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当前形势的语文教学,不管有没有使用多媒体,都一样急功近利,课堂上只注重听、说、写的训练,唯独忽视了“读”,因为“读”在试卷中不会出现。忽视“读”的训练,也就忽略了语感的培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核心层面就是语感能力,语感水平左右着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语感培养目标 语感是构成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听、说、读、写的灵魂。“听、读”教学在本质上是课文言语向学生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化;而“说、写”教学在本质上是学生文化心理结构在言语层面上的外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就是语感生成的过程,学生是在其语感外化和言语作品内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品位的。  相似文献   

3.
<正>有效实施语感教学,势必有利于纠正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那么究竟如何培养语感,进行语感教学呢?结合我国语文教育现状,提出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条基本途径。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这是语感培养中最基本的途径。而强化实践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听读说写的反复训练。"听、说、读、写训练都很重要","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读,说就是写,用嘴巴写","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  相似文献   

4.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是对语言的敏锐的直觉,是语言训练到熟能生巧的表现,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听别人说话抓得住要领,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出来的就是英语学习的高效率。语感影响阅读速度和理解,对语篇的理解有辅助作用;听和说的活动经常是在感觉的层面上“不假思考”或“脱口而出”,而阅读可以进一步培养语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也应在此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也就是把语感训练穿插在听、说、读、写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邱茨芬 《广西教育》2006,(7B):59-59
“语感”包含语感素质和语感技能,我们常说的“语感”其实就是“语感技能”,这是一个外在的动态的心理过程,具体地体现为一种一读就懂、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写就通的功能。语感素质既有先天的因素,更有后天的因素。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积淀”,这个“积淀”也就是培养积累,其中,既有感性的成分,更有理性的成分。基于上述的认识,我认为,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的最基本的训练中,应该进行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王莹 《中国教育学刊》2006,(9):38-39,46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英语语感是英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中学生的语感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胜 《成才之路》2009,(36):32-32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四会”。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读”是其他“三会”的基础,因为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通常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刊来丰富我们的“语感”(Speech feeling)(即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应该首先提高“读”的能力。要提高“读”的能力,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习要注意两点:一是习得,二是语感.学生在大量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不断形成语感,而这种语感又促使其在语文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语言能力.人的素质应是综合性的,具体到语文.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应体现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语文课上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9.
浅谈英语阅读能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四会”。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读”是其他“三会”的基础,因为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我们通常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Speech feeling)(即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应该首先提高“读”的能力。要提高“读”的能力,必须采用正确的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认清三个关系,明确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认清语感和语言能力的关系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语感是它的核心。语感是左右读、写、听、说等语言活动质量和效率的杠杆,在所有的语言活动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只有抓住语感这一根本,才可能真正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否则,将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相似文献   

1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读”是“听、说、写”的基础,因为在国内学习英语的环境中,听、说、写的机会较少,学生普遍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语感”(Speech feeling,即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从而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听、说、写”的能力,首先应该提高“读”的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今后的大学学习或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训练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的能力。即“四会”。学习英语没有什么固定方法.一切因学习环境而定。我们通常是通过大量阅读各种英语书报杂志来丰富我们的“语感”(speech feeling)(即对英语的感性认识),扩大英语词汇量,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听、说、读、写中,“阅读”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验证明.要想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应该首先提高“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要注意两点:一是习得,二是语感。学生在大量听、说、读、写语文活动中,不断形成语感,而这种语感又促使其在语文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语言能力。人的素质应是综合性的,具体到语文,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应体现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语文课上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教学要贯彻“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的八字方针,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这八字中“读”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学生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5.
对“语感”的点滴体会肥西师范汪帮春叶圣陶、吕叔湘两位老先生早就指出,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最要紧”的“首要任务。”其实,语感也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语感的建立和培养仍需依赖长期的语文实践活动。我认为,语感也是语文方面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反映,它与文章...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 :“接受和发表 ,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和说 ,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这当中 ,听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说写的优劣 ,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围绕听说读写来展开的。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下阅读教学的重心该放在何处呢 ?语感是接受与表达的中介 ,接受得好 ,语感强 ;语感强 ,表达得就好。著名语文教育家夏尊先生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得更具体 :“文字语言的训练 ,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可见 ,语感的培养与训练 ,仍是当今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一、引导·感知·理解所谓语感 ,是指…  相似文献   

17.
张雪瑜 《考试周刊》2015,(43):26-27
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语感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感训练。本文主要介绍语感训练的几条途径:在读中培养语感,在品词析句中提升语感,在联想、想象中发展语感,在说写训练中实践语感。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读、说、听、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不二法宝。古人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听读吟诵是“三·三·九”式小学快乐作文教学研究中低年级段阅读线的一项重要训练形式。它通过选取合适的听读吟诵材料,借助形象生动的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低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听读吟涌中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感悟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语文 ,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语感。养成了语感 ,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容易提高 ,因此要通过课外阅读 ,不断积累词汇 ,培养语感 ,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 ,如何通过课外阅读 ,不断积累词汇 ,培养语感呢 ?一、语书———感知言语信息早在 30年代初期 ,叶圣陶先生就指出 ,“国文本是读的学科” ,强调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古往今来 ,人们在这方面是有深刻体会的 ,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等 ,都是强调“读”的重要性。现当代语言大师鲁迅、巴金、茅盾等在青少年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