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进入5月份,中考也越来越近了,初三的学生在紧张的备考压力下,学生间相互竞争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竞争,增进合作,共同攻克难关?笔者想到了团队合作游戏。于是,在一次上课前,笔者对学生们说:"这节课,我们做个游戏吧,获胜者有奖!"听说做游戏,还有奖励,学生们来了精神:"老师,是啥游戏?"笔者说:"很简单,是翻数字卡片!""翻数字卡片?"学生们竖起了耳朵。"对,就是把数字卡片按照数字  相似文献   

2.
体育游戏是重要的体育教材,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教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游戏有许多好处,国外有的教师已经开始教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游戏,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对体育的兴趣等,产生明显效果。 学生在幼年或者在课后,经常三五成群的玩自己设计的游戏,但这些游戏往往不规范,安全性和技巧性也有欠缺。虽然如此,由于这些游戏具有娱乐性,所以能强烈地吸引着许多学生。所以有必要将这移到体育课上来,向学生讲述设计体育游戏的基本知识、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准备一些适当的、简单的又便于多数学生掌握和使用的器材的设备。设计的游戏要简单有趣,那怕是以前做过的,现在稍加改动也可以,例如以前教师说:“现在做传接  相似文献   

3.
"两人三足"合作游戏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游戏形式,学生在跑跳过程中,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身体素质,还学会了与人合作,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良好  相似文献   

4.
按照传统的游戏分类,“老狼,老狼,几点钟”属于民间儿童游戏,由于规则简单,玩法易懂,该游戏适合集体开展,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之一。  相似文献   

5.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非常普及,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由于造价低、易开展(各校都有不少简易的球台),是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它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和反应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优良品质。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练习方法单调(平常只有单、双打两种练习方法),活动时每一轮次学生等的时间过长等原因,虽然学生对这项运动有较高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日常的教学中,配以有节奏的音响喊“l、2、3”数字口令,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而且可以使“数字口令”的节拍与学生的动作建立联系,又可帮助提高肌肉感觉的准确性。一、“1、2、3”口令在队列队形游戏中的运用小学低年级“快快集合”游戏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使学生在教师发出信号后,能由散开队形变为集合站队,同时做到“快、静、齐”。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发出规定信号后喊“l、2、3”,学生齐说:“快、静、齐”,这样就可以把全班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l、2、3”…  相似文献   

7.
“走迷宫”是一种古老的游戏,在我国民间也广为流传。现在“走迷宫”又被引进了体育课堂,有的体育教师用粉线在地上画迷宫图,让学生“跑迷宫”。但是,光用粉线画的迷宫比较呆板,影响了学生游戏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会“变”的迷宫。游戏目的满足现代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激发学生对快速跑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迷宫类型圆型,三角型,方型。迷宫的变法在画迷宫图时预设机关,即有些线段是由短白色体操棒组成(如图中的空心线段所示)。只要添加或撤减几根体操棒,或把体操棒向上或向下…  相似文献   

