理念于实践中的实然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quite和very都含有“非常”之意,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互换使用,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也不能忽视哦!请看:  相似文献   

7.
本在李晓琪(1994)章的基础上,讨论了3个问题,一是关于“给”“替”歧义句以及“为”引进给予对象的问题;二是关于“给”“为”“替”三词与二价不及物动词共现的问题;三是“给”、“为”、“替”三词互换时的语用区别。  相似文献   

8.
“幽雅”与“优雅”这两个词真像一对双胞胎,它们俩长得非常相像,都有一个“雅”字,而且它们的读音又相同,意思又非常相近,难怪许多小朋友把它们认错、用错。例如:“园中的迎华亭、翠微阁古朴( ),别具风格。”在这里究竟用哪一个词语呢?是“幽雅”,还是“优雅”?似乎两个都可以用。那么这两个词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怎样分清它们呢?我们不仿仔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9.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的宫女之多,由宫女们梳妆打扮的盛况可见一斑:“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氺也。”明亮的星光晶莹闪烁,像打开的梳妆镜,洗脸倒掉的胭脂水使渭水涨起油腻,这些都好理解,然而“绿云”比喻乌黑浓密的头发却令人费解。关键是“绿”云为何用来比喻“黑”发?在视觉上,无论是“墨绿”“深绿”“微绿”都不能与“黑”相比。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第十一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有学生发现“得意扬扬”一词与以前学过的“得意洋洋”不一致,存在疑惑。问题一提出来,孩子们顿时像树上的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更多的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以前读书时见到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得意洋洋”呀。怎么现在换成“得意扬扬”了呢?是出版的错误,还是编者刻意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温晓芳 《文教资料》2011,(18):49-51
现代汉语中用在谓词前边的“正”、“在”及用在谓词后面的“着”词性不同,但是在单独使用或搭配进入组合时却体现出共同的语法意义.而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却不能互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2.
我曾多次旅游,都是随旅游团在导游带领下进行的。一来二去,也就知道了这种旅游的一些特点:来到景区,看到某个景物,导游喜欢问游客,这像什么?游客按照提示猜测。猜对了,导游满意;猜不出,导游也很快就把答案说出来,游每个景点的时间是规定好了的,绝对不能超时。遇到很好的景点,游客肯定要照相留念,于是赶紧准备相机,找人帮忙,还要耐心排队,终于等到后便匆忙拍照。这时游客也就没有时间再来欣赏景物了,因为得赶紧追赶队伍去,导游一般是不等游客照相的。在有些景区,遇到了山高路险,导游会推荐游客享受现代化的设备——电缆车,游客只要掏了钱,坐上去,不费什么力气,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师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笔者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①技法课上摆脱“像”。②创作课上突出“变”。③工艺课上要“超越”。④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  相似文献   

14.
当学完初中三年数学课程+即将开始数学复习的时候。能不能静下心来想一个问题:数学给了自己什么?或者换个问法.经过三年数学学习.学到了些什么?在“知识与技能”,在“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在“情感与态度”诸方面.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收获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要表达与衣着服饰有关的动作行为,常用的动词有:穿、围、套、披、系、裹、戴、佩等。其中最常用的有两个,即“穿”和“戴”。“穿”和“戴”在语义特征上有什么不同?它们后面各自带的宾语为什么自成体系?“穿袜子”、“戴手套”为什么不能说成“穿手套”、“戴袜子”?“穿衣戴帽”为什么不能说成“戴衣穿帽”?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一番解释。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观点     
钱倚宵 《小学生》2006,(2):29-29
“我是谁?”这个看似简单却又令人无法明确回答的问题,相信你时常会遇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有许多人像公差一般,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浑浑噩噩地活着,为了生活而生活,从来没有仔细想自己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平静的水面中景物的倒影是“像”还是“影子”?;婚纱摄影拍的照片是“像”还是“影子”?;透过放大镜分别看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分别看到的一个是正立放大的.一个是倒立缩小的,那么看到是“像”还是“影子”,如果是像的话,那么是“实像”还是“虚像”……  相似文献   

18.
找春天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很多人一定会唱吧? 春天,到处是绿色,好像是“绿的世界”。 春天的天气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哭”就“哭”,说“笑”就“笑”。比如,昨天还晴空万里,今天却倾盆大雨。  相似文献   

19.
象:我姓“象”。像:我姓“像”。象:我念“xiang”。像:我念“xiang”。象:你怎么跟我学?我没有单人旁啊!像:我有单人旁怎么啦?象:你有单人旁,意思就和我不一样了。像:怎么不一样?象:我的用法有许多。像:我的用法也有许多。象:我具体有以下几种用法。像:我的具体用法也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一、先看看,“我”与伯父鲁迅先生的对话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饭,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