8.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于学生具有教育作用。体育游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起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作用,同时,体育游戏还含有人际关系的因素。体育游戏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生在集体体育游戏中可以获得与人交往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王艺兵(北京市海滨区北大附小):“贴人”游戏一直很受同学们的喜欢和青睐,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这个游戏。但由于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有限,而且教师往往是在完成了本节课的主要教材之后,利用剩余的十几分钟时间做“贴人”游戏,这样就会造成从游戏的开始至结束,有的同学做了好几次,情绪高涨、锻炼的时间也长;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游戏在体育课程中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在体育游戏中的课程安排,不仅有现代的游戏,也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的游戏,如踢毽子就是很好的一项。学生通过学习踢毽子不仅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推崇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游戏,今天的独生子女也能够喜欢和接受民族体育游戏,这不愧为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对孩子的身心理的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非常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打野鸭"游戏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并且喜欢的一个集体对抗性游戏,由于器材、组织方式单一等问题,同学们难免出现诸如不爱玩、积极性不高等状况.于是,我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平时无意的创造大胆尝试,修改游戏方法及规则,使之拓展成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对抗性更加激烈、活动效果更明显的全新游戏.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小学体育课基本教材,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很高的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许多游戏很受学生欢迎。当然,有些游戏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某些不足,给教学组织带来麻烦,影响游戏的功效。所以,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和组织学生游戏时,要创造性的对游戏的内容、方法、规则作必要的修改和拓宽,使游戏的教学达到更加圆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跳高是小学体育“跳跃与游戏”部分主要内容之一,在一二年级的体育学习中,学生虽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但就跳高而言,还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只有"跳牛皮筋"等游戏中的双脚跳高与之相关.为便于学生的自主建构,笔者以“鞋盒”为器材设计了几个跳高练习活动,运用于跳高单元教学之中,使学生的玩性和主动地学习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日常的教学中,配以有节奏的音响喊“1、2、3”数字口令,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融恰师生感情,而且可以使“数字口令”的节拍与学生的动作建立联系,又可帮助提高肌肉感觉的准确性。一、“1、2、3”口令在队列队形中的运用小学低年级“快快集合”游戏任务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使学生乐意在游戏中按教师的指挥和要求行动,为了使学生在教师发出信号后,能由散开队形变为集合站队,同时做到“快、静、齐”,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发出规定信号后喊“1、2、3”,学生齐声说“快、静、齐”,这样就可把全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杨媛 《体育教学》2011,(10):18-18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均能掌握游戏的要领,我出示了一幅龟免赛跑的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氛围,同时为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也作了“龟免赛跑”的道具,这个游戏开展得非常成功。当游戏结束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做完这个游戏有什么感想?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不少传统体育游戏缺乏学习兴趣,且游戏内容由于其形式简单、动作单一,直接导致锻炼效果不明显;而当前部分创新游戏也同时存在有流于形式、哗众取宠等弊病。笔者认为: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应做到“三忌三宜”原则,注重继承传统与适度创新相结合,讲究方法和技巧;进而提高体育游戏在课堂运用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姚娟 《体育教学》2010,(7):58-59
当大家初看到题目中游戏的“公平性”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游戏规则对于每个游戏者或者每个小组在裁判层面上的公平,但是笔者在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做游戏时,游戏给每个学生锻炼机会的公平性。也说是说,在游戏时,由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或者教学方法的差异及周密程度,造成了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是不等的,有的学生的练习机会多,有的则少。练习机会的不同,导致学生的个体练习密度相差很大,有的学生累得满头大汗,有的学生只能充当“看客”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中有一个游戏叫“美化校园”,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培养热爱劳动、热爱校园的感情;进行美育教育。游戏时,由于教师要求设计方案由学生自己确定,因此学生练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可在一次游戏结束讲评时,我发现第一个完成练习的一组男学生组成的图案有些特殊,就让他们向大解释一下,开始时他们犹犹豫豫,后来在我的督促下才吞吞吐吐地说出其中的含义,原来他们拼成的图案是一支点燃的香烟,当时我感到非常吃惊,觉得其中定有缘故,讲评时我比较含蓄地说:“首先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表示祝贺,但他们所设计的图案…  相似文献   

19.
张崴 《体育教学》2012,(4):33-34
本课亮点:1.这节课设计简单,适合小学生的学情,以“数字”游戏为载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2.场地要求不高,只需一片空地或半块操场,再加12张小体操垫,就可完成趣味“定向越野”的耐久跑游戏。3.及时激励给予“自信”。当“极点”出现时,学生的身体机能处于低谷,心理活动也较频繁,身体疲劳内心痛苦,此时学生的意志非常薄弱,他们极易在此时放弃,我抓住时机,及时激励给予“自信”,并给以技术指导,使学生克服“极点”,完成耐久跑练习。  相似文献   

20.
<正>一、拓展"捕鱼"捕鱼"属于民间儿童游戏,由于规则简单、玩法易懂,该游戏适合集体开展,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游戏之一。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学生们很喜欢玩这个游戏。但是,由于受班级人数较多导致游戏的安全性较差、通过游戏所能达成的目标范围相对较小等因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